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糖类B.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亲水端朝外侧,疏水端朝内侧C.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病毒也能进入细胞2.2021年10月6日,两位科学家因“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生物催化剂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B.酶的形状只适合与一种分子结合C.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时底物形状未改变D.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其空间结构会改变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随细胞分裂时期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进行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B.bc段某些细胞中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C.cd段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D.ac过程中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4.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经体液运输到达肾小管和集合管发挥作用B.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C.抗利尿激素是通过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提供能量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的D.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会使体内的抗利尿激素越来越少5.2020春季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性的居家隔离。引发该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外层有冠状棘突蛋白的单链RNA病毒。下列关于该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得到4种碱基C.该病毒可在空气中自我复制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中存在A-T、C-G的配对6.使用高倍显微镜可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倍镜下看不到要观察的物像时应移动装片寻找B.在藓类小叶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切片中有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二、综合题7.如图是关于细胞呼吸的概念图,其中A代表某种物质,①~④表示反应过程。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研磨,取出一部分匀浆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A、B、C三个试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物质A是_______。在人体骨骼细胞和酵母菌细胞中都能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填序号)。过程①③④反应的场所均为_______。(2)给A、B、C试管中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通入一定量18O2一段时间后,在上述三个试管反应后的产物中能检测到18O的试管是_______,含有18O的产物是_______。为了检测是否发生了无氧呼吸,可以用_______在_______性条件下检测上述三个试管中有无酒精产生。8.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发现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果实提前成熟,则这三种植物激素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2)NAA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优点有_____。(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中。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中X处应放置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则假设不成立。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1)图中,图_______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3)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4)A、B、C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________。(5)图A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__。10.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下图乙表示中华蟾蜍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甲分析,青城山中华蟾蜍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乙分析,在a~c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若在某个时间,蟾蜍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3)研究人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10只,在该调查范围内中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11.马铃薯是常见的蔬菜,其块茎颜色有白色、灰色、紫色。甘肃省育种专家成功培育出的黑色马铃薯,一改马铃薯的“老面孔”,成为马铃薯家族中的新贵。但由于病毒的侵染及逐代累积等原因,致使黑色马铃薯植株变矮小,叶片翻卷或花叶、皱缩,产量低而不稳。某科研小组欲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改善。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马铃薯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幼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_________________,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两者的含量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黑色马铃薯植株可以保持亲本优良特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培育人工种子也可实现黑色马铃薯优良性状的保持,获得人工种子的途径是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人工种子除保留亲本优良性状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12.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_____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_____ 、 _____ 、 _____ 、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实现了 _____ 。(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 5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 _____ kJ被这种鱼所同化。(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 _____ 。(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 _____ 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 _____ (至少答2点)。
参考答案1.A【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质(磷脂)、蛋白质,另含少量的糖类,A错误;B、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结合形成,构成细胞膜的磷脂亲水端朝外侧,脂肪酸疏水端朝内侧,B正确;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C正确;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如病毒、某些细菌也能进入细胞,D正确。故选A。2.D【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酶的作用特点:专一性、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详解】A、酶的催化作用可发生在细胞内,如呼吸酶,酶的催化作用也可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酶,A错误;B、酶分子的性状,只适合与一种或一类分子结合,因此酶的作用特点之一是具有专一性,B错误;C、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底物形状会发生改变,C错误;D、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随食物进入胃后,在胃蛋白酶和胃酸的作用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丧失,D正确。故选D。3.B【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ab时期由于DNA的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含两条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错误;B、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和两个染色单体,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减一时期,减二前、中期,减二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cd时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D、ac表示DNA复制,bc可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B。4.A【分析】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需要经过体液的运输,到达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发挥作用,A正确;B、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B错误;C、抗利尿激素属于激素,激素不能提供能量,其发挥的是调节作用,C错误;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立即被灭活,体内通过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A。5.B【分析】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中才能进行复制。【详解】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可在细胞内增殖、新冠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也遵循中心法则,A错误;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产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可得4种碱基,1种五碳糖,1种磷酸,B正确;C、该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在空气中自我复制,C错误;D、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存在胸腺嘧啶T,因为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故一般也不存在A-U、C-G的配对,D错误。故选B。6.A【分析】1、显微镜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到较大的结构,核糖体等无法被观察到。2、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由于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少,在高倍镜下看不到观察物像,应先把转换器换为低倍镜,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后转换为高倍镜继续观察,A错误;B、观察叶绿体时,选用的材料应该薄且透光,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可以直接用来制作临时装片,B正确;C、脂肪能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可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显绿色)的运动作为标志,D正确。故选A。7.(1) 丙酮酸(或C3H4O3) ①② 细胞质基质(2) C H218O、C18O2 重铬酸钾 酸 【分析】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图中①②为有氧呼吸,①③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①④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详解】(1)图甲中的A为丙酮酸,葡萄糖可以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可以生成乳酸或乙醇、CO2或CO2、水;在人体骨骼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即①②④,在酵母菌中能进行有氧呼吸和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即①②③,因此在人体骨骼细胞和酵母菌细胞中都能进行的过程有①②。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③④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2)A试管为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只能进行葡萄糖→丙酮酸的反应,氧气不参与,检测不到18O,B试管为沉淀物(含细胞器),由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检测不到18O,C试管为匀浆,加入葡萄糖能进行有氧呼吸,能检测到18O的水,时间长一点,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还能检测到18O的CO2;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产生(使用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遇酒精溶液会由橙黄色变为灰绿色),从而判定是否发生了无氧呼吸。8.(1) 赤霉素(生长素) 脱落酸 乙烯(2)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3) 细胞分裂(种子萌发)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 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 【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1)某种植物激素处理矮化豌豆植株,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说明该激素具有促进植株长高的作用,促进植株长高的激素是赤霉素(生长素);某种植物激素处理拟南芥,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说明该激素为脱落酸;某种植物激素处理菠萝植株,菠萝植株果实提前成熟,该植物激素是乙烯。(2)NAA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优点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3)①脱落酸作用: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②本实验目的是验证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自变量为是否生长素处理,甲乙两组都有生长素,丙组应为对照组,不含生长素,所以X应为空白琼脂块。乙组中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处理,丙组用空白琼脂块处理,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生长素;③如果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生长素处理后脱落酸的功能受到抑制,植物叶片脱落较少。因此若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组,则假设成立;若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则假设不成立。9.(1) C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A D(3)叶绿体(4)A 与B中的细胞质基因以及C中的全部基因(5)不是,因为A中有叶绿体使A细胞呈现绿色,不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 【分析】分析题图:图A细胞中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表示绿色植物细胞;B细胞没有细胞壁,表示动物细胞;C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表示原核生物中的细菌;D细胞表示原核生物中的蓝藻。(1)上图中,图C是幽门螺杆菌(一种细菌)结构模式图,其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无成形的细胞核。(2)图A代表植物细胞,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菌有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有的不可以;蓝藻(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和D。(3)A细胞能够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特有的是叶绿体。(4)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因此在A、B、C细胞的基因中,A中线粒体和叶绿体、B中线粒体中基因和C中的全部基因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5)图A所示细胞具有叶绿体,含有的叶绿素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其不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10. 增长型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大 S c K/2 120【分析】据图甲可知,中华蟾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据图乙可知,a~b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b时,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c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因此该图反映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 型增长。【详解】(1)由甲图可知,出生率一直大于死亡率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不断增大,故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增长型。(2)根据图乙分析,图乙代表的种群在在a ~ c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种群的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的含义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c时为K值,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增长K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约为K/2。(3)根据标志重捕法,在一定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该种群密度是(4030)/10=120只。【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及其特点,把握S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特点,理解K值的含义,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增长曲线的类型。掌握标志重捕法的操作过程和计算方法。11.(1)茎尖分裂能力强,病毒少(2) 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生长素含量低,细跑分裂素含量高(3)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4) 愈伤组织→胚状体→人工种子 方便储存和运输,人为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摆脱了季节、环境、地域的限制等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1)选择茎尖而不用叶片,获得脱毒幼苗的原因是茎尖分裂能力强,病毒少。(2)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由愈伤组织重新分化为根和芽的再分化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特定浓度比例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两者的含量关系是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含量高。(3)由于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黑色马铃薯植株可以保持亲本优良特性。(4)获得人工种子的途径是: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人工种子。人工种子除具有保留亲本优良性状外,还具有的优点是方使储存和运输,人为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同时还摆脱了季节、环境、地域的限制等。(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2)资源化(3)0(4)蚕丝、鱼、糖等(5)抵抗力(6)减轻水患、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 【分析】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而且体现了生态经济的“循环经济”原则。(3)由于鱼利用的是蚕粪,故属于分解者,所以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0kJ被这种鱼所同化。(4)据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蚕丝、鱼、糖等,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由于生物种类较少,故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可以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主要的优点有减轻水患、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