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5节 运输作用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五节 运输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分生区 B. 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导管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根-叶-茎”
2.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A. 分生组织 B. 薄壁组织 C. 输导组织 D. 保护组织
3.移栽树木过程中,工人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来提高移栽成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B. 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
C. 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 D. 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影响无机营养的吸收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B. 植物的生长只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三种无机盐
C. 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 D. 许多植物的茎含有形成层,可以不断长粗
5.取一段木本植物的茎,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枝条的一部分会变红,变红的部位是
A. 树皮 B. 所有浸入水中茎的部分 C. 茎中的导管 D. 茎中的筛管
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实乙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 果实甲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未被切断
C. 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D. 枝条上a,b,e、d四处,b处可能会形成瘤状物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主要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 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主要用于运输有机物
C. 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 D.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
8.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人们往往把一盏灯用绳子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具体目的是( )
A. 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 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
C. 主要是为了照明 D. 测量地窖内一氧化碳的含量
9.我们常看到有些古树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木质部 C. 部分韧皮部 D. 全部木质部
10.2019年莱芜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在创城期间,全市进行了大量的树木移栽,在此过程中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 木质部的筛管 B. 木质部的导管 C. 韧皮部的筛管 D. 韧皮部的导管
11.如图是绿色植物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向上运输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B. ②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③表示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
D. ④过程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2.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体内
B. 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内的筛管运输到全身各处
C. 果树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施肥,为其提供有机物
D. 线粒体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13.藕是莲的地下茎,其导管的内壁上形成了环形和螺旋形的花纹,具有一定的弹性。 藕被折断或咬断时,螺旋导管会像弹簧一样被拉长而不断,因此中国古代产生“藕 断丝连”的成语。由此推断,藕丝的位置及功能是
A. 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 B. 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无机物的功能
C. 位于韧质部,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 D. 位于韧质部,具有运输无机物的功能
14.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B. 根、茎、叶中的导管是相连通的
C.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 筛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结构
15.水分进入植物体出后的运输途径是
A.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B. 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导管中运输
C. 沿着“根→茎→叶”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D. 沿着“叶→茎→根”的方向在筛管中运输
二、填空题
16.萝卜贮存久了就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_____大量地被分解了,这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
17.植物体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是 ,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主要结构是 。
18.植物茎中进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水分和无机盐自 而 运输,有机物主要是自 而 运输。
19.气孔是蒸腾作用的“窗口”,它由一对_________________围成的。
20.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叶。草本植物的茎中没有 ,因而不能逐年加粗。
三、综合题
21.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乌类天堂”的美誉。
(1)湿地公园中水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2)湿地公园中荷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_输送到地下茎(藕)中贮存。
(3)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____ (可多选)。
①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②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③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④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下图为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生理过程D运输的物质是水和______。
(2)甲图中,A、B、C为在植物叶片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生理过程C指的是______,它发生在图乙的(4)______内。
(3)根据对图丙分析,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受环境中______因素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要提高大鹏农作物的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3.几乎快空心的柳树,树叶依旧繁茂,为了揭开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
第一步:查资料:植物体内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一种是木质部里的运输线,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它们分别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等。
第二步:欲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哪种运输线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柳树(或月季)枝条,将柳树枝条基部纵剖,如图,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左)或只有韧皮部(右),分别插入两只烧杯的溶液中,烧杯中盛有红色土壤浸出液(红色物质对柳枝无害).
(1)位于左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活正常.位于右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A点以下)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说明 __________。
(2)假如柳树主茎基部的树皮被剥去,柳树就会死亡,原因是柳树的_________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树木不怕空心是因为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具有输导作用.
(3)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压条的方法繁殖,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下部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部露出地面.这样做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切断,割皮处积累大量养料,促进细胞的_________和生长加快,使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参考答案
1-15.BCABC,DDBBB,ADBDA
16. 有机物 呼吸作用
17.导管;筛管;
18.导管;筛管;下;上;上;下。
19.保卫细胞
20.导管 形成层
21. 消费者 筛管 ①②④
22. 无机盐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浓度(含量) 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3.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根裂
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5节 运输作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5节 运输作用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节 运输作用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导管的运输特点是,树皮的筛管运输的物质是,导管位于,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保护树皮的意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