![限时练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721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限时练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721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堂检测,共4页。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限时练)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 )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2.“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探测车在实施软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离月球表面4 m高时最后一次悬停,确认着陆点.若总质量为M的“嫦娥三号”在最后一次悬停时,反推力发动机对其提供的反推力为F,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半径为R,则月球的质量为( )A. B. C. D.3.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若知道比例系数G,由此可推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4.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内除八大行星之外还有另一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C.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5.(多选)由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A.月球的轨道半径和月球的公转周期B.月球的半径和月球的自转周期C.卫星的质量和卫星的周期D.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半径6.“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8.1×1010 kg B.7.4×1013 kgC.5.4×1019 kg D.7.4×1022 kg7.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B.C. D.8.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 D.36小时9.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A. B.4倍C.16倍 D.64倍10.(多选)甲、乙两恒星相距为L,质量之比=,它们离其他天体都很遥远,我们观察到它们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知( )A.两恒星一定绕它们连线的某一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B.甲、乙两恒星的角速度之比为2∶3C.甲、乙两恒星的线速度之比为∶2D.甲、乙两恒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211.假设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使赤道上的物体能“飘”起来(完全失重)。试估算一下,此时地球上的一天等于多少小时?(地球半径取6.4×106m,g取10m/s2) 12.土星和地球均可近似看作球体,土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9.5倍,土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5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10 m/s2,地球密度约为ρ0=5.5×103 kg/m3,试计算:(1)土星的密度;(2)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限时练)答案 1.解析:取飞船为研究对象,由G=mR及M=πR3ρ,知ρ=,A对,故选A.答案:A2.解析:设月球的质量为M′,由G=Mg和F=Mg解得M′=,选项A正确.答案:A3.解析:恒星对行星的引力为行星绕恒星运动提供向心力,即G=mr,故M=,恒星的质量M可求出,选项C正确,其他的几个物理量无法根据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求出,A、B、D错误.答案:C4.解析:因只知道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只能判断出其公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由G=m可知,行星的质量在方程两边可以消去,因此无法知道其密度。答案:A5.解析:只要知道天体的一颗卫星或行星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利用公式G=mr就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故选项A、D正确.答案:AD6.解析:天体做圆周运动时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嫦娥一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得M=,其中r=R+h,代入数据解得M=7.4×1022 kg,选项D正确.答案:D7.解析:在忽略行星自转的情况下,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故有N=mg=而=m解得M=,B正确。答案:B8.解析:对地球同步卫星有=m(7R),解得M=,结合V=解得ρ=,即地球密度为ρ=,同理可得行星密度为ρ′=,又因为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解得T地=2T行,即T行=12小时,故选项B正确.答案:B9.解析:由G=mg,得M=,ρ===,所以R=,则==4,根据M====64M地,所以D项正确.答案:D10.解析:根据题目描述的这两颗恒星的特点可知,它们符合双星的运动规律,即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正确.它们的角速度相等,选项B错误.由于m甲a甲=m乙a乙,所以==,选项D正确.由m甲ω甲v甲=m乙ω乙v乙,所以==,选项C错误.答案:AD11.解析:物体刚要“飘”起来时,还与地球相对静止,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此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飘”起来时,半径为R地据万有引力定律:mg==mR地得:T==s=5024s=1.4h。答案:1.4h 12.解析:(1)星体的密度ρ==,===0.11,故土星的密度约为ρ=0.11ρ0=0.61×103 kg/m3.(2)根据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mg=G,g=,则===1.05.所以土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5g0=10.5 m/s2.答案:(1)0.61×103 kg/m3 (2)10.5 m/s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圆周运动2 向心力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质量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电磁感应1 楞次定律精练,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