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翻译,侧倾斜,核心议论声源,议论重考察反臆断,描写潭上夜景,如何判定名词做状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美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有诗文集《苏东坡全集》等。
写作背景:《石钟山记》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游石钟山之后。苏轼以团练副使的身份居住黄州,一住五年,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接到神宗“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的手诏后才离开黄州,移汝州团练副使。此时49岁的苏轼总算在政治上减少了一些压力。他借赴汝州之机,先到筠州(今江西高安)去看望他的弟弟苏辙,一起过了端阳节。随后,他又游历了庐山。这时他的长子苏迈26岁,开始走入仕途,授德兴尉,苏轼便与苏迈一起同行,游览了石钟山。
知识链接:1.石钟山的基本情况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属江西省湖口县,由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千米,北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千米。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米~55米。两山相距不到1000米。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所以历来都是旅游胜地。
2.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三种说法:①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轼就持此说。②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③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榆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遗留下来的踪迹,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一敲,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译文: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原因
译文:元丰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译文: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硿硿地发出声响 ,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译文: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译文: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噌吰噌吰地响着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译文: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窽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译文: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窽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译文:(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译文:(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文: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概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探究重点1.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这样写是不是多余?分析: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确有其山;通过《水经》引出郦道元的注解,后面再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考察提供了依据。
2.第二段中,文章着力描写绝壁耸立,阴森恐怖。这一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分析:烘托亲身探访的艰难,表现作者镇静而坚定的探索精神;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也为写水声的惊心动魄作渲染。
3.本文中作者有几笑?他在笑什么?分析: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作者借记游来阐发事理,借记游来抒发感慨和议论。在文中,作者除直接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外,还用了一系列表示心理情绪的词语,如“叹”“笑”等,这些词语不仅和记叙、议论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行文结构和内容表达上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笑”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
(1)“余固笑而不信也”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余尤疑之”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认识、对寺僧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机械简单的“演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巨大影响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成了一种近乎权威的解释,正因为此,才有寺僧的举动。而作者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笑而不信”。
(2)“因笑谓迈曰”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泊绝壁之下”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他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最终的解释。他没有主观臆断,他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对此说法有怀疑,他也曾到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这种考察的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4.全文三段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分析:这篇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命名上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释疑,即通过实地考察来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即在质疑、释疑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文章前后呼应,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第一段的质疑为第二段的释疑打下思想基础,第二段通过实地探访解决了第一段的疑问。第三段的结论是在第一、二段议论记叙的基础上得出的。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内容剖析一、辨识主题本文是一篇探究考察性的游记,带有一定学术研究的色彩,具有突出的论文特征。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探究,说明了认识事物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技法归纳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是本文一大特色。全文分为议论、记叙、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
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空中而多窍3、自以为得其实
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意为“象鸟儿张开翅膀 那样”。2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 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意为“用对待兄长那样的礼 节来对待”。3 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 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中的“笼”,意为“用笼 子”。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意为“当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如“操军败,必北还”中的“北”,意为“向北” 。6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如“岁赋其二”中的“岁”,意为“每年”。
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崆崆焉 微波入焉
(相当于“然”。 形容词词尾)
(兼词,“于是” 即“到那里”)
搏 水石相搏 森然欲搏人莫 至莫夜月明 故莫能知
得 得双石于潭上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鼓 如钟鼓不绝 微风鼓浪
始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始舍于其址是 是说也,人常疑之 所在皆是也
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使人遗赵王书
(这样。代词)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规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质疑·游因,尤疑之,第二段解疑·游历,第三段结论·游感,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感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拓展延伸,文意疏通,文本疏通,学习任务,文本解读,描述太简略,不能用文字记载,主观臆断,缺乏实地考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