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课《春》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课《春》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1
    第1课《春》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2
    第1课《春》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春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春》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典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特征,每个人对于四季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现。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还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2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特点。

    3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1、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二、检查预习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二)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掌握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zhǎng)  捉迷(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  (lǒng)着一层薄烟   (yùn)  (suō)  (cháo)

    2.解释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你认为写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要求不动笔墨不动书

    2.文中从迎接春天写到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3.提出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先自行解决,然后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至全班。

    明确: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4.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画卷中的景。(关键词)

    明确:草、花、风、雨、人们、山、水、太阳

    (这些景物作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像是一幅幅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我们可以给这几幅图画拟个名字吗?)

    明确:(展示课件)作者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注意春草图前有个总括轮廓,引导迎春图,迎春还可由1段的内容引导)

    5.课文的1段和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思路:围绕,先写盼春,再描绘春天的一幅幅的画面。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最后赞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气勃勃的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6.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7.学习第二部分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赏析。

    板书设计

    朱自清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习春草图。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 (教师明确:嫩、绿、多)

    2) 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春花图。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换成好不好?

        讨论并归纳: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而且用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字,境界全出。

    (2)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怎样分?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从开头到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写树上的花(木本的花)

        第二层:从野花遍地是到本段完。

    3.学习春风图。

    (1)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柔;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质疑: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C(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学习春雨图。

    (1)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的润物。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3)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博喻、排比,写出春雨多、细、密的特征。

        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用拟人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

    5.学习迎春图

    1.探究质疑: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讨论并归纳: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春到人欢,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天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探究质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换成,有什么不好?)

    答: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答: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了它的温暖和柔情。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答:不能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三、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全篇课文。

    2.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郊外春色》。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    盼春: 反复盼春心切;拟人喜春之情。

    春草图:情态、质地、色泽、长势

    春花图:多、艳、甜

    第二部分(2~7)   绘春:  春风图:柔和、芳香、和悦 

    春雨图:经常、细密、轻盈、润物

                      迎春图: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第三部分(8~10)赞春:比喻→“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之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童话知识介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理清全文的线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习指导,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