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8980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后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2020年4月17—18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一带出现了较强降雨天气过程,重庆、贵州东部、湖北等地累计降雨量25~70毫米,重庆巴南局地100~176毫米;其中18日,贵州中部局地出现8~9级雷暴大风,并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直径达30毫米,风速最大在麻江坝芒朱场坪,为27.8米/秒,造成蜂糖李、樱桃、六月李等经济林果受灾严重。
4月17—18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一带出现了哪些气象灾害?直接导致哪个产业部门损失严重?提示:风灾、冰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农业部门损失严重。
【 基 础 清 单 】一、旱灾1.概念:指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________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2.危害: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到________、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3.特点:________。
[小提醒]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干旱多发,但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受灾体,所以不是严重旱灾区。
4.我国的干旱灾害(1)特点:范围________、历时________、对农业生产影响________。(2)时空分布。①空间: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________、西南和江淮地区。②时间:多为________,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明显。
[小提醒]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
【 名 师 助 学 】想一想1:华北春旱和长江流域伏旱成因相同吗?【答案】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到,易形成春旱;长江流域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
小知识: 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一旦降水不足,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小科普:台风和飓风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东南沿海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被称为飓风。
想一想2:洪水形成时是否一定有强降水发生?【答案】不一定。造成洪水的原因除了与区域内强降雨有关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以及流域内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都可能形成洪水。
想一想3: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有关吗?【答案】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
干旱影响的范围极广,有时会波及整个国家或部分大陆。据此完成第1题。1.干旱发生的原因是( )A.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变异B.受寒潮影响的时间长C.短期内气温骤降,并有大风D.长时期处在低压的控制下【答案】A
[解析]干旱是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多是长时间受高气压或单气团控制形成的。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2~3题。2.台风侵袭我国的时间主要发生在( )A.冬春之交B.夏季C.春季D.冬季3.我国沿海省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暴雨洪涝 ④严重干旱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2.B 3.C
[解析]第2题,我国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第3题,台风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不会出现严重干旱。
4.下列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洪”主要是指洪水泛滥B.“涝”主要是指积水内涝C.洪和涝往往同时出现D.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答案】D[解析]洪涝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以自然原因为主。
5.下列气候区易发生洪灾的是(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②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③温带季风气候区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易发生洪灾。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 情 境 探 究 】材料 2021年4月,由于台湾中南部旱情仍未缓解,著名景区日月潭的水位也不断下降,部分水域露出干涸的潭底,有的地方甚至还长出了茵茵青草,被很多台湾网友称作是景区最新景点“日月潭大草原”。台湾正面临56年来最严重大旱!(1)材料所述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答案】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答案】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这些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的季节或年份,就容易形成旱灾。(3)江淮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答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7、8月份。7、8月份随着我国雨带的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伏旱。
【 整 合 提 升 】1.旱灾的成因
2.旱灾的分布3.旱灾的危害造成农作物和牧草的减产或绝收,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我国不同地区旱灾的发生机制
【 学 以 致 用 】[考向:旱灾的成因及危害](2021年山东淄博)骤旱是土壤湿度急速降低的现象,历时通常仅有几天,但极易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广西7、8月份骤旱发生频次较高。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其他时间相比较,广西7、8月份发生骤旱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频次高B.降水总量小C.土壤保水性能差D.蒸发蒸腾量大2.广西7、8月份任一骤旱发生过程中( )A.土壤透气性降低 B.蒸发蒸腾量减小C.太阳辐射减弱D.气温降低【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广西所处纬度低,7、8月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易导致土壤湿度急速降低,产生骤旱。降水频次高会使得土壤湿度大,不会产生骤旱;广西属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并不小;土壤保水性能较稳定,不会在7、8月突变。第2题,骤旱发生时,降水偏少,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土壤水分不断蒸发,土壤湿度不断降低,导致蒸发蒸腾量逐渐减小,且土壤透气性升高。
【 情 境 探 究 】材料一 2021年5月31日8时,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级,并被命名为“彩云”,6月2号开始影响菲律宾。截至2021年6月2日20时,菲律宾减灾委称:台风“彩云”共在菲律宾登陆8次,造成至少55 226人受灾。共计有23处公路和4座桥梁无法通行,多地出现停电和通讯暂停的情况。农业方面造成的损失超过1 4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200万元。基础设施方面损失超过5 30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材料二 下图是台风结构示意图。
(1)“彩云”移动时风消云散的地点是图中哪一处?【答案】C处。(2)“彩云”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具有什么特点?【答案】台风的破坏力主要是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的,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3)台风对人类的有利影响有哪些?【答案】带来丰沛的降水;可以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增加水库的蓄水量。
【 整 合 提 升 】1.台风的结构
图解法记忆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
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示意图,完成第1~2题。
【 学 以 致 用 】[考向:台风的成因及危害]
1.据图可知( )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C.我国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C.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D.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
【答案】1.D 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台风在一年四季均会生成,夏秋季较多;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也多;冬季登陆台风个数为0,故冬季我国不受台风影响;夏秋季台风登陆个数多,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第2题,台风主要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巨浪会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夏季台风带来降水不是台风造成的损失,秋季台风不会带来冻害,大风不会吸引鱼群聚集。
【 情 境 探 究 】材料一 北宋刘彝任知州期间,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城市地形的高差特点,采取分甚排水丛原则和自然流向的办法,建成了地下排水干道系统,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雨季,当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赣州城内有数百口水塘,刘彝又差人将地下排水管道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时至今日,这些措施仍能使赣州古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
(1)从自然条件说明,宋朝以前的赣州城为什么容易遭受洪涝灾害。【答案】赣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赣州城位于两江汇合处,几乎四面环水,汛期时极易遭受洪水侵袭。
(2)从地理角度说明,刘彝采用的几项措施在使赣州城免受洪涝灾害危害方面所起的作用。【答案】坚固的城墙如同防洪大堤,可以抵御(贡江、章水)洪水对城市的侵袭;依据地势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能在暴雨初期将水排入河流中;当江面洪水水位高于排水口时,水窗能防止江水倒灌;城内的水塘与地下排水管连接,具有调蓄作用,防止城市内涝。
【 整 合 提 升 】1.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1)自然原因
2.图解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 学 以 致 用 】[考向:洪涝灾害的分布及成因]读“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答案】总体上由东向西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A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上游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对河流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城镇工程建设,占用湿地等。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 教 材 疑 难 助 解 】教材第93页 思考洪涝灾害。
教材P98 作业题1.
【 课 外 实 践 探 究 】[探究1]探究寒潮的“功”与“过”冬春季节寒潮这种气象灾害频繁光顾,造成北方大雪、南方冰冻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寒潮这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来讲是否有“过”无“功”呢?让我们结合下列几则材料来探究讨论一下吧。
材料一 由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的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寒潮带来霜冻时,温度会降到0℃以下,植物的细胞与细胞间隙中的水就要结冰,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增大,产生一种压力,使细胞里的水分不断向外渗透,引起细胞脱水,造成植株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材料二 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携带大量的冷空气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的交换,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材料三 “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之所以能够在民间流传千古,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氮化物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此外,大雪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起到了抗寒保温作用。因此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材料四 农技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因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上述几则材料,用示意图的形式总结寒潮的“过”与“功”。【答案】
[探究2]案例探究——安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连旱2019年入汛以来,特别是8月中旬以后,安徽省降雨持续偏少,淮河以南大部遭受20~25年一遇严重干旱,局部30~50年一遇特大干旱。据了解,8月12日以来,全省平均无降水日数7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3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降雨持续偏少是造成今年干旱的主要原因。受降水偏少影响,目前,安徽淮河以南有65个市县维持重等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江淮之间东部、合肥以南至江南北部有39个市县达特旱。安徽正遭遇近40年最严重的伏秋旱。鉴于当前旱情形势,安徽省力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摆在首位,扎实做好蓄水保水、水源调度和造墒抢种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干旱的损失和影响。
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同学们就安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旱产生的原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您结合所学知识,表明自己的观点。【答案】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是造成安徽此次伏秋旱的主要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授课课件ppt,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引,新课学前预习,互动释疑解惑,课堂达标检测,供水能力,低纬度,中心附近,东部沿海,水流泛滥,淹没农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课堂教学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气象灾害,短时强降水,人员伤亡,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农作物减产,水土流失,东部季风区,异常偏少,土壤缺水,大量减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6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