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6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6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6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2.(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比为98∶73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现有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生成H2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1.1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Mg FeB.Fe ZnC.Zn MgD.Al Fe4.(2020·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取12.8kg铁粉与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8kg,不能被磁铁吸引。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质量之比A.80:7 B.80:49 C.10:7 D.8:75.(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片插入稀硫酸: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D.工业炼铁:6.(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烧碱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铝性质活泼,用于制铝合金C.稀硫酸呈酸性,用于除铁锈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用于工业炼铁7.(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回收金属,再生减污B.植树造林,防沙降尘C.焚烧垃圾,净化环境D.煤气泄漏,关阀开窗8.(2020·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7月1日起扬州正式实行垃圾分类,易拉罐应丢入贴有下列何种标志的垃圾箱里A. B. C. D.9.(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图标中属于“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10.(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易拉罐应丢入贴有下列何种标志的垃圾箱A. B. C. D.11.(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高温下向24.0gFe2O3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为20.0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80.2g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固体全部溶解,得到300.0g浅绿色溶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20.0g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0.2gH2B.高温时发生的反应为Fe2O3+2COFe+FeO+CO2C.浅绿色溶液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15.2%D.高温下所得CO2气体的质量为11.0g12.(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C.家用铝锅可用钢丝球用力擦洗 D.废旧电池回收后应该集中处理1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加热葡萄糖、面粉”实验中,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B.在“探究微粒运动”实验中,酚酞试液由上而下逐渐变红C.在“CO 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D.在“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往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14.(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学好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城市。废易拉罐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A. B. C. D.15.(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垃圾分类好习惯,改善环境齐努力。铝质易拉罐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A. B.C. D.16.(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金属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源,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管表面刷油漆 B.湿法炼铜 C.钢铁生锈 D.铜表面产生铜绿17.(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可以防锈蚀 B.洗发水清洗头发上的油脂,有乳化作用C.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D.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环境污染18.(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A.厨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 D.有害垃圾19.(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走近千年文物,人们发现青铜器在含有Cl-的环境中易生成CuCl,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锈蚀,锈层物质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B.CuCl与O2、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2(OH)3ClC.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20.(2022·江苏扬州·三模)研究金属的冶炼和腐蚀对于合理生产和使用金属有着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B.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C.铁被腐蚀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D.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能有效防止其腐蚀2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铁矿呈红棕色,可用来冶炼金属铁B.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C.CO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D.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22.(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是A.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B.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C.铁生锈消耗氧气——食品脱氧D.液氮化学性质稳定——医疗冷冻剂 二、多选题2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FeCl3溶液腐蚀铜、铁的反应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从腐蚀 过镀铜器件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制得FeCl3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中发生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B.“滤液1”中一定含FeCl2,可能含CuCl2C.“滤液2”的溶质为FeCl2和HCl,可经步骤④再转化为FeCl3D.若滤渣也为m1g,则废液中FeCl3 与CuCl2 的质量比为1∶124.(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向200.0 g AgNO3溶液中加入Fe和Cu的混合粉末X g,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2.4 g固体。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燥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8.4<X<9.6C.滤液的质量一定大于167.6 g D.原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5%25.(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下列说法不符合化学常识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与蚕丝C.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D.金属铁锈蚀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1.C【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2g,第二次再加入5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1g,即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1g,故A正确;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故B正确;C、由表格可知每50g稀盐酸和2g镁恰好完全反应,故C不正确;D、5g样品中镁的质量为3g,铜的质量为2g,故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D正确。故选C。 2.C【详解】A、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的,和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气体的速率也就越快,根据图像不难看出,金属A完全反应后所需要的时间短,故A错误;B、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得到的氢气一样多,说明参与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一定不一样多,因此至少有一种金属剩余,故B错误;C、由于得到的氢气一样多,根据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溶质中氢元素的质量一定相等,因为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假设A为锌,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因此每一个金属离子对应一个硫酸根和两个氯离子,又因这两种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比为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与2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为98∶73,故C正确;D、由于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因此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参加反应的金属A的质量要少一些,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现有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生成H20.2g,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盐酸中氢元素的质量,H~Cl,氢和氯的质量比为1:35.5,所以氯元素的质量为7.1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1.1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为:11.1g-7.1g=4g,则相混合的两种金属生成0.2g氢气时,一种质量小于4g,一种质量大于4g; ,因此,生成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锌:6.5g,镁:2.4g,铁:5.6g,铝:1.8g;A、4g Mg、Fe 混合物可能生成0.2g氢气,选项正确;B、4g Fe、Zn 混合物生成氢气一定少于0.2g,选项错误;C、4g Zn、Mg 混合物混合物可能生成0.2g氢气,选项正确;D、4g Al、Fe混合物混合物可能生成0.2g氢气,选项正确。故选B。4.A【详解】取12.8kg铁粉与硫酸铜废液混合,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有剩余,再将该固体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8kg,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已经完全反应,得到的固体是铜,故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12.8k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y x=32kg y=11.2kg故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2.8kg-11.2kg=1.6k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z=2.8kg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与硫酸的质量比为:32kg:2.8kg=80:7故选A。5.D【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工业炼铁,是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错误;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利用的是铝的化学性质,铝可制成铝合金,是铝的物理性质,对应关系错误;C.稀硫酸呈酸性,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所以用于除铁锈,对应关系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对应关系错误。故选C。7.C【详解】A、回收废旧金属,既能使废旧金属再利用,提高金属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选项正确;B、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沙石的流动,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固体颗粒,起到防沙降尘的作用,选项正确;C、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加重环境的污染,选项错误;D、煤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泄露后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后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选项正确。故选C。8.B【详解】易拉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垃圾,这样可以使金属材料回收利用,节约金属资源。故选B。9.D【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正确。故选:D。10.B【详解】易拉罐通常是用铝等金属制成,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故应投入可回收物中。故选B。11.B【详解】A、剩余固体为20.0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280.2g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固体全部溶解,得到300.0g浅绿色溶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0.0g+280.0g-300.0g=0.2g,正确;B、高温时发生反应为Fe2O3+2CO2Fe+3CO2,而非Fe2O3+2CO Fe+FeO+2CO2,错误;C、根据铁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Fe∽FeSO4.设浅绿色溶液中FeSO4的质量分数为xx=15.2%,正确;D、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y=11.0g,正确。故选B。12.C【详解】A、重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选项说法正确;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正确;C、家用铝锅用钢丝球用力擦洗,会破坏表面的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用力擦洗铝锅,选项说法不正确;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所以应该集中回收处理,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D【详解】A、在“加热葡萄糖、面粉”实验中,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是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法正确;B、在“探究微粒运动”实验中,氨气先与酚酞试液上层先接触,酚酞试液由上而下逐渐变红,说法正确;C、在“CO 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待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防止灼热的铁被氧化,说法正确;D、Fe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说法错误。故选:D。14.D【详解】废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故选D。15.A【详解】铝属于金属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故应投入可回收物中。故选A。16.A【详解】A、钢管表面刷油漆,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B、湿法炼铜生成了铜,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C、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铜表面产生铜绿是铜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故选A。17.C【详解】A、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生成铁锈,保持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可以防锈蚀,A正确。B、洗发水含有表面活性剂,清洗头发上的油脂,有乳化作用,B正确。C、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聚氯乙烯老化分解生成氯化氢气体,C错误。D、回收废旧电池,可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C。18.C【详解】试题分析:废弃的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瓶属于塑料,都是可回收物,故选C考点:金属材料和塑料19.B【详解】A、由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可知,铜绿中含有Cu、H、O、C四种元素,正确;B、生成物为Cu2(OH)2CO3、Cu2(OH)3Cl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特征,不是化合反应,错误;C、青铜器在锈蚀的过程中,由CuCl中的+1价变为Cu2(OH)2CO3、Cu2(OH)3Cl中的+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正确;D、在干燥、无氧的环境中有利于青铜器的保护,正确。故选B。20.C【详解】A、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空气从下方通入。A错。B、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B错。C、铁是单质,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即铁被腐蚀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C正确。D、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后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充分接触,极易腐蚀,所以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能加快其腐蚀。D错。综上所述:选择C。21.D【详解】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中含铁元素,可用来冶炼金属铁,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饮用水,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D、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符合题意。故选D。22.D【详解】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于人工降雨,性质与用途匹配,故该项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性质与用途匹配,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铁生锈过程中会消耗氧气和水,因此可用于食品脱氧,防止食物腐败变质,性质与用途匹配,故该项不符合题意;D、液氮能做医疗冷冻剂是因为液氮气化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与液氮化学性质稳定无关,性质与用途不匹配,故该项符合题意。故选D。23.BD【详解】A、根据图框,步骤②中发生反应为:、,故步骤②中发生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B、因为步骤②中加入了过量的铁粉,则一定在“滤液1”中一定含FeCl2,不会含CuCl2,因为过量的铁会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说法错误;C、由图可知,步骤②中发生反应为:、,故滤液1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为铁和铜,滤渣中加入稀盐酸,铁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滤液2含氯化亚铁和盐酸,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将氯化亚铁转化为氯化铁,滤液2可经步骤④再转化为FeCl3,说法正确;D、根据、,若滤渣也为m1g,则存在关系:,废液中FeCl3与CuCl2的质量比为(2×162.5):(7×135)=325:945=65∶189,说法错误。故选:BD。24.BC【分析】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粉末,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铁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硝酸银过量,说明铁、铜已经完全反应,故所得的32.4g固体为银。【详解】A、由分析可知,铁、铜已经完全反应,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所得固体为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不会有气泡生成,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固体为银,如果混合固体全部是铁,设铁的质量为a a=8.4g如果混合固体全部是铜,设铜的质量为b b=9.6g该混合固体为铜、铁的混合物,故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8.4<X<9.6,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向200.0 g AgNO3溶液中加入Fe和Cu的混合粉末X g,、,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混合粉末质量X=滤液的质量+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故200g+Xg=滤液的质量+32.4g,滤液的质量=167.6g+Xg,故滤液的质量一定大于167.6 g,符合题意;D、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已知,但是硝酸银过量,无法求出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即无法求出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C。【点睛】根据优先反应原则:当两种相对活泼的金属与相对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25.BD【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B、羊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闻气味不能区分,符合题意;C、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起到保护作用,不符合题意;D、金属锈蚀过程,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B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3化学元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合金,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