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同步测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学与生活,预设与生成,数学与思考,激情与融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数学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本课我结合九九重阳节创设“给爷爷奶奶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两个人平均分一个月饼,每人分得多少,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练习环节的“看一看、估一估”两个练习,更是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预设与生成
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加强动手操作,灵活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教学。通过折、涂产生一个个分数;通过展示,逐渐学会表达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通过比较,认识到:虽然折法不同,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让人感叹:生成的完美离不开预设的精彩。
三、数学与思考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因为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笑了,或是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激动的不得了就认为上的好。其实,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是要体现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课要让孩子变的更智慧、更聪明。本节课中我的两次追问:“一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图形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二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折法的作品时追
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要回答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来自不同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共性;其次,需要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有意的追问会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练习中的第三题“哪条彩带长?”是一道逆向思考题,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发言、学生的交流从不
同的角度彰显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
四、激情与融洽
“一节课怎么样?过去关注较多的是教师教地如何?而现在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学生学会了吗?会学了吗?乐学了吗?要做到这三个层次,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多份投入、多分激情、多分师生的融洽。本节课中我和学生就像是“忘年交”的朋友,又曾像是多年的师生。(其实,课前五分钟我们只见过一面。)这份融洽,是我多年的财富,是我的激情、我的投入、我对工作的高度热爱换来的。
但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还不够精、挖掘的还不够深。作为自由路小学的一名梯队教师,我还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找到教学中更有效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加法课后复习题,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精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循序渐进,由扶到放,动手操作,体验建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1 时、分、秒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