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五章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五章测评卷 试卷 0 次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检测
展开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通量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增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最不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主要来源的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海洋石油开采
C.近海石油加工 D.海洋石油运输
2.下列有关“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更易诱发当地沿海的赤潮现象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海面油膜覆盖造成的,人类生活污染排放的油污较少,故A项正确。第2题,油膜浮在海面会使海洋生物缺氧而大量死亡,A项正确;由“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可知,油膜抑制了海水蒸发,使沿岸地区干旱程度加剧,B项正确;同时加剧了海洋污染的程度,C项正确;赤潮是人类大量排放含氮、磷等的营养废弃物造成的,油污不会导致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进而引发赤潮,故D项错误。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原有栖息地被破坏
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
4.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物种锐减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人类过度开垦和捕猎使得该地动物的原有栖息地被破坏,导致物种锐减,故B项正确。第4题,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导致生物物种减少,故物种锐减属于生态破坏,A项正确。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有学者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局部),图中A、B、C为其中三个人类大陆,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是( )
A.北亚地区 B.南亚地区
C.北非地区 D.北美东部
6.D处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剧减 B.水土流失
C.酸雨频发 D.土地荒漠化
答案5.D 6.D
解析第5题,结合图中轮廓和相对位置可知,A表示欧洲,B表示南亚,C表示东亚和东南亚,除了这三个地区之外,北美东部人口密度也比较大,是第四个人类大陆,但是没有在图中出现,因此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是北美东部,D项正确。第6题,由图可知,D处位于中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植被少,因此土地荒漠化比较突出,D项正确。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海南省三亚市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三亚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据此完成7~8题。
7.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
A.全球变暖 B.酸雨危害
C.城市内涝 D.生物多样性锐减
8.三亚市发展低碳城市最可行的措施是( )
A.减少煤炭使用量,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建设海绵城市,防治城市内涝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因此,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第8题,煤炭、石油都属于矿物燃料,大量使用会增加温室气体,不符合低碳城市的发展方向;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不大;建设海绵城市,防治城市内涝,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不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会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低碳城市建设。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 )
①种植水稻 ②煤炭燃烧 ③铜矿冶炼 ④饲养家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
①呼吸 ②饮水 ③食菜 ④吃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B 10.D
解析第9题,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生产活动,即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第10题,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从环境中摄取和从食物中(水、蔬菜和家禽)摄取,不会从空气中进入人体。
苏联历史上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12.当地出现该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过度灌溉
答案11.C 12.C
解析第11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项对。第12题,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C项正确。
13.读近300年来人口与部分物种灭绝数量的增长趋势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物种灭绝呈现出什么趋势?
(2)简析生物物种减少和灭绝的原因。
答案(1)灭绝速度加快。
(2)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进行过度捕猎、砍伐以及非法贸易;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外来物种入侵。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人口的增长,鸟类和哺乳类物种灭绝的种数在加速上涨,灭绝速度在加快。第(2)题,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疾病等。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人们对野生动植物进行过度捕猎、砍伐以及非法贸易;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本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或者带来某些本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本土物种濒临灭绝。
等级考提升练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自然资源枯竭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15.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
答案14.D 15.A
解析第14题,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第15题,全球变暖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17.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答案16.B 17.C
解析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第17题,结合前面分析,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输沙量大,会导致下游河道、水库淤积严重。河道、水库淤积,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河流易决堤泛滥。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字母A、B、C分别表示( )
A.海洋污染 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B.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全球变暖
C.全球变暖 海水入侵 海洋污染
D.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19.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小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20.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错误的是( )
A.减轻了淡水变咸
B.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下降
C.减轻海洋污染
D.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答案18.D 19.B 20.B
解析第18题,超采地下水、引用水过量,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在内陆地区引起地面下沉,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超标排放污水等,超出海水的自净能力,会引起海洋污染。第19题,由示意图可以确定,海岸带侵蚀后退是入海径流、泥沙减少造成的。第20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入海径流量增加会减轻淡水变咸,减轻海洋污染,延缓海岸侵蚀后退,同时使海洋容纳、净化污染物的能力提高。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完成21~22题。
21.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2.大花杓兰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遭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1.D 22.D
解析第21题,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少,这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体现,故D项正确。第22题,据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可知,大花杓兰种群数量减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环境遭破坏有关,故D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区域最显著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石质荒漠化
24.近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过度放牧
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全球变暖、冰川萎缩
D.过度引用河水灌溉
答案23.A 24.D
解析第23题,该区域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当地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土地沙漠化,A项正确。第24题,咸海是咸水湖,湖边盐碱地较多,不适合围湖造田,A项错误;该地区历年来降水少、蒸发旺盛,近年来不会因此变化太大,B项错误;全球变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短期内不会变化太大,C项错误;周边农业区过度引用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项正确。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别很大,燃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时,尾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燃油汽车少约90%,还可降低约40%的噪声,而且不会产生苯、铅等致癌物质。下图为全球大气中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
(1)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关系是 ,其原因是 。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除与 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 面积的减少有关。
(3)全球变暖除引起海平面上升外,还会引起世界各地区 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 的变化。例如对中纬度温带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答案(1)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造成大气升温
(2)矿物能源 森林
(3)降水和干湿状况 经济结构 气候因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的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浓度与平均气温的关系,同时给出了燃烧煤、石油、天然气造成的危害。要充分利用图示及材料,对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结果及治理措施加以分析归纳。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综合训练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画中表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达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