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美术鉴赏第5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案
展开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书法的四大要素,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
2、了解书法作品的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趣,理解”书为心画”的内涵,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能力。
【教学思路】
1、 展示书法展览的现场图片,讲解很多人喜欢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
2、 讲解从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四方面鉴赏赏书法作品,
3、 以经典书法的例字、作品分析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
4、 通过讲解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书为心画”的内涵。
5、 利用“探究与发现”设置课堂习题,采用师生互动探究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感悟书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书法的四大要素?怎样运用四大要素鉴赏中国书法艺术?
2、难点:从笔法、.结体、章法、章法等多个层面综合分析作品,理解“书为心画”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教 学 准 备 | 1、准备书法书写视频和书法展览展览现场图片和一些书法作品。。 2、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3、制作课件。 | 做好课前预习
| 利于学生进行图像观察与发现,便于实施教学。 |
情 景 导 入
| 1、 片头出示题目: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2、 播放毛笔书法书写视频,让学生感受书法书写过程。 3、展示书法展览现场图片和书法作品。 提问: 1、 为什么多人喜欢书法? 2、怎样鉴赏书法作品?
|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思考情景中的问题,分组谈论并表述探究见解。 | 问题引领学生, 在图像识读中获得信息,仔细观察与分析。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发现答案。
|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 一、什么时笔法? 笔法是写字作画时用笔的方法,也是展现中国书画特有的线条美的主要手段。 毛笔柔软且具有弹性,所以行笔的角度、速度、力度不同产生变换丰富的变化效果过程产生了三种主要的行笔方法。 提问: 1、根据什么来划分三种笔法? 2、你对“绞转”是如何理解的? 3、观察篆书“南”、楷书“唐”、行书“增”三字,它们的线条分别对应了哪些笔法? 4、比较钟繇《贺捷表》与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在手法运用上的异同。
归纳:笔法是书法的线条美感,书写过程中,运笔的角度、速度、力度的不同,影响线条效果的丰富变幻,鉴赏书法作品时掌握平动、提按和绞转三种笔法。
| 学生观察、体会,在问题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根据教师的问题要求,按主题研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发表小组意见。
阅读教材,对比观察、思考。根据教师的问题要求,按主题研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发表小组意见。 | 通过阅读课本以及经典书法图例,了解毛笔在书写不同书体时笔锋的运动形态。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的能力。
通过不同的字体形状,展示不同的笔法形式。 |
新
课
讲
授
| 二、什么是结体? 随着汉字由抽象化到具体化的演变,字结构也在发生这巨变。赏析:《石鼓文》、《张迁碑》、《颜勤礼碑》。
提问: 1、 篆书、隶书、楷书在字形结构上有什么区别?不同书体之间的结构有异,同种书体之间结构也会有差别吗?观察图片颜体“神”和欧体神“的结构。 2、 你对“中宫“是怎样理解的? 3、 对比颜体和欧体,观察它们的“中宫“有何差异? 4、 你认为写好一个字,首要是结构还是用笔? 归纳:了解不同书体的结构特点,加深对书体演变的理解,在鉴赏书法作品时,比较用笔和结构的特点,增强对中国书法形式美的感悟能力。 | 学生观察、体会,在问题情景中探究与发现,根据教师的问题要求,按主题研究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发表小组意见。
| 通过阅读课本以及经典书法图例演示,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的能力。
|
新
课
讲
授
| 三、什么是章法? 每个字都有基本的结构法则,字与字、行与行的组合又形成整篇的结构。
提问: 1、 观察“霄”字,说出你的理解。一段文字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相互关系? 2、 表示“行气”的辅线,是一直到底吗?还是有断有连,左右摆动的? 3、 尝试画出米芾《蜀素贴》与王铎的《草书五言诗轴》的“行气“,并体会米芾和王铎书法作品在章法布局上有哪些异同? 4、 对董其昌的《谢惠连雪赋》与徐渭的《行草应制咏墨轴》的章法进行分析, 归纳:了解章法的含义,及其对书法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对书法的理解。 | 阅读教材,尝试画辅助线,分析单个字的“势”。 |
进一步理解“势”与“行气” |
新
课
讲
授
| 四、什么是墨法? 问题情景:纸张特性产生了一系列用墨方法。
提问: 1、 墨的使用上可以分为几种? 2、 不同的墨色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差别是什么?书者为何选择这样的墨色?表达出怎样的感想? 归纳:分析墨法的形式美感,“浓、淡、枯、润”,在相应书体中的运用,体会其文化意蕴。
| 观察书上或多媒体上每幅书法作品墨色的浓淡变化。 | 感受不同的墨色,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
新
课
讲
授
| 五、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鉴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名作,“体会书为心画”内涵。 提问: 1、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哪个朝代的? 2、 发生了什么事? 3、 他们的心情怎样? 总结:王羲之当时与文人雅士饮酒赋诗,兴之所至,一挥而就,宛若天成,没有官场的纷扰,心情舒畅,写下了惊世作品,这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没有刻意注意哪个笔法怎样写,而是文字在作者笔下随心而变,在酒醒后,再次书写,刻意要超过原文,但总感觉不如原文精妙。 颜真卿,因侄子战死,尸首不全,奋笔疾书,也写下了惊世书法作品《祭侄文稿》。 两部作品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一个心情舒畅,一个痛心疾首,一点一画、一顿一挫,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没有刻意注意哪个笔法怎样写,而是文字在作者笔下随心而变,这就是“书为心画”的真谛。
| 让学生先熟悉这两篇书法作品的内容。 | 体会“书为心画”的内涵 |
小
结 | 1、书法是从实用书写活动中产生出来的美术形式。其内容的可读性是书法艺术的首要原则。 2、 鉴赏书法的四要素是笔法、章法、结体、墨法 3、书法四要素的灵活运用,形成了每件作品特定的形式美感。 4、书法的审美价值来自抽象形式与情感意趣的和谐统一书写者笔下文字随心而变,使书法化为扬雄所谓的“心画”。 | 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本课学习内容的总结并进行学习小组交流。 | 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方面的核心素养。 |
学 习 评 价 | 尝试用书法的相关知识,鉴赏一幅书法作品: 1、能否说出鉴赏书法的四种基本要素? 2、能否用自己的书法的语言,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评价?
| 自评与互评,在学习评价中,依据教材附录中的,“学生学业水平综合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 | 对应本课“评价量规”,落实美术课核心素养。 |
人美版《绘画》第三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美版《绘画》<a href="/ms/tb_c11379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课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引趣,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解答疑惑,学生实践,创作练习,展示作品,交流心得,小结展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4课 以形写神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4课 以形写神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先看图片,然后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美术人教版 (2019)美术鉴赏第5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 (2019)美术鉴赏第5课 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