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春学案及答案
展开春 第一学时
【回顾反馈】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自主学习】1. yùn niàng zhuǎn yùn hōng yìng hè suō dǒu sǒu lǒng rùn
2.招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朗润:明朗润泽。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合作探究】1.略 2.作者以盼望、急切的心情迎接春天。“春天的脚步近了”中“近”明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没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说明对春天的向往,期待春天的来临,表达感情色彩更强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4.常规句应该是“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倒装句更好,将定语放在后面,起强调作用,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事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强调春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破土而出;“嫩嫩的”突出小草质地柔嫩的程度,“绿绿的”突出小草的颜色和绿的程度。
5.写的是在草地上游玩的人们。用意是用人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来侧面烘托草的生长很旺盛以及草十分柔软惹人喜爱。
第二学时
【回顾反馈】yùn niàng zhuǎn yùn hōng yìng hè suō dǒu sǒu lǒng rùn
【自主学习】1.沾衣欲湿杏花雨 一日之计在于晨 2.新;美;力 3.排比;拟人;比喻;引用
二、1.……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 第一层够花了白天细密的雨景,是正面描写;第二层够花了傍晚宁静的雨景,是侧面描写。
2.多、密、细、光亮闪烁、连绵不断。 3.春雨的轻柔、湿润,郊外夜雨的美丽
4.“逼”将小草入目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
【合作探究】 1.(1) 借蜜蜂和蝴蝶的拥至,写花之竞放。 (2) 这句话写出了当时人们迎春的欢乐场景。
2.(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2)“像母亲的手”,这里写春风融入了作者的感受,表达了对温柔的春风的喜爱。
(3)农民的房屋在雨中“静默”,用拟人手法,渲染了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景象,它们也像农民一样,为受春雨沐浴而感到喜悦。
【当堂检测】 1.A 2.B
秋天的怀念 第一学时
【回顾反馈】1.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2.略
【自主学习】1.tān huàn ; qiáo cuì ; jué bié ; làn màn ; jì ; yāng ; yǎ ; chuí ; xiǔ ; xù xù dāo dāo ; fù ; shì ; nòng; fǎng shàn
2.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离别(多指长时间不见面或不能再见面)。
3.回忆了母亲在自己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
【合作探究】1.课文写了四件事:a.“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b.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c.母亲央求“我”去看花。d.母亲的临终嘱托。
感受: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怀念。
2.三次写到看花。第一次:春天,因为“我”的暴怒无常,母亲力图让“我”快乐起来,提出去北海公园看花。“我”不但没有响应,反而大发脾气,自暴自弃。明媚的春花也不能消解“我”的颓废,驱散“我”心中的愁云。第二次:秋天,“我”勉强同意母亲看花的提议,但未能成行,母亲即突然病逝。母亲的生命和秋天的花草一样衰萎了。第三次: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公园看花,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我”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和妹妹坚强地活下去。
3. 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和平的心情接受原本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天的归雁,还是甜美的歌声,或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
其本质是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当堂检测】1.B 2.A 3.看花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1.D C B A 2.略
[阅读欢乐谷]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我的理解: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3.母亲全身心地照顾“我”,对于那些喜欢的花也无暇顾及。
4.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合作探究】1.母亲:坚强、无私、伟大
- 母亲就悄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好好儿活……”
2. 这是景物描写。“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因为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有母亲的殷切嘱托。
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
3.本文结尾段,与前面的叙述拉开了一个时间段,与前文形成照应,给读者强大的阅读冲击力。
【当堂检测】1.A C B 2.母亲听动静。
羚羊木雕 第一学时
【回顾反馈】1.略 2. 史铁生 ; 看花
【自主学习】1.mǒ ; zuàn ; dǎi ; pēng pēng ; chà ; zàng 2.疤;挽; 颊
3.a.重义气;讲信用. b.形容两个人亲密无间,像一个人一样。 c.意思是摆脱了困境或窘境 。 d.裤子被树杈划开的口子被缝合后留下的痕迹。
4.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倒叙 5.人物、环境、情节;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羚羊木雕
【合作探究】1.讲理由、 收回木雕 ; 情谊深厚; 木雕贵重、
2.严厉的人 ; 冷酷 ; 泼辣,性格粗暴 ; 通情达理 ; 宽容大度、仗义 ; 诚实守信
3.a.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b. 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楚如何名贵,要珍藏好。 c.“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
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
4.反问句起强调作用。怪“我”和父母缺少沟通,怪“我”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擅自送人,怪父母在送“我”木雕时没有告诉“我”它的重要性。
【当堂检测】1.C B 2 略
散文诗两首 第一学时
【回顾反馈】1.略 2. 人物、环境、情节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主学习】1.nì ; mù ; dǎo ; yǎn 2.沐浴:①洗澡。 ② 比喻受润泽 。 ③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3.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4.母亲做祷告时 ;母亲读书时; 母亲去牛棚时
【合作探究】1.①调皮,得意,骄傲。② 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和“我”的调皮、可爱。 ③嗔怪、担忧、焦虑、欣喜。④调皮、撒娇。
2.①“笑嘻嘻”“跳舞”等词,生动传达出“我”当时活泼、快乐、调皮的特点,抒发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
②从这句话可看出母亲找“我”时的着急担心的心情,从“暗暗地”“匿笑”可看出“我”的调皮可爱。
③不仅抒发了母亲的着急心情,又从“坏孩子”中看出了母亲找到“我”后既心疼怜爱又欣喜、嗔怪的心情。
④这句话写出了“我”的调皮、可爱、天真的心理,又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喜爱之情。
【当堂检测】1.匿 ; 瓣 ; 祷 ; xiù 2.D
第二学时
【回顾反馈】1.略 2.泰戈尔;印度; 《新月集》《飞鸟集》
【自主学习】1.dì ; ruì ; hàn hàn ; pái huái ; qī ; yìn ; bì
2.菡萏:荷花 攲斜:倾斜,歪斜 并蒂: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3. 借物抒情; “我”; 母亲; 荷花; 荷叶; 母亲伟大无私的爱
【合作探究】1.环境描写:繁杂的雨,浓阴的天 ; 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雨势并不减退
开满了,亭亭玉立;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烦闷; 仍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收获快乐,在失望时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留一笔,想想无穷,把母爱推向高按潮。 “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坎坷磨难。
【当堂检测】① 排比;拟人。②发展;贡献;牺牲。③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学案设计,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热身,活动探究,盘点提升,我的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文提示,正音正字,积累词语,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结构层次,课文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