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85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85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85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智能服饰含有石墨烯,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D.“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2、和蒸汽都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下列不能用来区别这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 B.蒸馏水 C.浓 D.溶液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与水反应:B.将少量通入冷氨水中:C.铜与稀硝酸反应: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热的NaOH溶液: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充满和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和气体的体积比是( )A.2:3 B.3:2 C.3:5 D.5:3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B.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C.0.4的亚硫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数为1.2D.含2mol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生成分子数为6、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C. D.7、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和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B.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能将氧化成C.三颈烧瓶中通入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装置C作尾气处理,可能发生倒吸8、溴被称为海洋元素,以海水为原料制备单质溴的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①、②、③中溴元素均被氧化B.富集溴元素的过程用热空气吹出溴,利用溴蒸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C.若提取2mol的,整个流程中转移电子数为12D.工业制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可用石灰乳除去9、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内常用的固体为CaO或NaOH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三颈烧瓶口c处,可观察到产生白烟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挤压胶头滴管,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C点时喷泉最剧烈D.在三颈烧瓶口c处放一团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的棉花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10、价-类二维图可以梳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可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bB.a可作保护气,在任何条件下均不与其他物质反应C.c与b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D.f为一元弱碱,具有刺激性气味11、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有助于除去天然气中的杂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硫过程间接氧化B.改变温度对上述循环反应过程没有影响C.该脱硫过程需要及时补充溶液D.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某研究团队以(固态物质)为载体,利用Au-Pd纳米颗粒催化气态单质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共价化合物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C.简单离子半径:Y<XD.工业上常用热还原的方法冶炼Y13、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溶有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沉淀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C用玻璃棒蘸取浓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浓硫酸具有氧化性DCu和浓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待试管冷却后,向反应后试管中加水,溶液呈蓝色Cu被氧化成A.A B.B C.C D.D14、将19.4g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生成的气体只有NO)。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此时溶液中浓度为( )A.0.3 B.0.5 C.0.7 D.0.9二、填空题15、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拥有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海水资源的利用前景很广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盐田法制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写出氯化镁的电子式_____,提纯后的NaCl用途广,其中氯碱工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NaOH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实验室用上述提纯方法将制得的NaCl配制成0.1480mL的溶液,需称取NaCl的质量为_____,该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之外,还有_____。(3)海带里面具有丰富的碘元素,将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经过了灼烧、浸取、氧化等流程,在氧化阶段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4)高铁酸钠()是一种绿色杀菌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实验小组利用次氯酸钠和氯化铁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中来制备高铁酸钠,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制备3mol,则该反应所需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16、某同学为了验证硫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杂质碳)在空气中焙烧时,气体产物是和含少量,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2)B中的试剂是_____。(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4)E装置的实验现象是_____;确定有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5)若F中颜色发生改变,写出产生颜色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取F中反应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继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也不变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6)G中盛放足量酸性溶液的目的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7、在生活中亚硝酸钠()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种白色固体,外观与NaCl极其相似;少量可做食品的护色剂,可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还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的亚硝酸钠(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去,部分仪器可重复使用)。已知:①NO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但不能被浓硫酸氧化。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氧化成。回答下列问题:Ⅰ.的制备:(1)盛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仪器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b→g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2)反应开始前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若不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_____。(3)盛水的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4)判断已被NO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Ⅱ.测定的纯度:准确称取反应后的固体3.000g于烧杯中,加入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配成250mL的溶液;取出25.00mL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的酸性溶液滴定至刚好完全反应,用去16.00mL的酸性溶液。(5)滴定过程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6)所得固体中的纯度为______%。18、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主要成分有、FeO和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制纳米Al和重要物质。已知:①伯胺能与反应:,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②在水溶液中能与反应:。(1)“酸浸”过程中Fe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滤渣的成分为_____。(2)加入过量的作用是_____。(3)伯胺-煤油可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4)向水层Ⅱ中加入可使转化为并放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理论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向所得弱酸性溶液中再通入即可生成FeOOH,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5)通入过量的目的是完全沉淀,判定已被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6)操作a为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沉淀的实验操作是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氮化硅(),只含有N元素和Si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B错误;C.石墨烯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碳化硅为共价晶体,有非常高的熔沸点,是耐高温的好材料,D正确;故选B。2、答案:C解析:A.溴蒸汽能够被溶解,二氧化氮不能,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A正确;B.溴水有颜色,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无色,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B正确;C.浓硫酸与和蒸汽都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区分,故C错误;D.溴与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氧化氮没有,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D正确;故选C。3、答案:C解析:A.Na与水反应:,故A错误;B.将少量通入冷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C.铜与稀硝酸反应:,故C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热的NaOH溶液:,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4、答案:A解析:设原体积为,则可建立如下关系:所以,,;故选A。5、答案:A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氨气含有3个共价键,则1mol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故A正确;B.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发生了钝化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B错误;C.0.4的亚硫酸钠溶液,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D.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浓硫酸浓度逐渐减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则含2mol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生成分子数小于,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6、答案:D解析:7、答案:B解析:A.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70%的硫酸,出粗略配置溶液,因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正确;B.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成,故B错误;C.为防止空气中氧气在溶液中氧化二氧化硫,反应前要通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C正确;D.二氧化硫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装置C长导管伸入溶液液面以下,容易发生倒吸,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8、答案:C解析:A.在反应①、③中溴元素均被氧化,反应②中溴元素被还原,故A错误;B.富集溴元素的过程用热空气吹出溴,利用溴易挥发的性质,故B错误;C.若提取2mol的,在反应①中转移4mol电子,在反应②中转移4mol电子,在反应③中转移4mol电子,因此整个流程中转移电子数为12,故C正确;D.石灰乳既要与氯气反应也要与溴单质反应,因此工业制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不能用石灰乳除去,可以用溴化钠除去少量氯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9、答案:D解析:A.制取氨气时烧瓶内可放入NaOH,溶解放热,使浓氨水分解产生氨气,放入CaO可与水发生反应,放热使氨水分解产生氨气,A正确;B.氨气进入三颈瓶,收集满后从c口逸出,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有白烟产生,B正确;C.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三颈瓶,氨气溶于水,C点时容器内压强最小,喷泉最剧烈,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气不能发生反应,故无法吸收氨气,D错误; 故选D。10、答案:B解析:A.e为氨气,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b(NO),故A正确;B.a为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故B错误;C.c与b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也会导致酸雨,故C正确;D.f为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具有挥发性,具有刺激性气味,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1、答案:A解析:A.硫化氢和硫酸铁在T.F菌在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硫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和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因此得出脱硫过程间接氧化,故A正确;B.温度改变可能对T.F菌的催化活性改变了,因此改变温度对上述循环反应过程有影响,故B错误;C.整个过程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到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溶液,故C错误;D.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12、答案:C解析:A.分别为、,为共价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B.Z为硅,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硅酸,硅酸是弱酸,B错误;C.与的层数相同,但的质子数大于,故半径,C正确;D.工业上欲制得Al,须电解熔化状态的,D错误; 故选C。13、答案:B解析:A.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且以还原性为主,通入气体X,出现沉淀,气体X可以是等,生成沉淀为硫酸钡,也可以是氨气,生成沉淀为亚硫酸钡,氨气不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硝酸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不存在,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应不溶于硝酸,即该白色沉淀为AgCl,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故B正确;C.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体现浓硫酸的酸性和脱水性,故C错误;D.反应后,浓硫酸有剩余,因此应该将试管中的溶液加入到水中,如果溶液呈蓝色,说明Cu被氧化成,故D错误;答案为B。14、答案:C解析:将19.4g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生成的气体只有NO),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为0.2mol,则硝酸得到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由于金属都变为+2价,则作酸性的硝酸物质的量为0.6mol,此时溶液中的硝酸根物质的量为,溶液体积为1L,测得溶液的,故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5、答案:(1);(2)2.9g或2.925;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4)或;4.5mol解析:(1)氯化镁含有镁离子和氯离子,其电子式,氯碱工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NaOH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实验室用上述提纯方法将制得的NaCl配制成0.1480mL的溶液,需称取NaCl的质量为2.925g或2.9g,该实验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还需要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925g或2.9g;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氧化阶段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主要是碘离子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单质碘,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答案为:。(4)某实验小组利用次氯酸钠和氯化铁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中得到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得到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或;根据方程式分析得到2mol高铁酸钠消耗3mol次氯酸钠,若制备3mol,则该反应所需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为4.5mol;故答案为:或;4.5mol。16、答案:(1)除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生成的二氧化碳检验造成干扰(2)浓硫酸(3)做安全瓶,防止产生倒吸(4)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气体过量,滴加的少量氯水和发生了反应,未被氧化(6)解析:(1)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生成的二氧化碳检验造成干扰,故答案为:除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生成的二氧化碳检验造成干扰;(2)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空气,故答案为:浓硫酸;(3)由分析可知,装置D为空载仪器,做安全瓶起防倒吸作用,故答案为:做安全瓶,防止产生倒吸;(4)由分析可知,装置E中盛有的品红溶液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生成,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装置H中盛有的澄清石灰水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由分析可知,装置F中盛有的氯化铁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硫,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F中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铁离子完全反应,若二氧化硫过量,二氧化硫会与优先与少量氯水反应,溶液中亚铁离子不能被氧化为铁离子,所以再继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也不变红,故答案为:;气体过量,滴加的少量氯水和发生了反应,未被氧化;(6)由分析可知,装置G中盛有的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并证明二氧化硫完全除去,排出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7、答案:(1)分液漏斗;h→e→f→c→d→e→f→i或h→e→f→d→c→e→f→i(2)制得的不纯,含有;将整个装置中残留的NO全部排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3)将转化NO(4)玻璃管中淡黄色固体全部变成白色固体(5)(6)92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盛装浓硝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用浓硫酸干燥一氧化氮,再通入到过氧化钠中反应生成亚硝酸钠,为防止酸性高锰酸钾中水蒸气进入到发生装置中,则再用浓硫酸干燥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除掉NO,因此仪器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h→e→f→c→d→e→f→i或h→e→f→d→c→e→f→i;故答案为:分液漏斗;h→e→f→c→d→e→f→i或h→e→f→d→c→e→f→i。(2)反应开始前打开止水夹a,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亚硝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因此若不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制得的不纯,含有;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a,反应完后整个装置中含有NO气体,会污染环境,因此通入过量氮气的目的是将整个装置中残留的NO全部排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制得的不纯,含有;将整个装置中残留的NO全部排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吸收,防止氮氧化合物污染空气。(3)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而探究NO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因此盛水的洗气瓶的作用是将转化NO;故答案为:将转化NO。(4)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亚硝酸钠是白色固体,因此判断已被NO反应完全的现象是玻璃管中淡黄色固体全部变成白色固体;故答案为:玻璃管中淡黄色固体全部变成白色固体。(5)根据前面信息滴定过程中高锰酸根和亚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锰离子、硝酸根和水,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6)根据题中信息和关系式得到固体中的纯度为;故答案为:92。18、答案:(1);(2)将溶液中的全部氧化为(3)萃取、分液(4)4:1;(5)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氨水,若不产生沉淀,则说明被完全沉淀(6)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解析:(1)“酸浸”过程中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根据前面分析不与硫酸锌反应,则滤渣的成分为;故答案为:;。(2)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后续要萃取铁离子,因此加入过量的作用是将溶液中的全部氧化为;故答案为:将溶液中的全部氧化为。(3)伯胺-煤油可对浸取液进行分离,根据后续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则该操作的名称是萃取、分液;故答案为:萃取、分液。(4)向水层Ⅱ中加入可使转化为并放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氮气,根据化合价升降原理得到铁离子降低一个价态变为亚铁离子,降低4个价态变为氮气,则理论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生成的亚铁离子在弱酸性溶液中再通入即可生成FeOOH,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其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1;。(5)通入过量的目的是完全沉淀,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判定已被完全沉淀主要是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氨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其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氨水,若不产生沉淀,则说明被完全沉淀;故答案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氨水,若不产生沉淀,则说明被完全沉淀。(6)操作a为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沉淀的实验操作是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故答案为:沿着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