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2.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想要拍摄一部《大唐名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画面是(  )A. 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他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D. 他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3.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人面鱼纹盆
    B.        兵马俑
    C.       骑驼乐舞俑
    D.             渔樵耕读碗4.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所作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李商隐 D. 杜牧5.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可以查阅(  )A. 《全唐诗》 B. 《史记》 C. 《汉书》 D. 《大唐西域记》6.  “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这一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繁荣景象,这一繁荣局面被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7.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A. 钟繇、胡昭 B. 颜真卿、柳公权 C. 王羲之、怀素 D. 赵孟頫、欧阳询8.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 黄巢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唐末农民战争9.  与“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这两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 杨坚 B. 李渊 C. 朱温 D. 赵匡胤10.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  )A. 强干弱枝 B. 分解相权 C. 民贵君轻 D. 重文轻武11.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观察如图两件文物“契丹货币”、“西夏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契丹人最早使用圆形方孔货币 B. 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C. 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D. 契丹与西夏都直接受北宋管辖12.  辽宋议和、宋夏议和的共同内容是(  )A. 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 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C. 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D. 少数民族政权向宋称臣13.  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应指当时的(  )A.  B. 西夏 C. 北宋 D. 14.  宋朝时期,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D. 玉米15.  “南海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 瓦子 B. 市舶司 C. 早市 D. 勾栏16.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17.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如图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
     A.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8.  比较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④都城建在长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19.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该机构是(  )A. 西域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安西都护府 D. 澎湖巡检司20.  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  唐朝都城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22.  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23.  宋神宗时,为了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实行 ______ 。变法收到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而失败。24.  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 ______ 完成的。25.  1271年,______ 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26.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1) 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的表现。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 材料二中的“契丹”、“拓跋(党项族)”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
    材料三:……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 指出材料三中“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开始于哪个朝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4)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写出中央政府正式在西藏设置的行政管辖机构。(5)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27.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材料中提到的“长策”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2)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时期开创了哪一盛世局面?(3)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有效管理地方,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
    探究二:科技文化篇
    材料二:
     (4) 农业工具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什么?
    材料三: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宋徽宗御批(5) 材料中描写的是宋汝窑,宋代是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请写出这一时期我国著名的瓷都。
    探究三:对外交流篇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6) 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请再举一例中外交往的史实。28.  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未来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诉说大运河千秋功绩】
    材料一:黄埠墩,地处江苏省无锡市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它原本叫做小金山,为古芙蓉湖遗留下来的小岛,后因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曾在此立塘筑堤而得名。……如今古芙蓉湖早已不在,而黄埠墩依然安详地站立在运河水中。 ——贾军松《黄埠墩,京杭大运河的守护者》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修建的?其修建有何积极作用?(2) 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战派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黄埠墩,他写下了著名诗篇《过无锡》,写出这位大臣的名字?
    【图窥北宋繁荣之景】
     (3) 图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被称之为什么?图二是张择端所绘的一幅全景式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写出它的名称。(4) 史料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等,图1、图2属于史料中的哪一类?
    【书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5)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在哪一时期最后完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解析】A.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符合题意。
    B.隋朝实现了全国统一,唐朝是继隋朝以后的统一王朝,排除。
    C.宋朝不是全国性统一王朝,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并立,排除。
    D.元朝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及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答案】A【解析】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唐朝不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618年,唐高祖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3.【答案】C【解析】解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貌。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物,与唐朝无关。兵马俑是秦朝的文物,与唐朝无关。骆驼载乐俑为唐朝的文物,属于唐三彩制品。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体现了陶瓷工艺在唐朝的一次新发展;而该俑骆驼的主体造型、人物演奏西域乐器的形象,又生动地反映了唐朝胡部新声、胡汉文化交融的特色。渔樵耕读碗是清代的青花瓷制品,与唐朝无关。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4.【答案】B【解析】A.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排除。
    B.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杜甫则被后人尊为“诗圣”,符合题意。
    C.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为数不多的追崇诗意境美的诗人,他的诗构思新奇,特别讲究韵律之美,排除。
    D.杜牧诗歌俊爽峭健、雄姿英发,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诗,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唐朝代表诗人及创作风格,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5.【答案】D【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联系所学可知,贞观年间,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成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故选:D
    本题考查《大唐西域记》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主要史实。
     6.【答案】C【解析】开元之治又称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于汉初,排除A项;开皇之治出现于隋朝初年,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于清朝,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重点掌握开元盛世的含义。
    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钟繇、胡昭是曹魏时期人,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分别创建了颜体和柳体。王羲之是东晋人,怀素是唐朝人,赵孟頫是宋朝人,欧阳询是唐朝人。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
    掌握唐朝的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8.【答案】B【解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B符合题意;唐末农民战争和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D;宦官专权只会造成朝政混乱,政治黑暗,与“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无关,排除C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9.【答案】D【解析】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
    故选:D
    本题考查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解析】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可知,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重文轻武,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都是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圆形方孔铜钱铸造的,这说明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故选:C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知道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解析】北宋和辽之间经历长期的战争,最终订立“澶渊之盟”,双方达成议和。北宋送给辽岁币。北宋和西夏先战后议和,北宋送给西夏岁币。所以,辽宋议和、宋夏议和的共同内容是宋都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西夏、金的并立与和战。
    理解和分析宋和少数民族政权间和议内容,识记和议的相同点。
     13.【答案】D【解析】据材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知是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岳飞抗击金军的豪情壮志。岳飞抗击的金政权,是女真族建立的,因而这里的“匈奴”是指女真族建立的金。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击入侵的少数民族。岳飞处于南宋时期,当时宋金交战,“胡虏”和“匈奴”指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政权。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击入侵的少数民族、靖康之变和岳飞的主要事迹。
     14.【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占城稻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水稻的种植,知道两宋时期,占城稻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5.【答案】B【解析】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所以当年“南海号”从广州出发前要到市舶司办理相关手续。
    故选:B
    本题以“南海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海外贸易状况。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市舶司的职能。
     16.【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林升的《题林安邸》,诗中作者讽刺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南宋和金对峙的知识点。
    本题以林升的《题林安邸》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南宋和金对峙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7.【答案】C【解析】A.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为“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排除。
    B.秦汉时期阶段特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排除。
    C.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因此示意图中②所示的是我国的隋唐时期,这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同时统治者比较开明,实行开放的政策,所以阶段②的特征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符合题意。
    D.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为“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的建立与灭亡,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隋唐的建立与灭亡相关知识并能够结合史实归纳阶段特征,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答案】B【解析】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朝不是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隋朝都城建在长安,元朝都城在大都。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的共同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D符合题意;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排除A;宋朝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与题意不符,排除B;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新疆地区,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以及意义,知道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本题考查澎湖巡检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统治着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辽是在北宋的北方与之并立的政权,西夏是统治着今宁夏等地区与宋并立的政权。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宋、辽、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的知识点,应把握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建议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21.【答案】长安【解析】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唐朝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故答案为:
    长安。
    本题考查了唐朝都城。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都城在长安。
     22.【答案】安史之乱【解析】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受,任人唯亲,朝廷日益腐败,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黄河中下游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不少州县化为废墟,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故答案为:
    安史之乱。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掌握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影响,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3.【答案】王安石变法【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故答案为:
    王安石变法。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王安石变法,最终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而失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
     24.【答案】铁木真【解析】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故答案为:
    铁木真。
    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知识。铁木真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相关史实。
     25.【答案】忽必烈;大都【解析】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故答案为:
    忽必烈;大都。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26.【答案】【小题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或: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小题2】辽;西夏。【小题3】元朝;回族。【小题4】宣政院。【小题5】民族融合推动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等。(或: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意思即可)。【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宋朝、元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宋朝、元朝的民族关系。
     27.【答案】【小题1】科举制;加强皇帝选官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小题2】贞观之治。【小题3】行省制。【小题4】曲辕犁、筒车。【小题5】景德镇。【小题6】玄奘;鉴真东渡日本或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作用,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行省制的相关内容,宋代制瓷业的发展,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鉴真东渡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科举制的作用,识记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识记唐代的农业生产工具,识记行省制的相关内容,识记宋代制瓷业的发展,识记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识记鉴真东渡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8.【答案】【小题1】隋炀帝;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小题2】文天祥。【小题3】交子;《清明上河图》。【小题4】文献史料。【小题5】经济重心南移;南宋。【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以及历史意义、文天祥抗元、交子与《清明上河图》、史料的分类、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以及历史意义、文天祥抗元、交子与《清明上河图》、史料的分类、经济重心南移等知识。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隋唐时期,江都,如图工具,其好处是,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二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一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