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857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857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857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课 题《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单 元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 时1课时版 本人教2011课标版(2016年起始)年 级七年级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2)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搜集历史信息、分析及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2)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竞争与表现意识,学会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及白板等教学资源的运用,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如:分析并归纳“贞观之治的原因”),观察法、多媒体辅助展示,合作与表演等教学方法展开本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课堂互动,发展学生历史思维,拓宽学生历史学习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1)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2)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统治者的政策措施会影响社会的进步,树立学生客观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2)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二、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这为他们学习本册书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他们活泼积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相对比较弱,因此,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互动和探究中,增强其历史思维和学习能力。(2)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本课三位历史人物的好奇心,运用史实资料与文字,激发其求知欲,引导他们的历史发散思维,走近历史人物,走进历史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教学难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对唐太宗治国策略的认识及评价唐太宗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白板教学、PPT课件、自己截取的微视频、无线终端翻页笔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媒体名称、起止时间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贞观长歌》,以歌曲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运用白板播放剪辑好的音乐素材,以歌曲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歌词中说上下五千年流传着乾坤和、百姓乐太平人间的宏伟诗篇,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梦回大唐,感受大唐的盛世繁华。”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课题。 通过音乐歌词将学生带入学习中。感受本课的氛围基调。
【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阅读教材中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的内容,并找出多媒体上面相关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唐朝建立的时间 地点 人物”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引出唐太宗的即位。(二)贞观之治首先以1.“贞观之治“的原因入手,让学生回答问题“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在治国措施方面,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问学生回答出具体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用人方面。再以用人方面为切入点,提问学生:你知道唐太宗的哪些故事?学生回答出:唐太宗的“镜子”——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由此引出唐太宗任人唯贤。教师提问学生找到的有关唐太宗任人唯贤的史实。(“相关史事”与“知识拓展”)3.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那么“贞观之治”治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唐太宗的治国思想,那么唐太宗是以怎样的思想治理国家的呢? 使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心,投入新课学习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建立的史实与唐太宗即位 让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学会按社会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 让学生体会唐太宗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明君形象 二、女皇帝武则天 多媒体上展示一段文字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这说明唐太宗重视什么问题?提问同学回答。( 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倾覆。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合作探究:让小组讨论并分析:唐太宗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出的诸多原因中,以教材为根本,强调一下吸取隋亡的教训。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吗?学生: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教师引导学生按着多媒体提示的思路进行自主学习,找出有关武则天的知识点。接下来,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武则天人生的视频片段。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作为一代女皇,她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一)武则天采取的措施:学生答出,武则天采取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在用人方面让学生讲述“武则天与骆宾王的趣事”,体现武则天不拘一格的任用人才。 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研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史料文字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调动学习热情,集合多人的智慧,在小组中完成史料学习。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加深对贞观之治的理解。 使学生通过照片进去场景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武则天的了解,从而也激发学生对于这位女皇帝治理国家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历史讲述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元盛世 (二)武则天取得的政绩:提问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答出知识点。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教师引入问题:武则天作为一位女皇帝,她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显著地政绩,但她在自己去世之后的墓碑上不刻一字,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探究为何武则天的墓碑不刻一字?我们该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不刻一字,本就是多元答案,在学生讨论的各种评价的基础上,认可同学们的答案,教师再引用郭沫若对她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以上句评价为衔接,那么我们接下来学习“开元盛世”。教师引导学生按着多媒体提示的思路自主阅读教材,找出有关唐玄宗的知识点。唐玄宗年号:开元在多媒体上展示有关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图片,以恢弘盛世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场景中。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抛出问题:(一)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唐玄宗的努力、前代的基础、劳动人民的创造、社会秩序的安定等原因(二)唐玄宗的治国措施:①重用贤能(如姚崇,宋璟 等)②实行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书籍。 培养学生客观的评价这位女皇帝,以辩证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使学生体会武则天统治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相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课后探究: 再以唐玄宗和姚崇的故事为载体,从而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在多媒体上展示“课后活动”中杜甫的诗《忆昔》,找同学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三)什么是“开元盛世”?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为“开元盛世” 让学生小组讨论:对比分析三位统治者所具有的共性品质。(如:勤俭,爱惜人才,勤政爱民等)合作探究:“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共同之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展示对比表格。(使学生明白分析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几大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 课后探究:1、展示三位皇帝的图片,让学生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故事。2、运用网络收集唐朝对中华文化以及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文化特征,如唐人装、唐人街等。 让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史料文字分析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发散学生历史思维,了解唐朝深远的影响力 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再次打开思维,学会历史人物的对比分析 巩固本课重点 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发散学习。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教师围绕“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而展开教学,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以教科书为主要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利用白板与多媒体教学,注意突出重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突破难点,对唐太宗治国策略的认识及评价唐太宗。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唐朝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本课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是为确实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潜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课堂中注重课堂互动,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历史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实用美观,突出重点,构建出教学框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知识点有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板书如下: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2、唐太宗治国措施二、女皇帝武则天1.建周称帝2.治国措施与功绩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治国措施2.“开元盛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