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联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广西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联考
生 物
(生物学和地理同堂分卷。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本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纸上。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回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并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歌词中主要阐述的现象属于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能生长和繁殖 D.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如下两幅图,要将图甲转换为图乙,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⑤→④→①→②
B.⑤→④→③→②
C.④→⑤→②→③
D.④→③→②→①
3.在南宁石门森林公园,可以观赏到樱花,还有苏铁,阴湿处还可观察到葫芦藓,关于这三种植物特征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被子植物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4.很多动物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公鸡报晓 B.小鸟喂鱼 C.袋鼠吮吸 D.老马识途
5.篮球是同学们很热爱的一项运动,在运动员投篮时,能协调身体运动与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6.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在汉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期刊中,有论文收集了相关资料,试图回答怎样才能控制气温升高,下列措施中对控制气温升高不利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出行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生活 D.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比例如下图,便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类食物全部在口腔内被消化
B.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都发生在小肠内
C.②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体对它的需要量最多
D.青少年应多吃③和④类食物,为生长发育提供蛋白质
8.《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没请自己后,盗桃偷丹,扰乱蟠桃会,蟠桃近似球形核果,肉质可食,内含白色种子,种子不可食用,下列关于蟠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蟠桃食用部分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B.蟠桃花是两性花,必须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C.为提高产量对蟠桃进行整枝等多项处理,是促进顶端优势
D.若想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蟠桃,较理想的繁殖方式是嫁接
9.下图为生活中常见动物类群代表,与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以上六种动物中,只有①是恒温动物
B.③和⑥身体都分节,同属于环节动物
C.②的体表有黏液和鳞片,利于在水中用肺呼吸
D.④和⑤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同属于两栖动物
10.生物生殖、生长、发育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对其描述常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与其相关的成语或诗句分析错误的是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化蛹
C.根深才能叶茂——吸收水和无机盐 D.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
11.动物园中“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都是靓丽的风景,这些现象是鸟类为了
A.求偶 B.育雏
C.吓走敌害 D.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12.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儿子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染色体组成是
A.23条+Y B.22对+Y C.22条+Y D.Y
13.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阴天移栽植物——利于植物存活
B.给农作物施肥——主要为作物提供有机物
C.粮食晒干才入粮仓储存——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种庄稼时要合理密植——利于植物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14.小张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低倍镜观察 B.选用凹面反光镜
C.实验结束后立即将小鱼放回水中 D.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动脉血管
15.牡丹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能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风范,因此,有人建议中国的国花选牡丹。下列与牡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牡丹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牡丹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
C.牡丹的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牡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复制加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内填字母或数字,“______”上填文字。)
16.微生物种类繁多,下图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肺炎、水痘等疾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的结构模式图______(填图中标号).
(2)图中属于真菌的有______(填图中标号),它们与A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______。
(3)图C中b和d一起称为______,a是C类生物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叫做______。
(4)生活中经常利用【 】制作包子、馒头等发酵食品。
17.据相关调查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常喝水”有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形成尿液过程包括______。
(2)同学们在运动过程中,呼吸也随之加快加深,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的气体交换,此时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变化是______。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摄入营养物质过多容易导致肥胖,强强爱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①过程叫做______。
18.小刚同学是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如图为小刚家族成员眼睑性状的调查信息图。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小刚爸爸是单眼皮,他也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2)小刚体细胞内¥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填“爷爷”或“外公”),遗传信息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
(3)小刚是男性、单眼皮,这些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
(4)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小刚妈妈的基因组成是_____,小刚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19.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嫦娥四号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和果蝇六种生物顺利奔赴“月宫”。不久棉花种子就在月球萌发,虽然存活的时间不长,但是验证了人类能够在荒芜的月球表面培养植物并生长。
材料2: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历经23天,闯过地月转移、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起飞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壤和水稻、苗若、燕麦、拟南芥种子等三十余种试验材料返回地球。现在,有一些种子已经开始发芽,科学家期待着从中选育出“中国原创”新品种。
(1)嫦娥四号搭载的6种生物经过了精心挑选,设计目的是为了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其中代表生产者的是________,生产者通过______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供所有生物生存;作为______者的果蝇,通过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供生产者利用;而_______则通过分解植物和果蝇的遗体或废弃物,参与微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棉花种子在月球顺利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
(3)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的三十余种试验材料返回地球,科学家期待着从中选育出“中国原创”的新品种,这属于______(自然/人工)选择。
20.“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同一植株大小、长势相同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1)将图一实验放置在光下6小时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A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是由于图三中【 】过程,该过程的强弱主要由________细胞通过吸水和失水控制。
(3)从图二的曲线和图三分析可以证实报道。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比较适宜到林间锻炼身体,因为______。
2023年广西初中毕业班中考模拟联考
生物科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并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的现象属于下列生物基本特征中的需要营养。故选A。
2.B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解答即可。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⑤移动装片,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④转动转换器;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即③调节光圈,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物像更加清晰即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故选:B。
3.B
【分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樱花属于被子植物,苏铁是裸子植物。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据此解答。
【详解】A.苔藓没有种子,所以不是被子植物,A错误。
B.三种植物,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在三种植物中,苔藓只有假根,没有真正的根,所以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
D.在三种植物中,葫芦藓属于孢子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樱花、苏铁属于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D错误。
故选B。
4.D
【分析】动物行为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据此解答。
【详解】ABC,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小鸟喂鱼,母鸡孵卵,公鸡报晓,小袋鼠爬到母袋鼠育儿袋内吃奶,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所以ABC均属于先天性行为。
D.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山雀偷喝牛奶等,故D正确。
5.C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A.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A错误。
B.脑干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心跳和呼吸等重要生理过程,B错误。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投篮时,能协调运动与平衡身体的主要结构是小脑,C正确。
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细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D错误。故选C。
6.C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有效控制措施是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控制目的。
【详解】A.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利于控制气温升高,A不符合题意。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利于实现控制气温升高,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费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控制气温升高,C符合题意。
D.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利于控制气温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详解】A.①类食物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初步在口腔被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故A错误。
B.大部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发生在小肠内,其中口腔、胃有消化功能,胃和肠有吸收功能,并不是全部都在小肠内,所以B错误。
C.②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体对它的需要量不是最大,需要量最多的是①类食物,故C错误。
D.青少年应多吃③和④类食物,为生长发育提供蛋白质,正确故选D。
8.D
【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桃能吃的那部分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A错误。
B.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桃花是两性花,但能借助昆虫完成异花传粉,B错误。
C.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对桃树进行修剪、整枝等多项处理,能让桃树多分侧枝,从而多开花多结果,提高产量,但该措施是抑制了桃树的顶端优势,C错误。
D.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所以,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口感、色泽俱佳的蟠桃的新品种,较理想的繁殖方式是嫁接,D正确。
故选D。
9.A
【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1)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2)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详解】A.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②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因此A正确。
B.③和⑥身体都分节,但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错误
C.鱼类体表有黏液和鳞片,是利于游泳,且鱼用鳃呼吸,不是用肺呼吸,C错误。
D.④和⑤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但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A。
10.B
【分析】生物生殖、生长、发育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对其描述常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产卵、筑巢是生物生殖现象,化蛹是发育现象,吸收水和无机盐是为了生长,体现生物生长。
【详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产卵过程,故A正确。
B.金蝉脱壳是蜕皮现象,不是化蛹现象,故B错误。
C.根深才能叶茂,根扎得深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多,才能枝繁叶茂,因此该现象描述的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现象,故C正确。
D.谁家新燕啄春泥是鸟类为了筑巢而啄春泥,故D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试题分析:鸟类的繁殖过程一般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的行为都是为了招引异性,以达到繁殖的目的,故此现象为求偶行为。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分析】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即父亲传给儿子的22条常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分析】移栽植物时,需要降低蒸腾作用利于成活;绿色植物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二氧化碳;储存粮食主要是降低呼吸作用;种庄稼需要提高产量,促进光合作用。
【详解】A.移栽植物时,选择阴雨天,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利于存活,A正确。
B.给农作物施肥,主要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B错误。
C.新收获的种子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旺盛,晒干后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C正确。
D.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接受光照,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B。
14.D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实验过程保持纱布或脱脂棉湿润,用低倍镜观察,用凹面镜聚光,实验结束后立即将小鱼放回水中。在显微镜下区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血管。
【详解】A.用低倍镜观察正确
B.选用凹面反光镜,因为小鱼尾鳍内有色素,需要较亮的视野才可以观察清楚血流方向,所以需要凹面镜聚光,因此B正确。
C.实验结束后立即将小鱼放回水中,正确
D.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血管,故D错误。
故选D。
15.C
【分析】牡丹是植物体,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植物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植物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通过复制加倍。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但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详解】A.牡丹是植物体,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
B.牡丹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是遗传物质不变,故B正确
C.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比如牡丹的根就没有叶绿体,故C错误;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为保证子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相同,染色体通过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保证分裂前后遗传物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16.
(1)E
(2)BCD(缺一不可) 有成形的细胞核
(3)子实体 孢子
(4)D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是蘑菇,其中a是孢子、b是菌盖、c是菌褶、d是菌柄、e是菌丝,D是酵母菌,E是病毒。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因此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E病毒。
(2)图中属于真菌的有:B青霉、C蘑菇、D酵母菌,它们的细胞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3)蘑菇属于真菌,靠孢子繁殖,图中a是蘑菇产生的生殖细胞——孢子,蘑菇的地上部分包括菌盖和菌柄,统称为子实体
(4)制作包子、馒头等发酵食品,主要利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因此选D
17.
(1)肾(或肾脏) 过滤和重吸收(或“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肺泡与血液(或肺泡内)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小肠 吸收
【分析】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④表示氧气,③、⑤二氧化碳,A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
【详解】(1)C表示泌尿系统,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肾脏形成尿液,主要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从消化系统进入循环系统的①过程就是吸收的定义,将吸收转化为图形,考察学生对吸收定义的理解。
18.
(1)遗传
(2)爷爷 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此处只能答“和”,答“或”不给分)
(3)性状
(4)Dd dd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父亲是单眼皮,小刚也是单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所以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
(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小刚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于爸爸,爸爸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Y染色体一定来源于爷爷,因此小刚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祖辈中的爷爷。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生殖细胞是它(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小刚是男性是生理特征,单眼皮是形态特征,所以称为性状。
(4)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爸爸的单眼皮的基因是dd,分别由爷爷和奶奶各提供一个d,爷爷、奶奶都双眼皮,说明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Dd,遗传图解如图:
由于外公单眼皮,其基因一定是dd,遗传给妈妈的基因一定是d;外婆双眼皮,基因组成可能为DD或Dd,而妈妈双眼皮,说明妈妈的基因一定是Dd,则小刚的基因组成为dd。
19.
(1)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缺一不可) 光合 消费 酵母菌
(2)胚根
(3)人工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2)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3)通过诱发基因突变而得到的新品种,是通过人工选择得到想要的新品种,因此属于人工选择。
【详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酵母菌在这个罐内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棉花、油菜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和有机物,供所有生物“消费”;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果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利用;而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将植物和果蝇的遗体或废弃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棉花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胚根尖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轴也在伸长,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到太空的三十余种试验材料,在太空中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特殊条件下,使基因发生突变,但这种突变是不定向的,要经过人类长期的选育,将有利的变异的基因不断得到积累和加强,才能得到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所以科学家从试验材料选育出“中国原创”的新品种,属于人工选择。
20.
(1)变浑浊 黑暗条件下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2)B 保卫
(3)18 植物进行 12小时的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量达到最大值。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蒸腾作用是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图三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
【详解】
(1)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图一中A装置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在有光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及时被吸收,所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2)在实验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因此,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强弱通过气孔的开闭来控制,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通过失水和吸水来调节。
(3)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均在进行,只要是活细胞均在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间均在进行,只是受光照,温度等因素影响,只是强弱不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条件是只在光照下进行。分析可知,图二中6—18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含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图二中18点是一天中光合作用积累氧气最多的点,也是释放出氧气最多的时间点,也是比较适宜林间锻炼的时间点。
广西初中毕业班2023中考模拟联考生物(一模): 这是一份广西初中毕业班2023中考模拟联考生物(一模),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玉林市容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玉林市容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广西贵港市2019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