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宇宙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
展开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宇宙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 含解析
一、实验题
1.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环形山大多是由来自宇宙的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做“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假设:高度越高,环形山越大,高度越低,环形山越小。
(1)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都保持不变。
(2)实验结果:高度越高,环形山越__________,高度越低,环形山越_________。
2.制作星座放映器。
(1)参照某一星座图,在纸杯______________画出它的形状。
(2)用_________________扎出这个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伸进纸杯,把___________放映到白墙上。
3.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把棉线另一端捏在手上,转动线绳让乒乓球转动起来(如图所示)。
(1)乒乓球模拟的是_______,人造卫星绕地球的飞行与乒乓球做圆尚运动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时的拉力不是绳子,而是_________。
(2)在实验中如果棉线越长,你就会发现手受的力就越__________,转动的速度越大,手受到的力就越_____。这两个现象说明人造卫星的运动与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有关。
4.实验名称:同步静止卫星运动模拟实验
我的假设:地球同步静止卫星在空中是运动的。我所用的材料:乒乓球(模拟卫星),人(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将乒乓球放在人面前做圆周运动,人按照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跟着旋转。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5.实验名称: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实验材料:棉线、乒乓球
实验步骤:(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2)将棉线上的一端系上小木棍,将小木棍送人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讨论:1.当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2.如果没有绳子,乒乓球还会绕自己做圆周运动吗?
3.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在宇宙单元,我们还学习了有关星空的知识。
(1)课堂上,我们在塑料板的下面挂了小球(如图1),建成了一个“___________”的模型,它属于___________星座。
(2)图2为夏季星空图,在A、B、C、D四颗亮星中,我知道织女星是___________星,___________星所在的星座是天蝎座;由___________三颗星组成的三角形叫夏季大三角。(选填图中的字母编号)
(3)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_________,地球的卫星是_____________,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____。
后来,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第一种想法是:用望远镜看远方进港的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第二种想法是:月食时,观察到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的,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我们找材料来模拟一下人们的猜想:
7.如果要证实第一种猜想是否合理,应选择图( )和图( )进行模拟实验;如果要证实第二种想法是否合理,应选择图( )和图( )进行模拟实验。
A. B.
C. D.
8.在上面一题图C的实验中,白色平板模拟的是( ),正方体模拟的是( )。
A.太阳光照 B.月球表面 C.地球
9.在上面四个实验中,能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现象是( )。
A.木板上的船模移动时不会出现先看到帆顶后看到船身的现象
B.球面上的船模移动时出现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的现象
C.用手电筒照射正方体木块,在屏上出现方形影子。
10.在以往人类证实地球是球形的过程中,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 )。
A.远方的海面上,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B.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结果
C.月食时,地球投影在月球表面的影子形状
11.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观察者眼睛要(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12.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我的假设:
我所用的材料:
我用( )来模拟卫星,用( )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模拟实验结论是:
13.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乒乓球模拟的是( ),棉线模拟的是( )。
(2)实验时,如果我们加快转动速度,手感受到的拉力会( )(“变大”或“变小”);转动速度不变,如果我们把小乒乓球更换成大乒乓球时,手感受到的拉力会( )(填“变大”或“变小”)。
(3)实验时,不改变乒乓球的转速和大小,把棉线由原来的0.5米,增加到0.8米时,手感到的拉力会( )(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发射的人造卫星离地球越远,人造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 )(填“越大”或“越小”)。
(4)有一种卫星叫地球的同步卫星,我们从地面上看,好像它们都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它一直在绕地球公转,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转动速度和地球( )(填“自转”或“公转”)速度相同。
14.探究地球的形状。
实验目的:模拟“帆船进出港”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模拟帆船平面上进港和出港的现象,学生视线与桌面平齐观察。
(2)在地球仪上模拟帆船在球体上进港和出港的现象,学生视线与地球仪上端平齐观察。
(3)两次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
(1)帆船沿着课桌平面做进出港模拟实验时,帆船进港和出港时船身和船帆______。
(2)帆船沿着地球仪做进港模拟实验时,先看到______,再看到______。
(3)帆船沿着地球仪做出港模拟实验时,看到______先消失,______后消失。
实验结论:地球是一个______。
15.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题。
实验名称 | 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
实验目的 | 能用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
实验器材 | 一根0.5米长的棉线和一个( )、小石子或沙子 |
实验类型 | 分组实验 |
实验步骤 | 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 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内,拉紧棉线。 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体会此时握棉线手的感觉。 4.按上述做法,在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再做圆周运动,体会握棉线的手有什么感觉。 5.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改变棉线的长度,比较握棉线的手与棉线的长短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6.把乒乓球内装入细沙后,让它做圆周运动,然后再改变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体会握棉线的手与旋转速度的大小有什么感觉上的不同。 (注意:做乒乓球的旋转时要远离同学,同时也不要让细绳脱手,否则击伤同学或自己) |
实验现象 | 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手中力的大小发生( ) |
实验结论 | 棉线越( ),乒乓球受力越( );乒乓球质量越( ),受力越( );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 |
下图表示的是研究“恒星周年视差”的实验。
17.该实验从实验方法上说属于 实验。
A.对比 B.模拟 C.演示
18.实验中,我们在大圆的中间放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纸片代表______,大圆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地球绕太阳一周要______。
19.星1、星2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星。站在A点观测时,星1相对于星2的位置是:星1在星2的______;站在B点观测时,星1又在星2的另一侧。这就是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20.如果我们把星1、星2的位置放到距离大圆圈比原来远许多的地方,这种视觉位置差异范围 。
A.会变大 B.会变小 C.不变
21.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
探究的问题: |
实验材料: |
试验方法: |
实验结论 |
实验:
22.小帆船在木板上运动时( )。
A.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同时看到桅杆和船身。
23.小帆船在球形物体上运动时( )。
A.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B.同时看到桅杆和船身。
24.结论: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26.丁丁在做“模拟人造卫星飞行”这个实验时,①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②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儿,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③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这时丁丁观察的实验现象:
①乒乓球作圆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感受到了( )。
②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 );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 );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越( );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①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是因为有( );
②影响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因素有:地球( )、运动( )和本身( )。
参考答案:
1. 石子的高度 大 小
2. 底部 锥子 星座 手电筒 星座
3. 人造卫星 地球引力 小 大 距离 转动速度
4.实验过程:将乒乓球放在人面前做圆周运动,人按照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跟着旋转。
实验现象:人看到的乒乓球好像是静止不动的
实验结论:地球同步静止卫星在空中是运动的,它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相同。
5.1.答:当乒乓球做圈周运动时,握棉线的手感到有拉力。
2.答:不会。
3.答: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拉力越大,乒乓球受力也越大。使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力是地球的引力。
6. 北斗七星 大熊 B C ABD 太阳 月球 火星 木星
7. A D B C 8. B C 9.B 10.B 11.A
12.我的假设:同步卫星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因为它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样。
我所用的材料:木棒、绳子、火柴棍、塑料球(直径10厘米以上)、乒乓球
我用(乒乓球)来模拟卫星,用(塑料球)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
(1)在塑料球上扎一个孔,把木棒插入孔中。
(2)在塑料球的侧面和乒乓球上各扎一个小孔,将火柴棍系在绳子两端,并将两根火柴分别送入乒乓球和塑料球的小孔内。
(3)拉紧绳子,手握木棒使“地球”旋转起来,观察“卫星”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在“地球”旋转过程中,“卫星”也在绕“地球”转。
模拟实验结论是:同步卫星就是卫星的运动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即是24小时转一圈,所以在地球上看同步卫星就像是静止在地球上空。
13. 人造卫星 地球引力 变大 变大 变小 越小 自西向东 自转
14. 同时看见,同时消失 船帆 船身 船身 船帆 球体
15. 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地球是球形的
16. 乒乓球 变化 长 小 大 大
17.B 18.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19.左侧 20.B
21.探究的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实验材料:50cm长的棉线,乒乓球。实验方法:(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孔内,拉紧棉线。(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里,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实验结论: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部落下来是因为地球的引力。(或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不落下来,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人造卫星足够的速度)(或地球引力和人造卫星足够的速度使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而不落下来)
22.B 23.A 24.球形
25.实验: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的。
26. 拉力 小 大 大 地球的引力 引力 速度 质量
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生物与环境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鸽子羽毛,生物的研究,在探究仙人掌耐旱原因的实验中,,科学探究室,实验小组想验证仙人掌的生存本领,【实验目的】体验脂肪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生命的延续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 实验题专项训练:生命的延续 六年级科学下册+答案解析(教科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的内容,这种繁殖方式选择的是植物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