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7课 陋室铭-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262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讲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获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获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文体知识介绍,走进作者,写作背景介绍,何陋之有,预习检查,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研读课文,写作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朗读并背诵全文。 2.品析语言,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表达的高洁情趣。3.学习作者的生活态度,培养道德情操。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晚年字号“庐山人”,有诗豪之称。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再次大声朗读课文,并画出押韵的韵脚。
本文的体裁是铭,铭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调弄,这里指弹(琴)。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得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以虚衬实,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文章的主旨“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找出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写出了环境恬静、清幽的特点。
3.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从陋室到“诸葛庐”“子云亭”,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庐:诸葛庐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子云亭:杨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在西蜀的屋舍。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室”形成了类比,他们的主人都是受人敬仰的古代名人,引古贤之名室作类比,与篇首的“惟吾德馨”呼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刘禹锡称其住所为“陋室”,是否真的“陋”?为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章开头,作者由山水仙龙入题。山水喻指陋室,仙龙喻指德馨。这是“类比”手法。这种写法不但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还暗含了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态度,深化主题。
6.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做结,有什么作用?表明作者怎样的心迹?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省略。
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此句,有力地点明了主题,表明了“陋室不陋”的观点态度。用反问句回击权贵的压迫,表达一种绝不低头的志向。同时,也巧妙地照应了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心迹。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试讲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生难字,文本探究,第一层,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陋室铭评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二读读通文章意思,当堂检测,三读读懂文章内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诸葛比子云,抱负远大,五读读懂作者情怀,贫困潦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优质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铭”介绍,吟咏诵读感韵律,鉴赏品味话陋室,陋室不陋,创作背景,联系背景说风骨,助读资料,艺术技巧,托物言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