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docx
    • 原卷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docx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第1页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第2页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第3页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第1页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第2页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docx、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核心知识1 能层与能级 原子光谱
    1. 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     N  
    【详解】K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N。
    2.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s:____;
    (2)2p3:____;
    (3)3p:____。
    【答案】(1)第二能层的s能级
    (2)2p能级中填充了3个电子
    (3)3px轨道中填充了1个电子
    【详解】(1)2s表示第二能层的s能级;
    (2)2p3表示2p能级中填充了3个电子;
    (3)表示轨道中填充了1个电子。
    3. 下列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A.氢原子发光
    B.霓虹灯发光
    C.燃放烟花
    D.钠与水剧烈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电子由能量较高的能级跃迁到能量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氢原子发光、霓虹灯发光、燃放烟花等现象都是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形成的,钠与水反应与电子的跃迁没有直接关联,故选D;
    答案选D。
    4.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D.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答案】C
    【详解】A.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霓虹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
    B.霓虹灯发光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没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
    C.由于处于激发态的氖原子不稳定,则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级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光的波长对应一定的颜色,故C正确;
    D.通电后基态氖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这一过程产生的吸收光谱中暗线不连续,则不可能出现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故D错误;
    答案选C。
    5. 回答下列问题:
    (1)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r. Kirchhoff)和本生(R.w. 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是_______
    (2)含有钾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_______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1)原子光谱
    (2)     紫     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基态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解析】(1)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和本生研究锂云母的红外光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铷的发现,是用光谱分析法研究分析物质元素成分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答案为原子光谱;
    (2)含有钾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基态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6. 基态与激发态

    (1)基态原子:处于___________状态的原子,
    (2)基态原子___________,电子跃迁到___________,变为激发态原子;
    (3)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答案】(1)最低能量 (2)     吸收能量     较高能级 (3)释放能量 (4)光(辐射)
    【解析】略

    核心知识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7. 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能形成型化合物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D
    【详解】A.和,前者为C,后者为O,不能形成C2O2,故A不符合题意;
    B.和,前者为S,后者为O,不能形成S2O2,故B不符合题意;
    C.和,前者为Mg,后者为F,不能形成Mg2F2,只能形成MgF2,故C不符合题意;
    D.和,前者为Na,后者为O,能形成Na2O2,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表示正确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
    B.F-:1s22s23p6
    C.P: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D.Cr:1s22s22p63s23p63d44s2
    【答案】A
    【详解】A.Ca为20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则Ca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A正确;
    B.F为9号元素,F-的核外有10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不正确;
    C.P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3,根据洪特规则,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C不正确;
    D.Cr为24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应符合洪特规则),D不正确;
    故选A。
    9. 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或     2
    【详解】镍为28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
    10. 根据25M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
    (2)在锰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共有_______对成对电子;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价。
    【答案】(1) (2)     25     10     5     +7
    【解析】(1)25Mn位于第四周期第VIIB,价层电子为3d54s2,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锰原子中共有25个电子,故有25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除3d轨道上的都是孤电子外,其它每个轨道上都是成对电子,故有10对成对电子,5个未成对电子;最高化合价+7价。
    11. 按要求填空:
    (1)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答案】(1)     4s     4f6 (2)或

    【解析】(1) 金属原子变为阳离子,首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故优先失去4s轨道上的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铜为29号元素,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核心知识3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2. 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用小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小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多
    B.小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点来表示电子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D.其轮廓图为圆形
    【答案】B
    【详解】A.小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小,不表示电子数目的多少,小点密度大,电子出现的概率高,A错误;
    B.小点密度大,电子出现的概率高,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B正确;
    C.小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不代表电子的运动轨迹,C错误;
    D.氢原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了能量最低原理的原子就是基态原子
    B.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可以用来描述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C.各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圆形,但圆的半径大小不同
    D.电子云图中的每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答案】B
    【详解】A.基态原子一般是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了能量最低原理的原子,还有特殊的电子排布式,比如Cr:3d54s1,故A错误;
    B.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出现概率较高的区域,都是用来描述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故B正确;
    C.各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故C错误;
    D.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不表示电子数目,故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空间结构看,轨道比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轨道
    B.p能级的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C.、、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D.、、轨道相互垂直,且能量不相等
    【答案】A
    【详解】A.从空间结构看, 2s 轨道比 1s 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 1s 轨道,A正确;
    B.同一能层p能级的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B错误;
    C.2p 、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同,C错误;
    D.2px 、 2py 、 2pz 轨道相互垂直,且能量相等,D错误;
    故选A。
    15. 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基态磷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该能层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形。
    【答案】     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M     3     哑铃 
    【详解】(1)Co为27号元素,Co原子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得其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基态磷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故最高能层符号为M,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为哑铃型,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M;3;哑铃;
    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同一个电子层上的不同能级上的原子轨道,能量大小不同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2)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①1s,3d:_______;②3s,3p,3d:_______;③2p,3p,4p:_______;④:_______。
    (3)基态铝原子核外电子云有______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共有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有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答案】     c                         4     5     13
    【详解】(1) a.能量越高的电子在离核越远的区域内运动,也就越容易失去,a项正确;b.多电子原子在第n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大小顺序为,b项正确;c.同一电子层中的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高,但外层s轨道电子能量比内层p轨道电子能量高,c项错误;d.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d正确;
    故选c;
    (2)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①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为;②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顺序为;③电子层和能级均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
    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依次为:①;②;③;④;
    (3)s轨道只有1个伸展方向,p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又因为结构示意图为,涉及3个s轨道、2个p轨道,因此其核外电子云(轨道)的伸展方向有4个;共有5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核外13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因此核外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故答案为:4;5;13。

    核心知识4 电子排布与元素推断
    17. M-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
    B.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
    C.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p5
    D.M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答案】D
    【分析】M-是M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的,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则M是17号Cl元素,然后根据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M是17号Cl元素,属于第三周期第ⅦA元素,A错误;
    B.M是17号Cl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B错误;
    C.M是17号Cl元素,Cl-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则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即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C错误;
    D.M是Cl元素,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8. 某基态原子的所有含电子的能层中,其最高能层所含电子最少,且基态原子核外有15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则该原子的元素符号可能是
    A.K B.Sc C.Cu D.Ga
    【答案】C
    【详解】A.K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1,最高能层电子数为1,有10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A错误;
    B.Sc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4s2,最高能层电子数为2,有11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B错误;
    C.Cu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最高能层电子数为1,有15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其最高能层所含电子最少,且基态原子核外有15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C正确;
    D.G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最高能层电子数为3,有16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D错误;
    故选C。
    19.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个、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Y原子中各亚层的电子数相等,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R的原子半径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B.简单离子半径:
    C.得电子能力: D.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答案】B
    【分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原子中分别有1、7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则X、Z原子序数为1、7,则X是H元素、Z是N元素;Y原子中各亚层的电子数相等,则Y为C元素;R的原子半径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R是Na元素;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3倍,则W为O元素。
    【详解】A.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不存在正化合价,故A错误;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所以氧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则得电子能力的顺序为O>N>C,故C错误;
    D.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硝酸铵或亚硝酸胺,故D错误;
    故选B。
    20. 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s1、3s23p4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X2Y2Z7 B.X2YZ4 C.X2YZ3 D.XYZ3
    【答案】D
    【分析】X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s1,则X为ⅠA族元素,化合价为+1价,Y的排布式为3s23p4,则Y为S元素,Z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则Z为O元素,化合价为-2价。
    【详解】A.X2Y2Z7中Y的化合价为+6价,S元素有+6价,故A不符合题意;
    B.X2YZ4中Y的化合价为+6价,S元素有+6价,故B不符合题意;
    C.X2YZ3中Y的化合价为+4价,S元素有+4价,故C不符合题意;
    D.XYZ3中Y的化合价为+5价,S元素不存在+5价,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1. 下列用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表示的各对元素中,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D
    【详解】A.为13号Al元素,为17号Cl元素,则Al、Cl两元所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为6号C元素,为8号O元素,则C、O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为1号H元素,为16号S元素,H、S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为12号Mg元素,为35号Br元素,则Mg、Br所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22. 已知A原子中只含1个电子;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半满结构;C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原子3d能级全空,第四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D核电荷数之和。
    (1)按要求书写下列图式。
    ① 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简式:_______;
    ② 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_______;
    ③ 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
    (2)写出E的元素符号:_______,它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答案】     [Ne] 3s23p2          1s22s22p63s23p64s1     As     第四周期第VA族
    【分析】已知A原子中只含1个电子,则为H元素,B原子的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半满结构,则3p轨道上有2个电子,为Si元素,C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则2p轨道上有4个电子,为0元素,D原子3d能级全空,第四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为K元素,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D核电荷数之和,则原子序数为14+19=33,为As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1)①B为Si元素,原子序数为14,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Ne] 3s23p2;②C为O原子,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③D为K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 故答案为: [Ne] 3s23p2;;1s22s22p63s23p64s1;
    (2) E为As元素,原子序数为33,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V A族,故答案为:As;第四周期第VA族。

    核心知识5 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p电子的能量
    B.的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
    C.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构造原理
    D.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泡利原理
    【答案】A
    【分析】洪特规则:在相同能量的原子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将尽可能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即为洪特规则,又称为最多轨道原理,一般电子总是尽先自旋平行地分占不同轨道。
    泡利原理: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也就是一个亚层中最多能有2个电子,其自旋相反。
    【详解】A.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A错误;B.对于C 原子来说,2p能级有3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最后2个电子应以自旋状态相同的方式分布在两个不同的2p轨道上,违反了洪特规则,B正确;C.根据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可知E4sBe,因此电负性最大的是F元素,故选D。
    43. 下列各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同一主族从上至下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详解】A.P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