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散步》 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七年级 课时: 1课时提供者:范蓉单位: 翼城县里砦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体现浓浓亲情的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本单元以“人生体验”为主题,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品含蓄隽永、富有哲理的语句,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学会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选材能力。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老师启发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感情的写法;体会散文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欣赏本文具有素雅美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散文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首先要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领会主题。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散文,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三代人互敬互爱深沉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更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散文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设置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勾画圈点法:引导学生积极读书,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3.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五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小结;五拓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 难点: 领会本文表现至善至美的亲情美的主题以及对文章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等的欣赏与感悟。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括号内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 )地笑了(生自由答)。 2.师: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 作者)3. 展示学习目标,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学生观看公益广告视频2.学生明确本课目标,结合教师介绍初步了解课文。 通过有图有声的直观视频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 配乐范读,感知全文1.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讲清听读要求2.出示问题组:a.本文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板书)3.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4.教师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教师解答疑难问题,或者引导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归纳: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板书) 1.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考课下注释等方法解决。2. a.学生回答: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祖孙三人b.“分歧”。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找出难理解或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纳。明确: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围绕文章主题,确立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并感受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并通过口头练习强化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三) 重点研读,感受美点1.文中简单而明晰的事件体味深沉的亲情美。思考:①如此简单的事件,作者何以把它写得饶有兴味呢?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解决这一问题呢? 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2.从景物描写中体味含蓄的诗意美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3.体味本文素雅的语言美《散步》一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综观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显中见哲理。同学们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来证明老师的观点呢?教师点拨:文章语言明白如话,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似乎是信手拈来,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重的“爱”。1.学生再读课文,简述事件,讨论交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2.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惜。3.让学生找出有关的语句,反复诵读,欣赏体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找句子,进行相互交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拨。 (四)课文小结1.《散步》把一家三代人的感情浓缩在一个特定的事件、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中。写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片断,反映的却是家庭生活的整体。事件本身并不大,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溶进了深深的思想内容;大中取小,却又小中见大。 2.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通过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营造爱的氛围。(五)拓展延伸 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学生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 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八、板书设计 散步莫怀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亮点,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