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单元 单元说明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单元 单元说明,共2页。
第六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和两篇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这些课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古诗三首》的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只有一个地球》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人扎根晋西北十五年,执着种树的感人事迹。《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展示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在土地失而复得后的喜悦以及他们对土地诚挚的热爱。四篇课文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号召人们要爱护环境、珍爱地球家园。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提炼要点、辨析推理、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文章的主要观点,即作者对具体事物的个人主观倾向。其表述因文体不同而有所差异,首先抓住文体特点,其次抓住一些关键性词句,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或从中提炼整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并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最后的结论的。《青山不老》让学生关注课题,学会抓住关键句。理解为什么课文说“青山不老”,然后需要“联系全文理解其意”,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需要品悟提炼概括,把握农民看待土地的态度。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应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写倡议书”。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观点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习作《学写倡议书》中。本次习作围绕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话题展开,与单元主题相呼应,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对环保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写作的能力。第一,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困惑点,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青山不老》可以补充介绍晋西北的自然状况,还可以引出其他环境守卫者的故事进行拓展阅读。《三黑和土地》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离学生比较远,可以适当引入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翻身做主、土地失而复得对当时农民的重要意义。注意资料的使用要适度。第二,要将环保教育自然地渗透在语文教育之中。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四篇课文,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增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科学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付诸实践,将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并倡议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三首2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借助注释,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词之美4.能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观点5.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只有一个地球2青山不老1三黑和土地1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11.生活中听到不同意见时,能换位思考,积极沟通2.和别人协商事情,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3.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4.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习作学写倡议书21.能掌握倡议书的基本格式,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表述清晰且言辞恰当的倡议书2.能根据倡议的对象,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并发布在合适的地方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1.能交流在朗读和感悟古诗词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时可运用的学习方法,体会诗词之美2.能抓住关键句把握段落表达的观点3.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快捷的乘车方案4.了解、积累传统文化常识,感受中国文化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