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鄂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4 水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4 水教案,共2页。
二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保护水,节约水1北师大版
《保护水,节约水》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第五单元《水和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个内容。在教学中,我结合本科目教材的特点1、生活性;2、活动性;3、儿童的主体性;4、开放性等四个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看一看、说一说和议一议等教学方法。具体的活动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活动一:尝一尝,辨一辩,认识淡水和咸水;活动二:调查生活周围水污染的状况,大家齐来保护水;活动三、调查浪费水的现象,节约水,从我做起。我把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活动过程中。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了解地球上有哪些水资源,以及感受可饮用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突破了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品德,他们爱学、乐学、愿学。
综观整个活动过程,有以下几个成功的地方:
一、活动内容取材与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教材特点——生活 性。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就是说,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之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以儿童生活中的实际生活中的饮水来源引入开头,然后让学生们分别品尝两杯不同味道的水,认识什么是淡水和什么是咸水。让学生在活动中知道地球上的水分为淡水和咸水。在活动之前,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去调查现实生活周围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让他们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图表或者是用文字表示出来。如果学生家里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让他们把污染的情况照相片。学生们调查起来兴趣盎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亲身调查去感受,从而体会到我们生活用水的稀少和宝贵。
二、以趣味性贯穿与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能力比较差。整节课40分钟,有意注意能力只能维持在10多分钟左右。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能力,应该设计趣味性强的活动内容去吸引学生。在这整个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的精美的江河湖海的图片去吸引学生。通过这些精美的江河湖海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我们饮用水的来源。还有学习水污染的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先让学生去喝一杯干净的水,然后我再往水里滴进两滴墨汁,让墨汁彻底溶解在水里,接着让学生们去喝。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敢喝。我让他们说出为什么不敢喝的原因,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为学生会学习保护水的道理奠定基础。
三、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学生保护水、节约水的责任感和意识。
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受。那些,我们就要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去明辨是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意识。例如: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把生活中人们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拍成录像。让学生们通过看录像中的现象去认识哪些行为是对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哪些现象是错的、是可耻的,我们决不能做,以及分析不能做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去明辨是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意识。慢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虽然,活动的效果不错。可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教材其中的一个特点——开放性。在引导学生写一些提示标语、画宣传画、建立护水行动组、制定节水的计划等方法来提醒身边的人保护水、节约水的环节中,虽然有让学生说了一些提示语和画了一些宣传画。但是,让学生去思考的空间不够广阔,时间不够充分。所以,整个活动过程没有充分地体现开放性这一个特点。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于今后的增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跳动起来会怎样1_教科版,共2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水在加热和冷却_后苏教版,共2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比较水的多少_教科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角色的转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