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精品ppt课件
展开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据考订,一般认为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生于杭州。大致生活在从元文宗到明太祖这一时期。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演义》(即《三国演义》)及《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屯居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向刘备荐诸葛亮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两人的荐语,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极大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大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学习任务一 文意疏通
1、阅读课文,说说《三顾茅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联系括号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屡教不改)(3)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相见恨晚)(4)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有利可图)(5)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6)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用“顾”更能体现刘备求访的庄重、虔诚、谦逊。
1、问:刘备寻访诸葛亮的过程曲折生动,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课文如何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从文中找一找细节。
学习任务二 人物评价
动作描写——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玄德下拜曰……
语言描写——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玄德曰:“……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写出刘备在诸葛亮面前谦虚、恭敬的态度,表现了他求取贤能的诚心。
语言描写——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侧面描写——与张飞的对比,张飞“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三顾茅庐”;张飞“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等。通过张飞的鲁莽暴躁,衬托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问: “茅庐”为何“不陋”,结合课文语句完成下表,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图
成鼎足之势,以图中原,成霸业,兴汉室
诸葛亮隐居隆中,却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他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了天下三分的局势,针对刘备的处境提出了战略行动计划和今后的内政、外交方针。这种缜密的分析和果断的决策,不仅解决了刘备的燃眉之急,更成为刘备事业的新起点。后来局势的发展,也证明了“隆中对”的正确性。这些都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政治才能.
“隆中对策”时,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找出一条“非惟天时,抑亦人谋”的基本规律,并由实际出发,从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给刘备规划了战略方针和政治蓝图,充分表现了其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
①诸葛亮提出对策后仍不愿出山,当刘备一再以“苍生”为请,他终才出山,可见他心系苍生;②他享受躬耕生活,以及决定出山后对弟弟的叮嘱,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充分体现了其孤高淡泊的品性
①诸葛亮尽管孤高,却绝不恃才放旷,他故意怠慢刘备,只是为了考验其诚意,足见其谨慎;②待与刘备见面后,从言谈到举止,都极其谦虚;③他有旷世奇才,却躬耕而居,可见其不事张扬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司马徽告曰:“伏龙、凤雏,二人得其一可安天下。”——《三国演义》
3、课文篇幅不长,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张飞、关羽的形象特点及作用。
他不满刘备谦恭耐心地去拜见诸葛亮,直率扬言要将诸葛亮绑过来;在刘备恭敬等候诸葛亮时,他气得扬言要去屋后放一把火
尽管他认为见诸葛亮没有益处,当刘备,执意要去时,他又出言要同去,可见他很讲义气
虽然他同样不满刘备对诸葛亮的礼遇,但在劝说刘备时语气委婉;在张飞说要放火时,能“再三劝住”
求贤若渴的精神礼贤下士的品质矢志不渝的抱负
衬托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人(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刘备欲三顾茅庐(开端)
茅庐中拜谒碰壁(发展)
诸葛亮隆中献策(高潮)
关、张以孔明无实学为名阻拦刘备以齐桓公、周文王典故开导
刘备路遇诸葛均,均飘然而去刘备见孔明昼寝,拱立阶下
二人相见,刘备求孔明赐教孔明隆中对策,纵论天下大势
刘备泪沾袍袖,恳请孔明出山孔明答应刘备出山,嘱咐兄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简介,作品简介,文题释义,字音字形,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语言赏析,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获奖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三顾茅庐,其礼太过,麻绳缚来,亲往拜谒侍立阶下,顾全大局,刘备形象,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三顾茅庐评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茅草屋,桃园三结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