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P6)2. 了解“贞观之治”的简单情况。 。(P7—P8)3. 了解女皇武则天的地位和影响。 (P8—P9)4. 了解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P9)二、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女皇武则天的地位和影响。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图片(PPT展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你认识他们吗?能说说与他们相关的一小段历史吗?”(二)展示学习目标PPT展示:1.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P6)2. 了解“贞观之治”的简单情况。 。(P7—P8)3. 了解女皇武则天的地位和影响。 (P8—P9)4. 了解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P9)(三)学习目标一:知道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李渊时 间:618年都 城:长安过渡:小故事(玄武门之变)(四)学习目标二:了解“贞观之治”的简单情况。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其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展示:李世民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的措施有:用人上:虚心纳谏 广纳贤才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劳役、发展生产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后展示:怎样理解“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师总结:唐太宗经历过隋朝农民战争,他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五)学习目标三:了解女皇武则天的地位和影响。过渡:唐太宗病逝后,太子李治继承皇位,即唐高宗。唐高宗晚年多疾病,大权逐渐被皇后武则天把持,唐高宗病逝,武则天先后废除自己的两个儿子自立为帝。武则天称帝“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政治上: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六)学习目标四:了解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 思考:武则天逝世后,唐朝政局动荡,直至他登上皇位,唐朝局势才稳定下来,他是谁?(唐玄宗)唐玄宗的治国措施: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七)课堂小结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其统治被称 其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第一个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统治措施“开元盛世” 2、表现: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开元盛世” (八)达标测评1. 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C )。A 重视发展生产B 虚心纳谏C 注意任用贤才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2.我们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D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她开创了殿试制度C 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C )①开通运河 ②太原起兵 ③长安称帝 ④重用魏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湛江市中考)唐太宗的政绩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 B )A 革新政治,完善制度 B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C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D 戒奢从简,力倡节约5.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C )A 姚崇 B 李世民 C 魏征 D秦叔宝6.(2016•衡阳市)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C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7.(2013年舟山市)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C )A 文景之冶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8.(2014•宜宾市)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C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材料分析题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护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1)、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2)、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10、诗歌欣赏欣赏杜甫的诗作:忆 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板书设计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