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热点•微专题3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章末整合提升3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1节水循环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大气运动 试卷
展开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A基础练·学业水平测试】
时间:15分钟 总分:44分
(知识点1: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知识点1]如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2.a、b、c、d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
A.a、b B.b、d
C.a、c D.c、d
3.导致c运动环节的根本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丙、丁处的冷热不均 D.甲、乙处的冷热不均
【答案】1.B 2.B 3.D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近地面乙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甲处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甲>乙;高空丙处空气下沉,形成低压,丁处空气上升,形成高压,丁>丙;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甲>丙,乙>丁,因此可判断甲>乙>丁>丙。第2题,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把握“先垂直、后水平”的运动原理,因此a、b、c、d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b、d。第3题,c运动环节属于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知识点2]下图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a~g为等压线,箭头①与等压线垂直。读图,完成第4~6题。
4.箭头①表示( )
A.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
C.风向 D.地转偏向力
5.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高空 B.该风形成于南半球的高空
C.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近地面 D.该风形成于南半球的近地面
6.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M地风力大小( )
A.小于N地 B.等于N地
C.大于N地 D.与N地无法比较
【答案】4.B 5.C 6.A
[解析]第4题,箭头①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因此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第5题,a~g为等压线,箭头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结合图示可判断②为风向,此时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右偏,且与等压线斜交,因此该风形成于北半球的近地面。第6题,由图示可知,M地等压线比N低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若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M地风力小于N地。
[知识点2]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完成第7~8题。
7.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第8题,图示等压距为2.5 hPa,则Q地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5 hPa或1 007.5 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法,可判断Q地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 002.5 hPa~1 005 hPa或1 007.5 hPa~1 010 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
二、非选择题(20分)
9.[知识点2]下图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示中a、b、c、d四个箭头分别代表什么?(8分)
(2)图示中箭头d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其方向由__________指向__________。(6分)
(3)若无a,只受b、d影响,c最终将与__________平行。(2分)
(4)在实际大气中,c与等压线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分)
【答案】(1)a代表摩擦力,b代表地转偏向力,c代表风向,d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2)垂直 高压 低压
(3)等压线
(4)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一定的夹角(斜交)。
【B培优练·核心素养提升】
时间:15分钟 总分:39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
1.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N→M B.M→O
C.P→M D.O→N
2.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郊区近地面的点是( )
A.P B.O
C.N D.M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知,近地面O地气压高于P地,风从O地吹向P地,高空M地气压高于N地,风从M地吹向N地。垂直气流P地上升至M地,N地气流下沉至O地。第2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应为图中的O点。
[地理实践力]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图1),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图2)。据此完成第3~4题。
图1 图2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入
4.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第4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根据时间为15时,陆地和水库因比热容的差异,水库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周围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P地应吹东北风。第6题,据图可知,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白天的湖风风向一致;北侧气温差异较大,主要是海拔不同造成的,因而不能证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也不能成为风速大的原因;材料没有显示南北侧植被是否茂盛。
[综合思维](2021年浙江嘉兴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①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西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但比较时要使比较地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据此判断即可。由“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可知,①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该水平面上,①处附近气压变化较大,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②处附近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变化较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因此①>②。同样的分析可知,③>④,D项正确。第8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等压面越靠上,气压值越低,据此可知,①地附近左侧气压高,右侧气压低,水平压梯度力由左侧指向右侧,即由南指向北;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由于①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①处风向为正西风,B项正确。
9.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可判断飞机( )
A.逆风飞行 B.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图示的高压和低压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位于北半球,故风向向右偏,故判断图示风向为西风,则飞机逆风飞行。
二、非选择题(12分)
10.[综合思维]读我国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A、B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2)判读A、B两地的风向。(4分)
(3)比较A、B两地的风速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1)A>B。理由:因为A地等压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大;B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气压梯度小。
(2)A地为偏北风,B地为东北风。
(3)A地风速大于B地。理由:A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速快。
热点·微专题
热点 全球气候变暖
[背景材料]
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上测得20.75℃的新高温纪录,这是有记录以来南极高温首次超过20℃!
2020年2月28日,英国《太阳报》报道,克兰维纳德斯基研究基地(位于南极半岛最北端海岸的加林兹岛上)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研究基地周围出现了“血雪”。这些红色物质实际上是一种被称为“衣藻”的红色藻类。这些红色藻类一般生存在冰川、雪地中,在寒冷的冬天,这些藻类会处于休眠状态,当夏天到来,这些冰雪会融化,这些藻类就会开花,展现出红色的花状孢子。现在这些藻类吸收大量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快这些雪地的融化速度。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最近发现的埋藏在青藏高原的33组病毒(其中 28 组是新病毒),也在“窥视”着全球生物!
[试题演练]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第1~3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答案】1.B 2.A 3.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①是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项正确;③是大气逆辐射,全天都存在,C项错误;④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项错误。第2题,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可以吸收、反射太阳辐射,从而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①减弱,A项正确。微粒不直接影响被大气吸收的②;因其处于19千米高空,对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传递影响较小,即对到达地面的③、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影响不大;且对这些因素影响,不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B、C、D项错误。第3题,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具有了森林生长所需的更高的温度条件。苔原带太阳高度角没有变化,光照不会增强;水土流失加重,不利于森林生长;降水减少,不利于森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