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新疆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5个大小都为650m×120m的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区,用不同数量的马群(其他条件相同)放牧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区 | 草群丰富度(种) | 草群高度(cm) | 草群密度(株/m2) |
不放牧区 | 22 | 14.1 | 305.4 |
轻度放牧区 | 23 | 9.6 | 324.8 |
中度放牧区 | 25 | 9.3 | 329.1 |
重度放牧区 | 18 | 7.2 | 254.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使表中各项指标数据有意义,实验中要注意随机取样
B. 与不放牧区相比较,轻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强
C. 中度放牧使下层草群获得更多的光照,有利于提高草群的密度
D.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2. 深海热泉喷出的海水富含硫化氢,此处硫化细菌非常丰富,还生活着与细菌共生的巨型管栖动物、罗希盲虾、多毛雪蟹等奇特的生物。当“热泉”喷发消失时,这些生物也随之彻底消失。当新“热泉”产生时,这些生物又再次出现。叙述错误的是( )
A. 热泉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热泉群落 B. 热泉群落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C. 新的热泉群落的重建属于次生演替 D. 分布在海底的热泉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3. 豚草是原产于北美的一种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A. 豚草在空间上的分布体现了其空间特征B. 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曲线增长
C. 可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D. 豚草入侵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草履虫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且增长速率不变
B. 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就会越小
C. 区别新疆北部的针叶林和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 与弃耕的农田相比,裸岩的演替速度相对较慢,经历阶段通常相对较少
5. 群落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样方的最小面积。调查群落丰富度时,通过改变样方大小确定群落最小面积,进而判断群落类型,是研究群落的常用方法。如图为三类群落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群落丰富度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而不断增大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宜用标志重捕法
C. 群落最小面积越大的群落,丰富度往往也越大
D. 热带雨林中的榕树高矮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分层现象
6.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池塘编号 | 捕食者数量/只 | 蝌蚪存活率/% | ||
甲 | 乙 | 丙 | ||
1 | 0 | 87 | 7 | 40 |
2 | 2 | 58 | 30 | 25 |
3 | 4 | 42 | 32 | 11 |
4 | 8 | 32 | 37 | 10 |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7. 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2可以表示“J”型增长曲线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
B. 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
C. 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 1和2可分别表示某增长型种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8. 下列关于群落种类与其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数目少,群落结构简单
B. 湿地——物种丰富,兼具水生和陆生生物,水分是影响其群落演替的最重要的因素
C. 草原——降雨均匀,植物叶片狭窄,动物奔跑能力强
D. 森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9. 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以及群落内的生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根据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C. 在垂直方向上,有的生物可以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
D. 一般随着群落的自然演替,种间关系会越来越复杂
10. 生境破碎化指原来连续成片的生境,由于人类建设活动的破坏和干扰,被分割、破碎,形成分散、孤立的生境碎片的现象。科研人员对高(1~3)中(4~6)、低(7~9)三种不同破碎度的样地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境碎片化会加重物种灭绝,导致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下降
B. 生境碎片的面积越小,破碎度越大,对种群密度影响越小
C. 调查时,在不同生境碎片中所选的样地数目和面积应相同
D. 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境碎片化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1. 南京玄武湖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pH,而营养盐浓度对玄武湖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浮游细菌和底层细菌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 细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具有合理的空间分布
C. 玄武湖浮游细菌数量越多,生物群落丰富度越大
D. 浮游细菌的生态位一旦确定,将不会发生改变
12.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恒定
B. 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
C.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3. 下列对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增长率高的种群单位时间增加的个体数一定多
B. 集群分布不利于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降低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C. 受灾后的水稻呈斑块状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D. 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一种新杂草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该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1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 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C. 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 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
15. 下列有关种群的空间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从而形成种群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 光照既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又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形成
C.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形成了种群的空间特征
D. 人类活动既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16. 豹猫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体型比家猫略大,控制颌骨的肌肉坚强有力,犬齿长而发达。豹猫的食物包括鼠类、兔类、蛙类、爬行类、小型鸟类、昆虫等,因此豹猫与赤狐、雪豹等一同成为我国西南山地的主要食肉物种。据此作出的推测不成立的是( )
A. 控制颌骨的肌肉和犬齿发达与其食性相适应B. 豹猫与赤狐、雪豹可能有生态位的重叠
C. 被豹猫捕食的生物彼此间都是种间竞争关系D. 豹猫的存在有利于维持当地群落结构复杂性
17. 甲地发生森林火灾导致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18. 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夏季葱绿。下列有关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夏季到冬季群落发生了演替B. 植物的垂直分布,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C. 由夏季到冬季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D. 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的垂直分层创造了条件
19. 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证严谨性,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需要重复实验
B. 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C. 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D. 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弱,因此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0. 研究人员在调查华北地区人工林中的鼠害情况时发现,随着人工林的成长老鼠种群的数量会迅速增加,数量众多的老鼠会剥食落叶松和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从而严重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人工防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鼠害,但一段时间后鼠害还会反复。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林属于群落,具备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特征
B. 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由人为决定,不存在演替现象
C. 人工林易受鼠害威胁的原因是营养结构单一,缺少鼠的捕食者和生态位重叠的竞争者
D.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天然林中的优势树种将会变得更有优势
21. 不同的群落有着不同的外貌和物种组成。下列关于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陆地群落中,森林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是最高的
B. 某一区域的群落是什么类型,与该区域的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C. 不同群落在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是完全不相同的
D. 群落中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尽相同,使群落资源得到了最有效地利用
22.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种群密度 B. 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属于初生演替
C. 竞争的结果都表现为相互抑制 D. 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23. 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牧草的生长季由返青、开花、结实和枯黄等时期组成,生长季的变化与否能够反映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 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
B. 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进化方向
C. 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增加而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
D. 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的正常生长,应采取全面围封、禁牧的措施
24. 某科研机构对一狭长荒地进行多年跟踪调查,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物种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应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该荒地上某种草本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
B. 调查期间,该荒地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总丰富度在逐年增大
C. 该群落正在发生次生演替,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D. 该荒地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25. 政府对某开采后的矿山进行了生态修复,对平台及平地采用“整体覆土+撒播草籽+种植灌木”等手段进行绿化,斜坡采取挂网客土喷播进行复绿,使该矿山披上了绿妆,鸟类及其他物种也越来越丰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矿山生态修复进行的演替与弃耕农田的演替类型相同
B. 可以预测该矿山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植物种群类型不同
C. 该矿山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人类采取的生态修复工程改变了该矿山自然演替的速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我国南方很多村落背后都有一片充当绿色屏障的防护林。防护林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的特征,但同时由于深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与自然群落有一定差异。研究表明,在华南某地,随着干扰(主要是砍伐成树)强度的增加,防护林林下的植物丰富度增加,阳生植物增多,在人工干扰强度不同的防护林中,占优势的树种也有差异。受到重度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
(1)砍伐成树有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主要是影响了哪一类种间关系___________?干扰后林下的阳生植物为什么会增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程度的人工干扰可能会增加防护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重度人工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___________________?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
27. 调查发现某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鯪鱼和沼虾的食物,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图2表示鲮鱼在12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
(1)群落的 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其中鲮鱼和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该湖泊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结构。
(2)由图1可知,鲮鱼随体长增加的食性变化为 ______。若鲮鱼仅以绿藻和沼虾为食,在体长为2.8cm和4.2cm时,鯪鱼增长相同的体重消耗绿藻的质量比为 ______。(按传递效率20%计算)。
(3)在图2的a~e中,______点处的鲮鱼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判断依据是 ______。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是在 ______点处,d点以后种群数量的变化是 ______。
(4)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______,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______的结果。
28.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地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原鼢鼠进行防治,效果如表。人工捕杀措施主要是通过提高种群的 ______ 控制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造林整地是通过降低 ______ 实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为使防治效果达到最佳,往往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如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 ______ 。
不同防治措施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造林整地 | 药物治理 | 人工捕杀 | ||||||
整地方式 | 整治前 | 整治后 | 药物种类 | 整治前 | 整治后 | 捕杀月份 | 整治前 | 整治后 |
块状 | 70 | 60 | 药物A | 62 | 24 | 5月 | 53.33 | 36.67 |
鱼鳞状 | 67 | 55 | 药物B | 57 | 34 | 8月 | 61 | 48.33 |
水平沟 | 72 | 54 | 药物C | 58 | 37 |
|
|
|
对照 | 69 | 174 | 对照 | 54 | 141 |
|
|
|
( 2)高原鼢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植物组成。
高原鼢鼠所属的群落类型为 ______ ,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 ______ 演替。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 ______ 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 ______ 。
(3)为研究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对某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图2中CK(对照)、A、B、C、D表示不同土丘密度的区域,“点”表示土丘。图3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结果显示 ______ ,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基于上述研究及种间关系等,写出两点高原鼢鼠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______ 。
29. 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是著名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牧草繁茂、牛羊遍地。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羊草草原群落退化为冷蒿群落,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从1983年到2012年间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如表显示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各恢复演替阶段五种植物的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回答下列问题:
恢复演替阶段 | 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 | ||||
羊草 | 冰草 | 大针茅 | 冷蒿 | 猪毛菜 | |
第一阶段 | 23 | 27 | 19 | 43 | 5 |
第二阶段 | 65-72 | 17-32 | 10-11 | 15-19 | 14-47 |
第三阶段 | 50-134 | 8-69 | 1-43 | 1-19 | 0-5 |
第四阶段 | 22-104 | 2-35 | 11-149 | 4-26 | 0-13 |
( 1)研究人员调查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该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是 ______ 。
(2)由表可知,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由于围栏耙地处理使 ______ 迅速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冷蒿急剧下降,其他物种也有相应的变化;到了第三阶段,猪毛菜由于 ______ 而明显下降。第四阶段末,植物经过激烈竞争后,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 ______ 的结果。
(3)为探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983年科研人员除围栏耙地外,另取两块类似样地,分别进行围栏封育(自然恢复)和不围栏的继续放牧。2008年分别取上述3种处理方式的0-10厘米和10-30厘米的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不围栏的继续放牧”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 。
②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围栏封育处理后,细菌数量在 ______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真菌数量在 ______ 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
③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测:浅土层中围栏封育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不围栏的原因是 ______ ;浅土层中围栏耙地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围栏封育的原因是 ______ 。
(4)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恢复的效果不同,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和 ______ 进行。
- 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______。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 ______。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 ______(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______点左右,原因是 ______。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 ______,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是 ______。从a年到e年,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 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C 6.D 7.B 8.C 9.A 10.B 11.B 12.D 13.D 14.D 15.A 16.C 17.A 18.A 19.A 20.C 21.C 22.D 23.C 24.D 25.C
26.(1)竞争 林下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增加,有利于阳生植物的生长繁殖
(2)适度的人工干扰可以加快群落的演替速度,增加群落的结构复杂程度
(3)重度干扰会让防护林的物种多样性降低,导致防护林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更容易被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要适度
27.(1)物种组成 竞争和捕食 水平
(2)当体长较短时,以肉食性食物为食,随着体长增加,肉食性食物比例减少,植食性食物的比例增大 3:2
(3)a、e λ>1,种群数量增加 b 先减少后增加
(4)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协同进化
28.(1)死亡率 环境容纳量 在每年五月进行人工捕杀的同时,采用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药物A
(2)草原生物群落 次生 逐年减少 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
(3)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4)①为某些高原肉食动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③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
29.(1)样方法 次生演替(2)羊草 种间竞争能力弱 协同进化
(3)①对照②0-10 10-30
③不放牧提高了土壤表层的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 耙地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
(4)方向 速度
30.(1)种群密度 Aλt 食物、空间、气候、天敌、传染病
(2)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地增长和恢复(或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数量恢复起来较快)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0~e b~c 乙 群落的演替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