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7759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期中复习】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 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第6章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第6章生物的进化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6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C.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差异大小,揭示了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2.大象是一种延续了约5000万年的动物,它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如今大象却到了濒危边缘,目前仅有2属3种。有资料表明:1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大象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B.从变异类型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不利变异C.大象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D.资料中出现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3.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4.下列生命现象与实例不相符的是( )A.生物具有应激性——朵朵葵花向太阳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尿素随汗液排出5.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C.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D.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6.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的结果C.菜青虫不断变异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D.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7.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在持续选择和停止选择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8.关于进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D.突变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9.下列有关地球的生命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细胞是原核细胞B.地球大气环境的改变离不开蓝细菌C.蓝细菌释放的O₂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创造了条件D.CO₂含量的升高为陆生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10.生物界中广泛存在配偶选择。具有鲜艳羽毛的雄鸟可以在配偶选择中获胜,但鲜艳的色彩易被天敌发现;雄性巨鹿头顶角发达,易觅得配偶,但头顶角过于发达造成行动不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偶选择发生在一个物种与另一个物种之间B.配偶选择中某些占优势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C.配偶选择可能会导致雄性生存率下降D.适应是有条件的,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适应11.FoxP2是从低等真核生物到哺乳类动物细胞中都广泛存在的一种蛋白质。下表为FoxP2部分氨基酸序列在人、小鼠、中华鳖、原鸡中的对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不同生物FoxP2部分氨基酸序列对比表 位点42位262位276位330位383位462位485位人SSANIMT小鼠SSATIMT中华鳖TNSTIIA原鸡TNSTVMTA.不同生物的细胞中普遍含有FoxP2,这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佐证B.不同生物的细胞中FoxP2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据对比表分析可知人和原鸡的FoxP2上只有两个位点的氨基酸是相同的D.表中生物在进化上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小鼠,最远的可能是中华鳖12.自然界中,不同物种的生物往往含有功能相同的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等。假若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植物具有的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的某段氨基酸序列:甲: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甘氨酸;乙: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丝氨酸;丁: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请你参照甲,确定其他三种植物与甲由近到远的亲缘关系(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C.甲—丁—乙—丙 D.甲—乙—丁—丙13.小明感染了某种强力致病细菌。该细菌可以合成、分泌多种毒蛋白,多种抗生素对该细菌都没有治疗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致病菌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B.该致病菌分泌毒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C.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该致病菌发生适应性进化D.该致病菌分泌的多种毒蛋白没有生物学活性,因为缺少加工场所14.粘委陵菜是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分为三种类型:沿海生态型、中纬度生态型、高山生态型(图1)。将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种植到不同的海拔高度,测量植株高度,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海拔处不同生态型的粘委陵菜表现出的株高差异反映了遗传差异B.一种类型的粘委陵菜在不同海拔处的差异反映了环境的影响C.粘委陵菜株高是由遗传物质和海拔高度共同决定的D.中纬度生态型粘委陵菜最适应环境,沿海生态型粘委陵菜不适应环境15.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为研究生物进化轨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解释生物进化的两种天然对立的观点B.按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解释耐药菌的产生原因是有抗性的细菌存活并产生后代的概率更大C.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不同岛屿上地雀喙形的不同是因为岛屿不同环境对地雀进行了选择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变黑可通过降低浅色桦尺蝼的出生率来降低浅色基因频率16.若“X→Y”表示由条件X必能推出结论Y,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某DNA分子是双链DNA分子→该DNA分子的(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同B.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对某二倍体植物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单倍体植株D.某个遗传平衡的种群个体间进行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17.黄腹三趾蜥蜴中一部分卵生,另一部分胎生,但它们是同一物种。胎生生物孕育时间长,母体易受损,腹中胎儿随之死亡几率大,但胎儿可以在腹中发育完整,无需孵化,遭遇危险时可迅速逃跑,饥饿时,也可去寻找食物。卵生生物孕育时间短,但通常一次产卵很多,产后需要很长时间在巢中孵化后代,即使后代孵化出来后也需要细致的照顾,即它们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胎生比卵生具有绝对的优势B.卵生与胎生的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卵生生物孵化卵的行为是其基因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的结果D.卵生生物进化出胎生生物的过程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1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体色分为浅色型(由s控制)和黑色型(由S控制),在二十世纪中叶,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出现如图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S的基因频率为60﹪时,种群中SS的基因型频率大于60﹪B.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改变导致种群进化方向的改变C.由于环境污染,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突变率增加D.图中70代以后的数据趋于稳定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19.甲海岛上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刚迁入时和若干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协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20.某家系中有甲(设基因为A、a)、乙(设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6%。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B.Ⅲ2与人群中的甲病患者结婚,后代只患乙病的概率是2/9C.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小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12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21.溶菌酶是一类有抗菌作用的分泌蛋白,动物不同部位细胞分泌的溶菌酶结构存在一定差异。请回答问题:(1)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溶菌酶在_____(填序号)合成后,经_____(填序号)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进而依赖细胞膜的_____性,以⑤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溶菌酶的合成和加工均需要由_____(填序号)提供能量。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填序号)中。(2)研究人员比较了胃溶菌酶和肾溶菌酶的氨基酸组成,结果如下表。氨基酸数目及位置氨基酸数目Arg数目Glu50Asp75Asn87胃溶菌酶1303+++肾溶菌酶1308---注:Arg-精氨酸、Glu-谷氨酸、Asp-天冬氨酸、Asn一天冬酰胺氨基酸后的数字表示其在肽链的位置,“+”表示是此氨基酸、“-”表示否①溶菌酶分子中连接相邻氨基酸的化学键是_____。②胃溶菌酶与肾溶菌酶功能存在差异。由表中数据分析,原因是_____(写出3点)。(3)胃溶菌酶和肾溶菌酶的氨基酸序列大部分相同。有人认为,它们在进化上有着共同的起源。上述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_____水平的证据。A.分子 B.细胞 C.器官 D.个体22.随着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提高。为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提供科研证据,微生物社团开展了如下“抗生素对细菌选择作用”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取少量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再放上4片含有链霉素(抗生素)的圆形滤纸,而后在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称抑菌圈,见下图)。测量并记录抑菌图的直径并取平均值,记为n1。再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重复上述步骤,培养至第五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n2~n5)。由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出:大肠杆菌对链霉素的抗药性逐代增强。(1)根据抑菌圈大小可判定药物抑菌效果,抑菌圈越小,抑菌作用越__________。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抑菌圈直径数据从n2到n5会__________。(2)大肠杆菌对链霉素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大肠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率逐代提高是__________的结果。(3)人类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致病细菌对新药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超级病菌”。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简析“超级病菌”出现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4)微生物社团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防止“超级病菌”出现的方法,就从上述实验中的第五代抑菌圈边缘挑取大肠杆菌进行接种,调换含有庆大霉素(另一种抗生素)的滤纸片,重复培养5代;又在抑菌圈边缘重新挑取大肠杆菌培养,恢复使用链霉素滤纸片,测得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n11(>n5)。据此实验数据推测:防止“超级病菌”出现的思路是__________。23.小黑麦的培育成功,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种新的麦类细粮作物,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一场人工加速小麦进化过程的实验,突破了一般育种方法仅能在同一物种的范围内培育新品种的局限性,为我国的作物育种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图为小黑麦的育种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普通小麦体细胞有_____个染色体组,黑麦细胞最多有_____个染色体组。(2)普通小麦和黑麦之间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生殖隔离,小黑麦_____(填“是”或“不是”)新物种。(3)过程乙可通过低温或_____处理,使杂种个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都是_____。24.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证据来自于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收集的大量化石和标本,该群岛由13座大岛和上百个岛礁组成,群岛上有许多奇特物种:象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龟,不同岛屿的象龟龟壳形状差异明显;岛上丰富的食物、良好的生境、不存在天敌、自然的演化也使岛上的弱翅鸬鹚逐渐丧失了飞行的能力,缩小的翅膀为其在水中快速游动提供了条件;蓝脚鲣鸟,也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特有物种,靠它的蓝色大脚吸引异性。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岛屿上的象龟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_____。(2)象龟、不会飞的鸬鹚和蓝脚鲣鸟等生物能够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独特的环境中生存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_和_____。(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象龟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已成为濒危物种。出于保护的目的,科研人员对某一岛屿象龟种群进行调查,发现该岛屿象龟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的基因频率是_____。若该种群是一个遗传平衡种群,繁殖若干代后A的基因频率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25.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鳉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各个种群通过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C湖泊中的鏘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3)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种群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种群内随机交配产生子代,此时种群中Aa与aa基因型频率相等,则其产生的子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4)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共5页。
这是一份第4章 基因的表达(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第4章基因的表达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第4章基因的表达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章 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文件包含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解析版docx、第3章基因的本质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2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