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第1页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第2页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第3页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第1页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第2页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

    展开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1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1中国的自然资源-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一、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进行创造。
    二、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地球运动系统、人地关系系统、区域地理系统和地理图表系统。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综合复习
    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他们自己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
    四、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防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专题11 中国的自然资源

    热点角度1:自然资源特征及分类
    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我国自然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自然资源由于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他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均匀的。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3、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2)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热点角度2:土地资源类型与利用


    热点角度2:水资源类型与利用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南方地区降水多; 北方地区降水少,除此自然原因以外,北方地区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状况,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1)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
    (2)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比较大,造成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有时会出现连续几年丰水或者连续几年枯水的情况。

    3、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1)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而蒸发量大,尤其是春季干旱特别严重,流经本区的河流少且水量较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较大。
    (2)社会经济原因:城市密集、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为我国主要的工业区、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水的污染和浪费严重。
    4、南水北调工程

    (1)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中线工程:目前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天津。
    (3)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1.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引汉济谓”工程(图1)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因为秦岭地段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1)济南位于西安的____方向,西安南侧的A山脉是____。
    (2)结合材料和图1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在施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____。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与东线都是将长江水输送到缺水最严重的____地区,两线相比,工程施工量较小的是____,原因是____。
    (4)位于____河段上的南四湖(图3),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是输水期,试分析原因:____。
    (5)自2015年起,威海人就喝上了黄河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从黄河、长江多地调水,与威海本地的水源一起供城市生产生活使用。作为威海的一名小市民,你应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答案】1.(1)东北     秦岭
    (2)施工难度大,需避开生物敏感区,易遇到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3)华北     东线工程     调长江下游的水到华北地区,沿途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且利用既有的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因此东线工程施工量小。
    (4)京杭运河     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北方降水稀少,易发旱灾,该时段需要南水北调
    (5)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用水;向周边居民宣传南水北调的重要意义;不污染水资源等
    【解析】1.本题以“引汉济谓”工程示意图、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示意图、南四湖示意图等为材料,涉及方向的判读、我国的主要山脉、引汉济渭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的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方向,据图可知,济南位于西安的东北方向。西安南部的山脉A呈东西走向,位于渭河与汉江之间,可推知该山脉为秦岭。
    (2)从地形的角度看,引汉济渭工程需要穿越秦岭,地质结构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需要修建隧道,施工难度和工程量都很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秦岭地区生活着众多野生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所以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与东线都是将长江水输送到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中线与东线相比,东线工程可以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相对较少;中线工程需要沿线开挖渠道,工程量相对较大。
    (4)据图可知,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处于京杭运河河段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状况严重,因此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6月,南四湖为输水期。
    (5)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一水多用,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积极推广节水器具,避免水浪费和水污染。
    2.红旗渠是林县(今林州)人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的引漳入林重大水利工程。下图为红旗渠位置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工天河蔚为壮观】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当地56.7万人和37万头家高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1)漳河发源于____(山脉)。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水资源的____(填“时间”或“空间”)分布。
    (2)简述红旗渠的建成给林州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请你从节水角度为林州农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精神之渠 永不断流】
    现在的红旗渠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
    (4)近年来,红旗渠景区运用5G+V(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为网友开启“云游”模式,助力红色文化线上传承!“云游”模式得以实现主要归功于我国____产业的发展。
    (5)请你为红旗渠景区写一条推介语。
    【答案】2.(1)太行     空间
    (2)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农业的发展。
    (3)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调整农业结构,选种耐旱作物:修缮红旗渠,减少输水损失;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高新技术
    (5)游人工天河,感人工奇迹,红旗渠欢迎您的到来
    【解析】2.本大题以红旗渠位置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山脉、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
    (1)读图可知,图中漳河发源于太行山脉,红旗渠的修建,把漳河水引入河南省林州市,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2)读材料可知,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解决了当地56.7万人和37万头家高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所以及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又改善了环境。
    (3)根据林州市的缺水状况,可以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选种耐旱作物,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加强宣传教育,生活中节约用水,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联系实际可知,红旗渠景区运用5G+V(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为网友开启“云游”模式,主要归功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红旗渠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项伟大工程,如:红旗精神,人间奇迹;游人工天河,感人工奇迹,红旗渠欢迎您的到来;游红旗渠,精神动天下等。
    3.财联社2月13日电,据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读我国风能资源与风电场及其安装企业分布图及我国三类发电能源成本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火电
    风电
    光伏发电
    发电成本(元/千瓦时)
    0.3~0.4
    0.4~0.6
    1.0~2.0
    建设成本(万元/千瓦)

    相关试卷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4 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4 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4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4省际区域-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2 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12 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12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12中国的产业-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07 世界区域地理二:地区-【大题夺高分】:

    这是一份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大题突破 专题07 世界区域地理二:地区-【大题夺高分】,文件包含专题07世界区域地理二地区-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解析版docx、专题07世界区域地理二地区-大题夺高分冲刺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