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2章 细胞工程(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章 细胞工程(考点串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基因工程(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章 基因工程(考点串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考点串讲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腈水合酶(N0)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和医药原料生产等领域,但不耐高温。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在N0的α和β亚基之间加入一段连接肽,可获得热稳定的融合型腈水合酶(N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1与N0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B.加入连接肽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
C.获得N1的过程需要进行转录和翻译
D.检测N1的活性时先将N1与底物充分混合,再置于高温环境
-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
A.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
B.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
C.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
D.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
3. 某地的野生玉米中含有一种产生抗虫毒蛋白的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诱变育种也可以获得含有抗虫毒蛋白的玉米植株
B.将抗虫毒蛋白基因导入叶绿体中,可以防止基因污染
C.用PCR技术检测野生玉米中是否含有抗虫毒蛋白基因无需掌握其全部碱基序列
D.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是抗虫毒蛋白基因在玉米细胞中表达的基础
4.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B.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5.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观点合理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新的蛋白质不会导致人体过敏
B.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C.中国政府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生殖性克隆研究
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量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6.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武器是造价昂贵,却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各种新型致病菌成为可能
C.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带菌昆虫等散布
D.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7.如图是培育“试管婴儿”的主要过程。2012年中国首例“设计试管婴儿”诞生,该女婴出生目的是挽救患有重度致命贫血病的14岁姐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试管婴儿”需在②时进行遗传学诊断
B.“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均属有性生殖
C.“设计试管婴儿”的技术不属于“治疗性克隆”
D.该女婴造血干细胞不能挽救其他贫血病患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克隆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B.在医学上,通过遗传病基因检测后,进行胎儿性别的选择也是违法的
C.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是一回事
D.用于器官移植时,可以克隆人
9.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B.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
C.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
D.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10.2022年3月8日,史上首例接受了“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去世。尽管没能最终救回他,但也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据悉,手术使用的“猪心脏”源于被基因改造过的实验猪。这项技术有望解决器官移植面临的器官短缺的难题。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器官移植要面临的难题之一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排斥
B.该实验猪可能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敲除”了引起人免疫系统反应的抗原基因
C.为保证该猪任何内脏都能供人体移植,需要在原肠胚时期对猪的细胞进行改造
D.我国支持的治疗性克隆也能解决器官短缺的难题
11.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面对新冠疫情,提倡积极注射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B.对高风险实验室要加强监管,避免病原微生物泄露
C.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应全面推广以取代普通棉花
D.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生物能提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2.“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该技术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夫妇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B.试管婴儿技术中为了某些需要,需要提取③处的细胞DNA进行检测
C.“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的技术有人工授精、体内培养、核移植
D.设计试管婴儿与普通试管婴儿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入前需要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13.医学领域中试管婴儿卵浆置换技术已经有了多种突破。该技术首先取得女性的卵细胞核,并将其移植入优质的去核卵细胞内,使两者重组成活力较强的卵细胞,经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入母体子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卵子质量不佳的女性
B.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大龄女性的受孕几率
C.该技术可以解决男性精子质量不佳的问题
D.该技术会导致伦理道德方面的质疑和争议
14.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抗虫棉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B.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C.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与社会伦理有严重冲突,应研究治疗性克隆而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D.若有人以病毒作为生物武器,带来的危害将难以预估
15.某国外科研小组把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注入猪的早期胚胎中,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并在猪体内发育了3~4周后才终止妊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需利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
B.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由成体的成纤维细胞、B细胞转化而来
C.若成功培育出“人猪嵌合体”将会面临巨大的伦理道德挑战
D.该研究为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类器官提供了可能
16.草甘膦是一种可以杀灭多种植物(包括农作物)的除草剂。其杀灭植物的原理是破坏植物叶绿体中的EPSPS合成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让农作物产生更多的EPSPS合成酶,就能抵抗草甘膦,从而不被草甘膦杀死。下列有关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培育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可通过喷洒草甘膦来检验转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
B.只要EPSPS合成酶基因进入大豆细胞,大豆就会表现出抗草甘膦性状
C.只能以大豆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
D.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食品都是不安全的
1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转基因矮牵牛只能变异为自然界已存在的颜色类型
D.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
18.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t-PA蛋白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是t-PA蛋白与血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通过某技术,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进而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技术的关键是知道t-PA蛋白基因的分子结构
B.该技术生产改良t-PA蛋白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
C.该技术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
D.该技术制造出的蛋白质在自然界早已存在
19.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挑战。下列对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为弥补父母丧失孩子后的遗憾,不能限制生殖性克隆人
B.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对人类的影响关键在于利用它的人
C.为防止生物技术用于生产生物武器,严禁进行生物技术的新研究
D.转入的基因会打破农作物经过千万年形成的基因平衡,因此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0.下列利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切碎的洋葱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B.采用不用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等体积的冷却的95%酒精加入含有DNA的浓盐水,搅拌过滤,可析出较纯净的DNA
D.将提取的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振荡后,溶液呈现蓝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每空2分,共14分)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coli DNA连接酶和T4 DNA连接酶。上图中 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上图中 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2)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
(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 ;质粒DNA分子上有
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利用抗生素可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每空2分,共12分)PCR技术可用于临床的病原菌检测。为检测病人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医生进行了相关操作:①分析PCR扩增结果;②从病人组织样本中提取DNA;③利用PCR扩增DNA片段;④采集病人组织样本。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用数字序号表示)。
(2)操作③中使用的酶是 ,PCR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 三步,其中复性的结果是 。
(3)为了做出正确的诊断,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应该能与 特异性结合。
(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指 。该技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等方面。
23.(每空2分,共14分)PHB2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为初步探究某动物PHB2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原因,研究者从基因数据库中获取了该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hb2基因),大小为0.9 kb(1 kb=1000碱基对),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该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phb2基因,提取该动物肝脏组织的总RNA,再经 过程得到cDNA,将其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目的基因。
(2)图1为所用载体图谱示意图,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为使phb2基因(该基因序列不含图1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载体正确连接,在扩增的phb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 和 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经过这两种酶酶切的phb2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时,可选用 (填“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
图1
名称 | 识别序列 及切割位点 | 名称 | 识别序列 及切割位点 | 名称 | 识别序列 及切割位点 |
HindⅢ | A↓AGCTT TTCGA↑A | EcoRⅠ | G↓AATTC CTTAA↑G | KpnⅠ | G↓GTACC CCATG↑G |
PvuⅡ | CAG↓CTG GTC↑GAC | PstⅠ | CTGC↓AG GA↑CGTC | BamHⅠ | G↓GATCC CCTAG↑G |
注:箭头表示切割位点
(3)转化前需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 的生理状态,以提高转化效率。
(4)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单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 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图2
注:M为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小于0.2 kb的DNA分子条带未出现在图中
(5)将纯化得到的PHB2蛋白以一定浓度添加到人宫颈癌细胞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后,检测处于细胞周期(示意图如图3)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统计结果如图4。分析该蛋白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可能的原因是将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 (填“G1”、“S”或“G2/M”)期。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期末复习】高二下学期生物章节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期末复习】高二下学期生物章节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挖空版docx、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背诵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精品单元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精品单元测试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精品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精品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