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教案5-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887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环节,文本研讨环节,课堂延伸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散 步课题:《散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知识储备点:(1)积累重要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2)积累语言,揣摩语言2.能力培养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4)夹叙夹议的写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重点、难点:1.重点:(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音像资料:歌曲《致爱丽丝》《常回家看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环节: 1.朗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字的读音,找出课下注释中没有,自己又不理解的字词,整理在笔记本上,小组同学之间交流字词整理情况。2.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和暖。用一句话说说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二、文本研讨环节:课堂导入 :记得周国平说过,家,是一只船,是避风的港湾,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岸。家庭中,正因为有了父母坚强的臂湾,有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我们才感受到无尽的温情与和暖。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再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天,去共享亲情的无限。(一)初读入情 整体感悟1、配乐朗读。阅读提示:(1)播放乐曲《致爱丽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的亲和力。【百度音乐】《致爱丽丝》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D6%C2%B0%AE%C0%F6%CB%BF%B8%D6%C7%D9%C7%FA]&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6%C2%B0%AE%C0%F6%CB%BF++&si=%D6%C2%B0%AE%C0%F6%CB%BF;;%B8%D6%C7%D9%C7%FA;;905245;;0&lm=-1&mtid=1&d=9&size=3145728&attr=0,0&titlekey=1604668398,573686848&mtype=2(2)思考:课文向我们讲了何事?何人?何景?(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暖洋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三代四口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2)师生明确:“和美”的家庭。(二)研读入境 合作研讨(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1、展示题目:(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什么?(小组口头表达)(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班上书面交流)2、研读要求:(1)小组内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2)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4、反馈、小结。师生明确:(1)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2)“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条缀接而成的。(3)家和万事兴(三)美读入理 品味意境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找出文中佳句,赏析本文语言特色。1、提示:(1)你喜欢文章哪几个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2)师生明确: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3)集体朗读,注意读出初春的生机和散步的情趣。2、提示:(1)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2)自由朗读品味(3)学生简谈文中写景的作用。(点明散步的原因及走小路的原因,也是对生命的礼赞,同时渲染一种和谐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四)赏读入心 学习技巧(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有些句子虽然不是写景,但我喜欢)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请学生猜老师喜欢的原因? 2、反馈: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深情赏读:领读辅之以跟读,评价。5、师生一齐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师生明确:以小见大,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三、课堂延伸环节:母慈儿孝,家庭和美。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感悟亲情,抒写亲情,用心灵发现家庭中的亲情的可贵,用笔记录下永久的记忆。最后让我们在《常回家看看》的优美歌声中重温美好的人间挚爱亲情,结束本课。【百度音乐】《常回家看看》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B3%A3%BB%D8%BC%D2%BF%B4%BF%B4+%B3%C2%BA%EC]&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3%A3%BB%D8%BC%D2%BF%B4%BF%B4++%CA%D3%C6%B5&si=%B3%A3%BB%D8%BC%D2%BF%B4%BF%B4;;%B3%C2%BA%EC;;59753;;59753&lm=-1&mtid=7&d=9&size=4194304&attr=0,0&titlekey=1163101791,737396491&mtype=2【教学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还是颇受学生欢迎的,但其中有成功,也有缺憾。《散步》文质兼美,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读带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从配乐朗读到赏析佳句,从研读课文主旨到最后的美读环节,调动唱、赏、听、说多种感官,利用默读、朗读、寻读、精读等几个常见的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感悟文本,也提高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找准切入点。“何事何人何景?”巧妙抓住文本关键,得以整体感知文意。“你最欣赏谁?”这一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文境、研讨文章主旨上来,也培养了欣赏能力。“你喜欢文中哪几个写景的片段?”,这一问题的设计,既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又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文章中的关键句、词,达到领悟文章的人物情感和景物优美的目的。问题的设计保证了教学思路连贯清晰。当然,由于课时能力所限,精读环节中品味不足;朗读指导缺乏示范朗读;学生对主旨的把握不够精当;文本延伸不够到位等都是不足之处,今后将努力改正。一、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 姓名:王兴梅 职称: 中学二级教师 电话:(0536)3702856 电子邮件:sjx1005@126.com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初级中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亮点,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