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40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40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40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T12教育中考地理模拟试卷(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2020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再次进行了测量,其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如图为“2020年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
1. 在四个营地中,与珠穆朗玛峰峰顶相对高度约为1000米的是( )A. 前进营地 B. 一号营地 C. 二号营地 D. 三号营地2. 一号营地至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攀登线路大致位于( )
①珠穆朗玛峰北坡
②珠穆朗玛峰南坡
③山脊
④山谷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如图所示为某岛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东南季风有关 B. 乙侧位于暖湿信风迎风坡
C. 乙地海拔比甲地低 D. 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临海4. 该岛甲、乙两地( )A. 甲地1月牧草枯黄 B. 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 气温年较差较小 D. 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中国人画中国画,中国画画中国文化,民居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如图为画家笔下的中国传统民居。看画儿,据此完成各小题。
5. 两处民居中( )A. 甲处民居在地面以下 B. 乙处民居门窗朝向一致
C. 甲处民居多为平顶房 D. 乙处民居多为砖木材料6. 两民居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相比( )A. 甲地区地势高,且崎岖不平 B. 乙地区年降水量更大
C. 甲地区更适合水稻生产 D. 乙地区更适合种甘蔗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如图为欧洲部分国家及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7. 下列活动能在德国体验到的是( )A. 欢度慕尼黑啤酒节 B. 游览莫斯科红场
C. 观赏黄石国家公园的瀑布 D. 欣赏富士山的樱花8. 吸引人们去欧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旅游资源多样 C. 消费超前 D. 教育发达9.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大气中水汽又很充分的条件。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读图完成9题。
雾凇的形成需要的气候条件是( )
A. 气候湿热 B. 气候冷湿 C. 气候潮湿 D. 炎热多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40°N~47°N被称为世界的“黄金奶源带”。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业国家和地区,为人类提供了85%以上的牛羊肉和奶制品。
(1)“黄金奶源带”自西向东横跨亚欧大陆,越过 (洋),穿过 (洲)。
(2)C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周末他们一般会走入 (宗教建筑)内做礼拜。
(3)A地区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典型的 气候,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发达。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合肥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以“丝绸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学习。
研究主题:区域范围及位置
(1)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黄海和 ,主要包括以 (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上游产业带。
研究主题:区域的环境特征
(2)水热条件较好,河流 结冰期。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速度较 ,水运或航运,价值大。
研究主题:区域的经济发展
(3)长江中下游平原,其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 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为此, 工程缓解了这个问题。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安徽省形状南北狭长、东西略窄,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理单元,主要河流淮河、长江、新安江等。如图为安徽省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安徽省三大流域概况比较表。
项目淮河流域长江和新安江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6.77.26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4852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2674耕地面积(万平方千米)3.021.41耕地占全省的比重(%)6832(1)安徽省北部地区为 气候,耕地类型主要是 ,安徽省南部地区为 气候,主要种植油料作物 。
(2)描述安徽省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并简析原因。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B【解析】解: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400米,前进营地的海拔范围在6400-6800米之间,一号营地的海拔范围在6800-7200米之间,二号营地的海拔范围在7600-8000米之间,三号营地的海拔范围在8000-8400米之间。已知珠穆朗玛峰的雪面高程为8848.86米,与其相对高度约为1000米的营地应接近7848.86米,故二号营地符合要求。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指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等高距,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理解即可解题。
解:据图中指向标所指示方向可判断,一号营地至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攀登线路大致位珠穆朗玛峰北坡,①正确、②错误;一号营地至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攀登线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3~4.【答案】B、C【解析】解: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乙地降水最丰富,因此,乙侧位于暖湿信风的迎风坡,甲侧位于背风坡;甲、乙两地的海拔相差不大,都临海。
故选:B。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多,气温较高,草类植被生长旺盛,应该是牧草茂盛,不是枯黄;乙地降水最少的月份降水量也超过100毫米,因此乙地是全年多雨,没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两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气温年较差较小;乙地7~12月降水量先降后增,不具有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的特征。
故选:C。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5~6.【答案】B、C【解析】解:甲为南方尖顶屋,位于地面以上;乙为黄土高原的窑洞,多为土木结构,民居门窗朝向一致向南,便于采光。
故选:B。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属于理解应用性题目。
解:从图中看出,甲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砖瓦房,地势低平,年降水量较大,热量充足,更适合水稻生产;乙为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主要属温带大陆气候,年降水量较少,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故选:C。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自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本题考查我国各地民居的分布,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7~8.【答案】A、B【解析】解:世界不同国家的旅游景观不同。慕尼黑啤酒节位于德国;莫斯科红场位于俄罗斯;黄石国家公园的瀑布位于美国;富士山位于日本。
故选:A。
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解答,牢记即可。
解:吸引人们去欧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多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故选:B。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旅游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9.【答案】B【解析】解: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候冷湿,而且水汽又很充分的静风(或微风)环境。
故选:B。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考查雾凇的形成条件,要结合雾凇的形成原理理解记忆。
10.【答案】太平洋 北美洲 白色 基督教堂 温带海洋性 畜牧业【解析】解:(1)据图可知,“黄金奶源带”自西向东横跨亚欧大陆,越过太平洋,穿过北美洲。
(2)C地区为北美洲,主要是白色人种,主要信仰基督教,主要建筑为基督教堂。
(3)A地位于40°到60°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提供大量饲料,畜牧业发达。
故答案为:(1)太平洋;北美洲;(2)白色;基督教堂;(3)温带海洋性;畜牧业。
读图可得,A是欧洲西部,B是中国,C是美国的东北部地区。据此解答。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种、宗教、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1.【答案】东海 上海 无 慢 沪宁杭 综合性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解析】解:(1)长江经济带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武汉为核心的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上游产业带。
(2)长江经济带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河流无结冰期;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速度较缓,人口和城市稠密,经济发达,水运或航运价值大。
(3)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等;不利条件是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为此,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缓解了这个问题。
故答案为:(1)东海;上海;(2)无;慢;(3)沪宁杭;综合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大部分在北纬25°-35°之间,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长江经济带为材料,涉及到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城市、长江的航运、工业发展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考查学生对长江经济带的掌握程度。
12.【答案】温带季风 旱地 亚热带季风 油菜【解析】解:(1)根据所学知识,安徽省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安徽省北部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的耕地类型为旱地;南部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其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2)结合题干中的图文资料可得,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原因是南方离夏季风源地近降水多,北方离夏季风源地较远,降水比南方少,而且南部地区地形崎岖,南方人口少,北部地形比较平坦,北方人口多。耕地资源是北多南少。原因是南部地区地形崎岖,人口少,开垦耕地少,北部地形比较平坦,北方人口多,开垦耕地多。
故答案为:(1)温带季风;旱地;亚热带季风;油菜;(2)水资源南多北少,南方降水比北方多,而且南方人口比北方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南部地区地形崎岖,北部地形比较平坦,北方人口多,开垦耕地多。
安徽省被淮河流经,该省区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安徽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池州名校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