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807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引入,日常生活用品的重量,天平称,日常生活中的称,教学新知,知识要点,知识梳理,小练习1填空,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物品的重量用称来测量。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重量用称来测量。
2.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1.学生能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知识点一: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以及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能够用克和千克来描述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
【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1)一个乒乓球约重3( )。(2)雷雷的体重是35( )。(3)一只小狗重15( )。(4)一个梨重110( )。
【解析】此题学生容易把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混淆,需要学生建立正确的质量单位观念,有关重量的都应该是填质量单位。解答时,还要强调让学生看清数字,联系实际想一想,不要随意的写出单位。如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很轻,约重3克,而不是3千克,而雷雷是个人,他的体重应该重很多,所以是35千克;小狗的体重就应该是15千克而不是15克;一个梨很小,所以它的质量就应该是110克。
【方法小结】我们不可能知道每一个物体的质量,就需要学会和我们所知道的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如填写第2题时要和自己的体重进行比较。
【小练习】1.写出物品的质量单位名称。(1)一袋奶粉重500( )。(2)书包重1( )。(3)一个大西瓜重4( )。(4)小明身高1( )35( ),体重28( )。 (5)一只老虎重70( )。(6)一个气球重5( )。
(7)一瓶洗洁精重1( )。(8)一个汉堡重100( )。
2.填一填。(1)4000克=( )千克 (2)9千克=( )克(3)1千克200克=( )克(4)1500克=( )千克( )克
3.在( )里填上“>”“<”或“=”。 2千克( )2000克 800克( )1千克 5千克( )4900克 2500克( )3千克
4.修改数学日记。小明已经10岁,长得特别壮,体重已达50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鸡蛋2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讲评:强调解答时,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表述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还要强调让学生看清数字,联系实际想一想,把不符合实际的单位改正过来。小明已经10岁,长得特别壮,体重已达50(克)千克,他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克的鸡蛋2个,250克的豆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得更多,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把将近1(克)千克的米饭吃光。
知识点二:用克与千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常见物品的质量,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例】巧妙地推算。①一个西瓜+一个菠萝=8千克 一个西瓜=( )千克②一个西瓜+一串香蕉=9千克 一个菠萝=( )千克③一个菠萝+一串香蕉=7千克 一串香蕉=( )千克
方法一:因为①+②=两个西瓜+(一个菠萝+一串香蕉)=17千克,把③=7千克代入此式中,可以得出两个西瓜=17-7=10(千克)。所以一个西瓜=10÷2=5(千克)。
根据①可以得出一个菠萝=8-5=3(千克)。根据②可以得出一串香蕉=9-5=4(千克)。方法二:因为①+②+③=两个西瓜+两个菠萝+两串香蕉=8+9+7=24(千克),可以得出④一个西瓜+一个菠萝+一串香蕉=12千克。所以④-①=一串香蕉=12-8=4(千克)。④-②=一个菠萝=12-9=3(千克)。④-③=一个西瓜=12-7=5(千克)。
参考答案: 一个西瓜=( 5 )千克 一个菠萝=( 3 )千克 一串香蕉=( 4 )千克
【方法小结】此类题是数学知识中等量代换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相等关系的传递性,渗透了方程的思想,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
(1)一袋方便面重100克, 10 袋方便面约重( )千克。(2)一袋冰糖重500克,( )袋冰糖重2千克。(3)一箱橘子有30个,平均每个橘子重100克,这箱橘子共重( )千克。(4)三个西瓜重9千克,平均一个西瓜重( )克。(5)小芳比小红轻一些,小东比小红重一些,小红的体重是30千克,小芳可能是( )千克,小东可能是( )千克。
讲评:解答此题时,小芳的体重只要比30千克小一些的数就可以;小东的体重只要比30千克大一些的数就可以。
2. 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一:200+800=1000(克) 因为,1000克=1千克 所以,一个梨+一桶豆奶粉=一瓶洗衣液;答案二:因为,3000克=3千克 所以,一袋大米 =一个南瓜。
3.1个小皮球的质量=7个羽毛球的质量,1个羽毛球的质量=4个乒乓球的质量,已知一个乒乓球的质量是2克,一个小皮球重( )克。
【解析】因为1个羽毛球的质量和4个乒乓球的质量相等,所以7个羽毛球的质量就是7×4=28(个)乒乓球的质量;又因为1个小皮球的质量和7个羽毛球的质量相等,所以1个小皮球的质量就和28个乒乓球的质量相等。 2×(7×4)=56(克)或7×4×2=56(克) 答:一个小皮球重56克。
4. 一个西瓜的质量=( )个苹果的质量。已知:1个西瓜的质量+1个梨的质量=8个苹果的质量, 2个梨的质量=4个苹果的质量。
【解析】因为2个梨的质量和4个苹果的质量相等,所以1个梨的质量=2个苹果的质量,4÷2=2(个);又因为1个西瓜的质量和1个梨的质量合起来与8个苹果的质量相等,所以1个西瓜的质量=8个苹果的质量-2个苹果的质量=6个苹果的质量。 4÷2=2(个) 8-2=6(个) 一个西瓜的质量=( 6 )个苹果的质量。
5.一根铜管重5千克,一根钢管重9千克,8根钢管和一根铜管共重多少千克?
8×9+5=77(千克)答:一共重77千克。
1.袋鼠妈妈刚生下一只小袋鼠,这只小袋鼠很小,看上去只有一根手指那么大。听妈妈说过,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约是1克,这只刚出生的小袋鼠大约有5粒花生米那么重。那么这只袋鼠有多重呢?
【参考答案】一粒花生米只有1克重,很小很轻的呦!刚出生的小袋鼠的质量只有5粒花生米的那么重,真的好小啊!
1. 思考:(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请举例说一说。
(2)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呢?并用手掂一掂。(3)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吗?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4)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吗?请举例说一说。(5)你知道用“千克”做单位的秤有哪些吗?自己组织一下语言,试着说一说。
参考答案:(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如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感觉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2)要知道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可以用天平来称量。先将一个1克的砝码放在平衡天平的右盘,再在左盘一粒一粒的放黄豆,直到天平重新平衡为止,最后数一数左盘里有7粒黄豆,那么1克黄豆就有7粒。 (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一袋盐重500克,那么两袋盐共重500+500=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即1千克=1000克。 (4)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用“千克”来计量。如一桶洗衣液重5千克;一箱苹果重25千克;一个小朋友的体重是23千克等等。 (5)用“千克”作单位的秤有盘称、弹簧称、体重秤、电子秤等。用秤来称量时,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1.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一袋盐重500克。 ( )(2)一只鸭重3克。 ( )(3)一根跳绳长2厘米。 ( )(4)爷爷体重60千克。 ( )(5)长颈鹿高40米。 ( )(6)1千克大米比1千克面粉重。 ( )
讲评:克和千克是我们常用的质量单位,过去也称重量单位。在进行判断时,学生不仅要懂得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做单位,表示稍重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而且要联系实际想一想,不要随意作出判断。
2.在○里填上“>”“<”或“=”
6千克○6000克 8千克○7900克 990克○1千克 2990克○3千克
讲评:让学生借助克和千克的关系进行判断,用于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6千克=6000克 8千克>7900克 990克<1千克 2990克<3千克
1.在括号里填上“克”或“千克”。
(1) 一个篮球重400( )。(2)一条鱼重500( )。(3)一个西瓜重5( )。(4)一串香蕉重500( )。(5)一箱鸡蛋重13( )。(6)爸爸的体重65( )。
2.选择合适的质量,用线连起来 。
一箱苹果 一只母鸡 一袋洗衣粉
1000克 2千克 15千克
3. 在○里填上“>”“<”或“=”。
4千克○3990克 300 克○3千克 2千克○3克 6千克○6800克 9030克○9千克 1千克○1000克
4. 下面是水产市场的几种鱼类的价格表。
(1)李大爷在水产市场上买了一条2千克的草鱼,花了多少钱? (2)张阿姨买了一条鲤鱼,共花了36元,这条鲤鱼重多少千克?(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考答案:(1)2千克=2000克 2000÷500=44×5=20(元) 答:李大爷花了20元。(2)36÷6=6 6×500=3000(克)3000克=3千克 答:这条鲤鱼重3千克(3)答案不唯一。
5.妈妈在水产市场上买了一条1千克的鲤鱼,花了多少钱?
1千克=1000克 1000÷500=2 2×6=12(元) 答:妈妈花了12元。
6.赵叔叔买了一条鲤鱼,共花了16元,这条鲤鱼重多少千克?
16÷8=2 2×500=1000(克) 1000克=1千克 答:这条鲤鱼重1千克。
5. 1只鹅的质量=2只鸭的质量,3只鸡的质量=2只鸭的质量。已知一只鹅重6千克,一只鸭的质量=( )千克,一只鸡的质量=( )千克。
参考答案:一只鸭的质量=(3)千克,一只鸡的质量=(2)千克。
【解析】从已知信息中可以知道:一只鹅和两只鸭同样重,三只鸡和两只鸭也同样重,说明一只鹅和三只鸡同样重。从题里还知道一只鹅重6千克,根据鸡、鸭、鹅的质量关系,可知2只鸭重6千克,3只鸡重6千克。所以1只鸭重,6÷2=3(千克),1只鸡重6÷3=2(千克)。
6. 有两个水壶,甲水壶可以装500克水,乙水壶可以装300克水,你能用这两个水壶量出400克的水吗?
参考答案:500-300=200(克) 200+200=400(克)。
【解析】将装满水的甲水壶的水倒入乙水壶,直至装满乙水壶,这时甲水壶剩下200克水,将200克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再重复操作一次。再将甲水壶中所剩的200克水倒入先前的容器中,则容器中的水一共是200+200=400(克)。
7.有大、中、小三种瓶子,里面都装满了牛奶,每层瓶子的数量、大小虽然不同,但牛奶的总重量都是相等的。已知一小瓶牛奶重1千克,每层的牛奶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1×6×3=18(千克) 答:每层的牛奶重量是18千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探索新知,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山楂片3克,菊花茶12克,瓜子100克,个曲别针约重1克,克黄豆大约有5粒,认识“克及天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8 克和千克精品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pptx、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doc、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习题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示范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单位,质量单位的选择,千克1000克,÷45千克,单位换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