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试卷 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试卷 4 次下载
- 第四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试卷 1 次下载
第三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
第三单元 B卷·能力提升卷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
材料一:
国人有意识地译介域外文学,不过百余年历史。以何种语言对应域外的作品,是让几代译者费心的事情。
林纾选择的是古文,他对于汉唐文章的推崇,使翻译多了古朴的元素。但林纾的古文,乃文言文中的杂体,他吸收了笔记小说的句式,也是对的,保持古文特色,大概在学术著作里不是问题,但这个理念用于文学翻译就成为问题。林纾在实践中感到,恪守古文之道并不容易。钱锺书说,林纾虽然是古文家,但在转化外来辞章时,不得不有些变通,文言、俗语也不时出现,也非纯正的古文了。恪守旧的思路,不易打通文本间的隔膜,要表明真意,不得不放开手脚。于是古文章的套路就渐渐松懈,雅中有俗也不可避免。
周氏兄弟的翻译,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他们最初的翻译,受章太炎的影响,用的是六朝之前的古文,因为佶屈聱牙,读懂其意者甚少。过分看重古文与文言,其实破坏了审美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他们不久就意识到文体的选择,也关乎作品的成败,后来逐渐杂以口语和俗语,所译的小说也渐渐被世人接受了。
文言与俗语,看似势不两立,实则也有结合的可能。用文言写作与翻译,能提高读者的智性,续写文学的关质,而俗语则更接近大众,使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不少翻译家对于文言与俗语的关系,有深厚的理解。比如钱稻孙翻译但丁《神曲》,就意识到那文字如何引入意大利的俗语,与拉丁语这种“雅言”有了区别,但丁的写作丰富了母语,他从“雅言”那里出来,以俗语调适着词章,变为后来的新雅言。
翻译的过程,乃是与异质的时空对话的过程,词语的陌生化表达,才是一种功力。信、达、雅固然甚好,但硬译能改变阅读的习惯,对于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多有帮助。周氏兄弟后来的翻译就发生了变化。他们以直译的方式,撕裂了母语的表达,给汉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周氏兄弟那里,因为意识到中外文法不同,必须选择克服汉语局限的办法,于是注重的是句子与句子间的呼应,在词语的轻重、急缓里增加修辞的内涵,这给表达带来了生机。新一代学人除了流布思想的愿望深埋其间,还有创造新语言的冲动,刘半农在《译者导言》里承认,自己翻译的诗歌参考了佛经翻译的经验,直译中形成了新的文体。严家炎称这是“被翻译逼出来的新文体”,其中雅俗之间的关系得以调适。“新文体”后来被人们称为“语体文”。
由翻译引起的文言与俗语之辨,以及“语体文”的确立,使汉语书写在磨合里走了一条新路。但后来的变化出人意料,三十年代后,关于大众化、通俗化的讨论,文言的元素无声地淡出。“语体文”的表现不免失衡,我们看蒋光慈、胡也频等人的写作,苏联译本的影子深深,那些辞章里多了意识形态的影子,这时候,在流行的文学里,词语背后的历史感弱化,“语体文”开始有了翻译腔,未能保持古老汉语的质感。翻译文体脱离母语的根,导致了表达的平庸,直到八十年代,翻译腔依然在文坛盛行,当代许多走红的作家,都是在翻译腔中长大的,作品的辞章之美颇为稀少。王小波曾感叹傅雷、穆旦的译文之美,其实是对于当时流行的翻译文体的揶揄。翻译也是创造,有时乃是写作风气的引领者。从鸠摩罗什、玄奘到鲁迅、穆旦,已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劳作使汉语多了流动性和暗示性,智性也得以生长。不过遗憾的是,今天的翻译家与小说家,对于译介之道中的文之道,大多不太注意了。
(摘编自孙郁《译介之道与文之道》)
材料二:
鲁迅曾把翻译比作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窃火;那么,当年那些为西学东渐推波助澜的翻译家便是名副其实的“窃火者”。1931年,在上海文化界为鲁迅举行的五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美国小说家兼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女士问秋斯,中国文化人为什么把精力和时间用于翻译外国作品,不多从事自己的创作呢?秋斯回答:“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中间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不多介绍先进国家的名著,供中国青年作家取法,中国的新文学不会凭空产生出来。”后来秋斯在《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一文中又做说明:“诚然,世间没有哪一种名著是模仿得来的,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治是模仿成功的。不过这是论结果,不是论过程”;“落后国家要想追上先进国家,不能不先之以模仿,追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才能清算这个模仿阶段,从一般性到特殊性”。秋斯比喻说,这就像“供模仿的仿影和字帖,在初学时期显然是不可少的”。
秋斯说:“一个负责的译者,不但要通晓语文,还要具有与原作者同等的或详尽的想象力或表达力。就这一点来说,翻译就是创作。因为生活经验或文学修养因人不同,尽管两个作家写完全相同的事物,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很不相同。”
(摘编自凌山《“窃火者”的路——董秋斯与翻译》)
1.(3分)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经推崇汉唐时代的文章,选择古文翻译城外的作品,在实践中不能保持纯正古文特色。
B.周氏兄弟译介域外文学作品时,以六朝之前古文对应外来思想与审美,后经改变慢慢被读者接受。
C.用文言写作与翻译,可弥补俗语在提高读者智性、增强文学表达美感方面的不足。
D.翻译亦是创作,对优秀的译者来说,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是必备的。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丁的写作引入意大利俗语调适词章,使之成为新雅言,丰富了自己的母语,这也积极影响到了中国翻译家的努力。
B.直译的方式,不但能克服汉语的局限,丰富文学语言,还帮助读者改变阅读习惯,对其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也有益。
C.王小波感叹傅雷、穆旦的译文之美,其实是对当时文坛的当红作家创作中表达平庸,作品缺乏辞章之美的强烈不满。
D.近代以来翻译家作为“窃火者”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对西学东渐的促进,而且对语言创新发展的推动也是突出的。
3.(3分)下列有关材料一中的论据不能用来论证“调适雅俗之间关系”的一项是( )
A.钱锺书评价林经的变通 B.钱韬孙翻译《神曲》的意识
C.周氏兄弟克服汉语的局限 D.刘半农参考佛经翻译的经验
4.(4分)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译介之道中的文之道”的内涵,
5.(4分)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简要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行,”爸爸说,“等咱们回到卡塔吉娜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可是,”妈妈开口了,“要想在这儿航海,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头放水了。”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而在马德里,他们全家挤在卡斯特拉纳街47号的五楼公寓里。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孩子们做到了。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小艇在车库里。”午饭时爸爸说,“问题是车库也没多大地方了,而且没法拿上来,走电梯或者楼梯都不行。
可是第二个礼拜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放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啦。”
又一个礼拜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个亮着的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神奇的冒险是我参加一期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我说。
于是他们每礼拜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和压缩空气枪。
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于是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深远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个开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旧楼流泻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文本二:
也是在像今天这样一个场合里,我的导师威廉·福克纳在这个大厅里说过:“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他在三十二年前拒绝接受这一世界灾难的说法,如今天它仅仅是纯属科学判断上的一种可能。假如我未能充分认识这一点,我便不配占据他曾占据的这一讲坛。面对这个出人意外,从人类史看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现实,我们作为寓言的创造者,想念这一切的可能的;我们感到有权利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中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
(节选自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拉美式的孤独))
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在马德里这座城市没有航海的条件,但爸爸还是遵守承诺为孩子们买回了划艇,可见家长对孩子有些纵容。
B.孩子们有契约精神,凡是想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与父母约定,直至拿到父母所期望的奖项才要求兑现承诺。
C.父母去观赏电影,而孩子则在家里“航海”,大人孩子实质一样,都在“乌托邦式的现实”里追求虚幻的快乐。
D.马尔克斯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因为他从拉美式的孤独中看到永远生存的希望,托托和乔尔身上体现了这点。
7.(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如同《百年孤独》般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以丰富而瑰丽的想象营造了在光海里航海潜水的美丽而诗意的童话意境。
B.小说情节叙述有“滚雪球”的特点,起于买划艇,进而实现在流光中“航海”,最终邀请同学航海而产生悲剧,逐渐放大,产生审美张力。
C.小说中多次提及“礼拜三”这个时间点,不仅形成一个循环叙事结构,增加故事的戏剧性与神秘感,而且隐喻了一种程式化的生活方式。
D.小说结尾交待淹死学生的种种信息。如学校完整的名称,学生的数量,以及具体的地点。采用了长句叙述,给读者一种肃穆而压抑的沉痛感。
8.(6分)小说情节变化常用“抖包袱”的模式,先铺陈诱导,后意外突转,产生审美张力。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表现及其效果。
9.(6分)小说结尾写到“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托托和乔尔在淹死的学生当中吗?请结合文本一并参照文本二,谈谈你的判断及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显王七年,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八年,孝公令国中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①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十年,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注:①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秦孝公初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十年因功升大良造。十二年进一步变法。十八年统一度量衡制。二十二年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号为商君,因称商鞅。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B.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D.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
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
D.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刘邦的大将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下令谁能让秦国强盛,就赐予高官与封地,公孙鞅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行来到秦国。
B.公孙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
C.卫鞅在秦国施行新法十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
D.司马光列举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在乱世守信的实例,目的是劝告当时的统治者治国要讲究诚信。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
(2)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14.(3分)商鞅如何解决变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请结合文章第三自然段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奉寄别马巴州①
杜甫
勋业终归马伏波②,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渔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年),时客居四川的杜甫除京兆功曹,但没有到任,打算出蜀赴荆南。马巴州,杜甫友人,当时的巴州刺史。②马伏波:东汉开国功臣、名将马援。③骊驹玉珂,代指早朝骑马之事。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首联用名将马援、汉相萧何两个典故,感叹了朋友和自己的生不逢时。
B.颔联“南国”一句,描绘了南方水云相映的景色,暗示诗人南行之意。
C.尾联点明朋友志向所在,以此作结,含蓄表达对朋友的赞赏勉励之情。
D.全诗主宾并举,相互映衬,将“别情”写得既曲折委婉,又真诚坦荡。
16.(6分)本诗颈联使用了虚写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民间”是非遗传承的底线。据非遗有关文件规定,当代非遗传承人要坚持首先在“民间”传承非遗的职责。守护住“民间”这条正道和底线,才能进行传承与创新。舍弃“民间”的所谓“创新”,是一种 ① 的错误做法。
运用民间思维,立足乡间水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后传承。历代剪纸艺人都是沿着这条路行走的。潮州剪纸老师傅常说:剪一张纸,是小孩子都会的事,也很容易学会基本剪法;只有通过相当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倘若要进一步精熟传承创作,则需要“技”与“艺”的巧妙结合和想象力的无边无界。过去老奶奶剪“花”,各式各样,信手剪来,栩栩如生,就是因为她们已将技与艺融为一体,化入血液。
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艺人们不断修改补充, ② ,把技艺锤炼得越发精绝超凡。流传至今的经典图谱,多随物象而剪饰。可以说,凡是能用作祭拜的水果供品,艺人们都可以创造出适合它的水果供品花。既有中秋拜月用的,也有时年八节、敬神拜祖用的,还有婚嫁习俗中用的,可谓 ③ ,花样奇绝。这些供品花艺术构思都源于生活,非常精妙。其造型简洁灵活,都是按照随物赋形的创作手法进行布局结构的,是历代潮阳妇女们的集体守正创新的成果。
18.(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为“但若要熟练掌握,则非要相当时间不可”会更好,请简要分析这样修改的理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所谓健康饮食,是指一个人摄取的所有饮食是否符合人体的需求——需要得多,就吃得多;需要得少,就吃得少。微博橙子辅导认为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所以, ① ,意义很有限。
好好吃的根本,是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不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日三餐。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 ② 。同样,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而是它们富含的营养成分往往在许多人的饮食中有所欠缺。
我们在进食时,如果能在其他食物中补充营养,“不健康食物”也可成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因为,除了这顿午餐, ③ 。只要在其他那几顿饭中注意补上蔬菜、水果、粗粮,注意控制盐和糖,也完全可以构成健康饮食。
21.(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4分)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也许你会觉得中国取得的成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这些成就。也许你今天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成就,将来你也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