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2.“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庭生活中厨房常备的花生油、食盐、食醋、蔗糖等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花生油 B.食盐 C.食醋 D.蔗糖3.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4.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 B.溶解C.过滤 D.蒸发结晶5.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飘香一一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6.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1C.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7.如图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酱油呈碱性B.肥皂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C.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牙膏涂抹消肿8.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A.Na+、、、Cl- B.Zn2+、Ba2+、、Cl-C.K+、Na+、OH-、 D.Fe3+、Mg2+、、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10.归纳总结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①用洗涤剂可除去衣服上的油污②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使硬水软化①水不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②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材料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②工业用盐中毒由氯化钠引起①铜、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棉花、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为防疫需要,工作人员时常要喷洒75%的酒精溶液消毒,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2)在空气中含量排名第一,且可以充入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起到防腐作用的气体是_________。(3)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化学式)。(4)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2.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1)出行——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由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农业——古代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家肥,现代常使用化肥。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铵 B.硫酸钾 C.磷矿粉 D.硝酸钾(3)记录——古代用墨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而不变色,体现了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如今可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芯片中含有的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4)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矾净水,如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不仅能净水,还能消毒,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曲线中P点表示__________。(2)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 三、推断题14.今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E俗称熟石灰,F的溶液呈蓝色(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请写出你的推断:(1)A的化学式为 _____。(2)D、F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反应。(3)B、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四、实验题1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则气体从导管口___________进(填“a”或“b”)。 五、科学探究题16.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K2SO4和KOH【进行实验】(4)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5)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 六、计算题17.为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鸡蛋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1)这种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2)25g鸡蛋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2.B3.C4.D5.C6.D7.D8.B9.D10.A11.(1)C2H5OH/C2H6O(2)N2(3)NaHCO3(4) 12.(1)原子(2)C(3) 稳定的 硅(4)H2O 13.(1)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33.3%(3)降温结晶 14.(1)Fe3O4(2)置换(3)Ca(OH)2+H2SO4=CaSO4+2H2O 15.(1)长颈漏斗(2) (3) A b 16. a 放热 K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 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反应生成的K2SO4与BaCl2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H2SO4一定存在17.(1)20g(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