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30分)
    1. 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流动着动脉血 B. 管壁厚,弹性大
    C. 管内血流速度快 D. 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2.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③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 ②可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C. ④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 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3. 人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会危及生命。下列最接近危险临界值的是(  )
    A. 200mL B. 400mL C. 1200mL D. 2400mL
    4. 如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表中的数据,初步判断此人可能患(  )
    检验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5.0
    3.50~5.50
    1012/L
    白细胞
    28
    4.0~10.0
    109/L
    血小板
    140
    100.00~300.00
    109/L
    血红蛋白
    150
    120.00~160.00
    g/L

    A. 高血压 B. 贫血症 C. 急性炎症 D. 坏血病
    5. 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
    A. 脑干 B. 小脑 C. 脊髓 D. 神经
    7. 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  )
    A. 耳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蜗
    8. 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 神经中枢在脑干
    C. 效应器为唾液腺
    D. 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9. 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 使调节瞳孔的肌肉放松 B. 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 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 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10. 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X表示效应器
    B. 图中的反射弧表示的都是简单反射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体现,主要原因是亲代(  )
    A. 性状传递给子代 B. 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 与子代生活在一起,长相就会相像 D. 细胞核中所有基因传递给子代
    12. 性状和基因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性状相同,基因组成未必相同 B. 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 基因相同,性状表现一般相同 D. 性状与基因组成和环境有关系
    13. 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 B. 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C.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 D. 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
    14. 人类红绿色盲由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色盲男孩小马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和外祖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觉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15. 我国每年患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中,7%~8%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健康的人没有致病基因 B. 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C. 是由遗传物质异常引起的疾病 D. 遗传病患者的孩子一定会患该病
    16. 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 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 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17.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B.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C. 米勒实验证明无机物可形成生命 D.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8. 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总是从小型到大型
    B.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C. 始祖鸟化石表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D.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9.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发现无翅和残翅的昆虫比全翅的多。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翅被吹断的结果 D. 天敌捕食的结果
    20. 多重耐药性细菌被称作“超级细菌”,因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耐药细菌产生的相关叙述,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 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 耐药菌的繁殖能力比不耐药菌的强
    C. 细菌为适应环境,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D. 抗生素使有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
    21. 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 痢疾杆菌 B. 艾滋病病毒 C. 蛔虫卵 D. 苍蝇和蚊子
    22. 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防线的是(  )
    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 皮肤的屏障作用 D. 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
    23. 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
    A. 抗体 B. 消化酶 C. 溶菌酶 D. 生长素
    24.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 肝脏 B. 脾脏 C. 胸腺 D. 淋巴结
    25. 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产生抗水痘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水痘病毒分别叫做(  )
    A. 抗体、抗原 B. 抗原、抗体 C. 抗原、抗原 D. 抗体、抗体
    26.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健康的皮肤能抵御环境中的多种病原体侵入。下列有关皮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 B. 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
    C. 防御功能是后天形成的 D. 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27.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病原体 D. 易感人群
    28. 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中,属于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是(  )
    A. 戴口罩 B. 打疫苗 C. 勤洗手 D. 测核酸
    29. 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有可能会感染上艾滋病?(  )
    A. 与艾滋病人握手 B. 触摸被艾滋病人摸过的物体
    C. 与艾滋病人一起吃自助餐 D.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
    30. 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服用抗生素 B. 少去公共场所 C. 注射流感疫苗 D. 打喷嚏时掩住口鼻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2分)
    31. 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        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2)人体血液循环包括        循环和        循环,其功能是        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3)如果图中5收缩,血液会进入        血管(填图中序号)。
    32.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及尿液形成示意图,请结合如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尿液形成过程的滤过发生在        和        之间。(填肾单位结构名称)
    (2)图中A处流的是血液,B处的液体是        ,C处的液体是        。
    (3)D处的血液与A处血液相比,其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

    33. 2020年1月,“朋友圈”一条名为“45度让路法”的视频火了起来,让人感到暖心且难以忘怀。它以动画形式讲解了私家车在遇到马路堵车时如何快捷、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急救车。前方车辆听到急救车的警笛声后,分别迅速向左右侧前方45度打方向,为急救车让出了一条狭窄的“生命通道”,急救车得以顺利通过(如图所示)。为医生救治病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请根据下面“甲~丙”的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听到急救车警笛声的私家车车主马上转动方向盘,使车头朝向侧前方45度。参与该行为的高级中枢位于图乙中的        (填序号)。
    (2)私家车车主看到急救车从眼前顺利开走,该过程图甲中        (填序号)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由大变小”“由小变大”)。
    (3)若病人因脑部出血导致呼吸和心跳骤停,可能是凝血块压迫了图乙中的        (填序号)。
    (4)人体的某些器官患病时,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一次的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图丙表示的状态是        (选填“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5)正常饮食情况下,病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若排除肾脏问题,可能的原因是        。
    34. 如图为我们常吃的结球甘蓝、芥蓝和花椰菜,虽然它们形态差异很大,但它们能相互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属于同一物种甘蓝。

    (1)结球甘蓝、芥蓝和花椰菜虽然是同一物种,但它们在形态上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研究者用花瓣为黄色的结球甘蓝和花瓣为白色的芥蓝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实验组合及结果记录于表中。
    组别
    亲代
    子代植株数
    白花
    黄花

    白花×黄花
    16
    0

    白花×白花
    271
    73

    白花×黄花
    253
    238
    ①本实验研究的白花和黄花是一对        。据表可知,        是隐性性状。
    ②若用A、a表示控制花色的基因,则第Ⅲ组亲代中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黄花的基因组成是        。
    (3)像甘蓝这样,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的形成往往是        选择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35. 请仔细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全球主要传播的“奥密克戎”为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多地疫情显示,“奥密克戎”存在传播速度快、传播过程隐匿、感染风险大等新特征。有报道显示新冠病毒疫苗对重症死亡的预防效果依然明确且显著。
    核酸检测是针对病毒的一种检测方式,其原理是每种病毒都有独特的核酸序列。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即检测出某人体内有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说明受检者被新冠病毒感染。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属于        。
    (2)针对“奥密克戎”传播过程隐匿的特征,需对无症状感染者和患者采取隔离、规范治疗等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些措施属于        。
    (3)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免疫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像疫苗这样,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4)小明同学担心地问老师:“如果病毒不断变异,那接种的新冠疫苗是不是就不管用了?”小明同学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原因是抗体具有        性。为此,老师专门查阅资料给予了回答:专家解读说当前的疫苗对变异的新冠病毒仍然有效,建议大家该接种就接种,但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增多,更换疫苗也是有可能的。
    (5)目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期。作为一名中学生,除接种疫苗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通过        (任写一种做法)来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肺动脉里流静脉血,体动脉里流动脉血,A不正确;
    B、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的血管,B正确;
    C、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C正确;
    D、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D正确。
    故选:A。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比较:
    血管类型
    概念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种类、分布位置与各自功能特点,分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各自的特点,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图也要牢记在心。

    2.【答案】B 
    【解析】解:A.③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A错误。
    B.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细胞核内有DNA,可以用来做亲子鉴定,B正确。
    C.①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C错误。
    D.③血小板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错误。
    故选: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
    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血液能得到自然补充,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
    故选:C。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体内的血量知识。

    4.【答案】C 
    【解析】解: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结合题表分析可知,该患者白细胞的测量值是28×109/L,而其正常范围是:(4~10)×109/L,测量值比正常值明显偏高,其它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正常,故可判断他可能患有的病症是急性炎症。
    故选:C。
    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因此,可以通过血常规化验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血常规检查的理解能力。

    5.【答案】A 
    【解析】解:A、一个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所以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①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A符合题意。
    B、②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的管道。B不符合题意。
    C、③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C不符合题意。
    D、④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泌尿系统包括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不同的器官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

    6.【答案】B 
    【解析】解: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酒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
    故选:B。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小脑的结构和功能,即: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耳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耳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A.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A错误;
    B.鼓膜的作用是能感应由外耳道传入的声波,产生振动并牵动附着其上的听小骨链,使声波的刺激传进中耳,B错误;
    C.听小骨的作用是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数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骨,又称为听小骨,由锤骨、砧骨及镫骨组成,C错误;
    D.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A.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A正确;
    B.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正确;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这一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C正确;
    D.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简单(非条件)反射,不属于复杂(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加强眼的营养,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预防近视眼.解答时可以从向远处眺望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睫状体的状态,血液循环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视远物时,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晶状体的曲度小.

    10.【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错误。
    B.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一条简单反射,一条复杂反射,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错误。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
    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1.【答案】B 
    【解析】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

    因此,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故选: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控制性状的基因的遗传。

    12.【答案】B 
    【解析】解:A、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性状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如AA或Aa,含有不同基因,但两个个体的性状是相同的,A正确。
    B、根据A的解答可知,性状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如表现出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B错误。
    C、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基因相同,性状表现一般相同,C正确。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影响,环境条件能影响某些性状的表现,比如同一种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里,最终结出的种子大小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B。
    (1)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
    (2)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13.【答案】C 
    【解析】A、男性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是XY,A正确。
    B、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B正确。
    C、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故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体,C错误。
    D、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故精子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
    故选:C。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①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人共22对常染色体。
    ②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人有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③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产生的精子(生殖细胞)有两种:22条+X或22条+Y。
    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
    正确识记并理解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母亲,但是母亲色觉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色觉正常,则基因组成是XBY,因此外祖父遗传给母亲的一定是XB,所以母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外祖母→母亲→男孩。所以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D。
    (1)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已知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假设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色觉正常基因用B表示。则女性是色盲的基因组成是XbXb,色盲携带者的基因组成是XBXb,色觉正常的基因组成是XBXB;男性色觉正常的基因组成是XBY,色盲的基因组成是XbY。
    有关遗传规律部分的题目,同学们注意通过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比较直观。

    15.【答案】C 
    【解析】解:A.健康的人有可能是携带着致病基因,A错误。
    B.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不一定就是遗传病,如一些先天性器官发育不全引起疾病,B错误。
    C.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C正确。
    D.遗传病患者的孩子不一定是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隔代遗传的,D错误。
    故选:C。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解答此题要掌握遗传病的特点。

    16.【答案】C 
    【解析】解:A、从太空带回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
    B、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故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错误。
    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故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正确。
    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故选:C。
    (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太空育种的原理。

    17.【答案】C 
    【解析】解:A、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其中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正确。
    C、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而不是无机物可以形成生命,C错误。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异,变异是不定向性的。通过自然选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
    故选:C。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解题关键是掌握生命地起源及自然选择学说相关内容。

    18.【答案】A 
    【解析】解:A、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小型到大型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错误;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化石直接反映了生物的存在、生物的结构、生物的生活特点。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正确;
    C、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B正确;
    D、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A。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单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9.【答案】B 
    【解析】解: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环境对这些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否则就被淘汰。

    20.【答案】D 
    【解析】解:AC、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故细菌不能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定向的抗药性变异,AC错误。
    B、达尔文生物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耐药菌之所以越来越多的生存下来是由于其繁殖机会比不耐药菌的更多,B错误。
    D、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D正确。
    故选:D。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超级细菌的产生:在抗生素使用之前,细菌中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极个别的能抵抗抗生素的个体。随后,每一次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就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选择,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死,原先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
    解题关键是掌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1.【答案】D 
    【解析】解: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
    A痢疾杆菌能够使人得痢疾,属于病原体;A错误;
    B、艾滋病病毒能够是人体患艾滋病,属于病原体。B错误;
    C、蛔虫卵使人的蛔虫病。C错误;
    D、蚊子和苍蝇本身能够使人或动物患病,但是能够携带病原体,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D。
    通过病原体的分类来对是否是病原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病原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一下它是否营寄生生活。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原体的概念。

    22.【答案】D 
    【解析】解: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黏膜,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内的杀菌物质,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口服抗生素是依赖药物对抗病原体起效,并非由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产生的抗体杀死病原体。因此不属于人体防线。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特点和各自的功能。

    23.【答案】C 
    【解析】解: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故选:C。
    高等动物和人类都具有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它们是: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此题考查了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24.【答案】A 
    【解析】解: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它们对淋巴细胞的发生、分化、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脾脏和淋巴结还具有清除病原体等物质的作用。
    故选:A。
    人体防御病原体的防线有三道,其中,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
    此题考查了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

    25.【答案】A 
    【解析】解:水痘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水痘病毒的抗体,抗体和水痘病毒结合后,水痘病毒失活被吞噬细胞吞噬,水痘病毒被消灭后,抗体还会存留,因此当再有水痘病毒侵入时,抗体立即发挥免疫作用,因此就不会患水痘了。所以“患过水痘的人,以后不会再患水痘“,因为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蛋白质是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水痘病毒就是抗原。
    故选:A。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还能存留。

    26.【答案】C 
    【解析】解:A.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皮肤防御不针对特定病原体,A正确。
    B.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受损后容易造成感染,B正确。
    C.皮肤防御功能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错误。
    D.皮肤具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D正确。
    故选:C。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名称
    形成时间
    形成因素
    特点
    器官
    包括的防线
    举例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
    皮肤、黏膜等
    第一、二道防线
    唾液中的溶菌酶
    特异性免疫
    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
    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胸腺、淋巴结、脾脏
    第三道防线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

    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及人体的免疫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答案】C 
    【解析】解: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可见病原体不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故选:C。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必要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即可终止。

    28.【答案】B 
    【解析】解:AC、戴口罩、勤洗手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打新冠肺炎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新冠病毒的抗体,属于增强特异性免疫,对多种肺炎没有免疫力。
    D、测核酸是为了找出患病的人,然后进行观察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B。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9.【答案】D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艾滋病患者用过而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上可能有其血液,有可能感染该病。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30.【答案】A 
    【解析】解:患流感后大量服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切断传播途径,如少去公共场所、打喷嚏时掩住口鼻等,还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1)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某种抗生素的反复、长期、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素。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和安全用药知识是解题关键。

    31.【答案】肌肉  房室瓣  体  肺  运输  1 
    【解析】解:(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个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图中5左心室收缩,血液会被压入1主动脉。
    故答案为:
    (1)肌肉;房室瓣。
    (2)体;肺;运输。
    (3)1。
    观图可知: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上腔静脉,7右心房,8右心室,9下腔静脉。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尿液  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等 
    【解析】解:(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液形成过程的“滤过”发生在肾小球和 肾小囊之间。
    (2)图中A处流的是血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B肾小囊处的液体是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C集合管处的液体是尿液。
    (3)①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与A处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D处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②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与A处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D处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尿素减少。综上所述,D处的血液与A处血液相比,其成分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囊;
    (2)原尿;尿液;
    (3)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等。
    (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图中A肾动脉、B肾小囊、C集合管、D肾静脉。
    掌握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③  ①  由大变小  ⑤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析】解:(1)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2)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
    (3)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都位于脑干。
    (4)丙图中心房舒张,血液从静脉流向心房;心室收缩,将血液从心室泵至动脉。
    (5)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升高,超出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最终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因此,长期缺乏胰岛素时,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患糖尿病。
    故答案为:(1)③;
    (2)①;由大变小;
    (3)⑤;
    (4)心室收缩,心房舒张;
    (5)胰岛素分泌不足。
    (1)甲图中①晶状体;②视网膜。
    (2)图乙中③大脑;④小脑;⑤脑干。
    掌握心脏、眼、脑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4.【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黄花  Aa  aa  人工 
    【解析】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结球甘蓝、芥蓝和花椰菜虽然是同一物种,但它们在叶的形态上差异很大,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白花和黄花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据表可知,第Ⅱ组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因此新出现的黄花是隐性性状。
    ②若用A、a表示控制花色的基因,组合Ⅲ中子代黄花的基因组成是aa,则第Ⅲ组亲代白花遗传个子代黄花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白花基因型为Aa。
    (3)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像甘蓝这样,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的形成往往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变异;
    (2)相对性状;黄花;Aa;aa;
    (3)人工。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掌握遗传和变异、人工选择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5.【答案】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  抗原  特异  戴口罩、勤洗手等 
    【解析】解:(1)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能够传播病毒,属于传染源。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对无症状感染者和患者采取集中隔离、规范治疗等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3)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像疫苗这样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4)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和异物起作用。如果病毒一直进行变异,有可能出现原有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对其失去抵抗力,所以小明同学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5)除接种疫苗外,要保护易感人群,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人体的身体素质,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另外也可通过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
    (1)传染源。
    (2)控制传染源。
    (3)特异性;抗原。
    (4)特异。
    (5)戴口罩、勤洗手等。
    (1)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相关试卷

    32,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32,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