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3章 热点•微专题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第3章 第2节工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3节服务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3章 第4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1.学习思路无论农业、工业、服务业还是交通运输布局,都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对区位进行分析:第一步,将所有可能的区位因素都列举出来。这些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交通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第二步,分析上述因素对生产活动的成本或收益的可能影响,从而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每个因素都可能有双面性,如政策因素,一个地区对某个行业的优惠政策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但是该地区的环保政策可能加大该行业的成本。第三步,针对特定的生产活动,结合区域认知,学会比较不同地点的区位因素优劣,进行合理的区位评价。
2.学习技法——构建区位因素的答题模板(1)区位因素的全面分析: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归纳常用专业术语。(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反对,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此刻,在地球的其他角落,数亿杯茶正在被不同肤色的人们分享着。我国茶叶的产量和消费量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大多数茶树生长在南方热带和亚热带的丘陵和山区。
你知道茶树为什么多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吗?长江以北的暖温带地区能否种植茶树?提示:茶树一般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我国南方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加上多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长江以北冬季相对温和的部分暖温带地区也可以种植茶树,如河南的信阳毛尖、山东的日照绿茶等。
【基础清单】一、农业及其发展变化1.农业的概念:利用________和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以及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和养殖等途径,来获得________的物质生产部门。
3.农业分布特征(1)特征:空间分布最为广泛。(2)在地球陆地面积中,约11%是________,约24%是草原和牧场,约31%是森林和林地。(3)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________生产的场所。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名师助学】小科普:一般说来,区位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该事物的位置,二是指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简称区位因素。
新视点:粗放农业和集约型农业二者是根据农业投入进行划分的,粗放农业简单地说就是投入小、靠天吃饭的农业;集约农业是指农业生产投入比较大,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想一想:近年来,蔬菜市场上出现了“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等现象,你能说出其原因吗?【答案】农产品因市场需求大,出现短时期价格上涨走势。
读“我国部分地区简图”,完成第1~3题。
1.甲、乙两地纬度接近,但农业结构不同。造成两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2.按照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分,丙地的旱作农业属于( )A.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C.现代农业D.观光农业3.与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土壤贫瘠D.地形崎岖
【答案】1.A 2.B 3.B【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草场广阔,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故A项正确。第2题,丙位于华北地区,旱作农业大多属于自给自足农业,属于传统农业,故B项正确。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B项正确;甲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A、C、D项错误。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第4~5题。
4.四幅图所体现的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5.图①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 )A.北京市郊区B.河西走廊C.三江平原D.南疆盆地【答案】4.A 5.A
【解析】第4题,图①玻璃温室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条件中的温度进行改造;从等高线数值能看出图②中显示的是梯田景观,主要位于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对地形的改造;图③新疆坎儿井主要是把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以减少干旱区的水汽蒸发,属于对水源的改造;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实施井排井灌是为了改良土壤。第5题,图①为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投入较高,技术要求高,一般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区,河西走廊、三江平原及南疆盆地均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情境探究】材料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当地著名的红河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答案】地形崎岖,耕地少;季风气候,旱涝频发。(2)分析该地红米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答案】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为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地红米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3)试推测乙类村落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答案】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整合提升】1.农业生产的特点(1)地域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差异显著,导致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要求农业生产应因地制宜。(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因素)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因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这要求农业生产应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3.现代农业(1)概念:一般是指应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2)特点:重视规模和效益,不断向有机、观赏、休闲等方向发展。(3)常见类型: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等。以设施农业为例,它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调节生物体生活的环境,使之适合农业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在可控条件下,产品品质好,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数倍于传统农业,是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类型,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可观。
【学以致用】[考向1:农业生产及其特点]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气候的四个地区,各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文信息主要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A.季节性B.周期性C.地域性D.计划性2.农作物生长受光、热、水等自然因素影响,故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图示四地中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不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C 2.A【解析】第1题,文字信息显示“各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图示信息显示了不同地区农业的分布,故图文信息反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①位于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
[考向2:农业类型的判断]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农业属于(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4.图示农业属于( )A.种植业B.畜牧业C.渔业D.林业
【答案】3.B 4.B【解析】根据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主要流向可知,该农场以畜牧业为主,以面向市场为主,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生产集约程度高,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考向3:现代新型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近几年来在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许多农业产业园以大棚温室种植瓜果、蔬菜、花卉为主,集农产品观赏与休闲旅游为一体,形成了集约化农业。据此,完成第5~6题。5.影响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期形成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市场B.技术C.政策D.劳动力
6.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形成将( )A.缓解就业压力B.解决粮食紧缺问题C.消除环境污染D.提高土地生产力【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由材料“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近几年来在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可知影响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政策。第6题,由材料可知,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大棚温室种植瓜果、蔬菜、花卉为主,集农产品观赏与休闲旅游为一体。因此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形成将提高土地生产力,但与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粮食紧缺问题、消除环境污染关系不大。
【情境探究】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种茶面积最大、产茶最多、茶类最丰富的国家。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如苏州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和太湖翠竹等。下图甲示意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乙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农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1)根据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判断图中江苏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答案】太湖周边地区(江苏南部地区)。(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山地、丘陵,试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山地、丘陵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易形成云雾,有利于茶树生长,盛产好茶。
【整合提升】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3)科技因素(动态因素)。
2.农业的区位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域进行区位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区分
【学以致用】[考向1:农业的自然因素]我国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沙漠水稻种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取相应措施后,水肥不易流失,稻米产量高、品质好。下图示意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沙土层。据此,完成第1~2题。
1.沙漠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条件是( )A.劳动力短缺B.气温年较差较小C.市场需求小D.沙土保水能力差2.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稻米品质好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落后,环境质量好B.远离海洋,蒸发旺盛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沙漠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条件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劳动力和市场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排除A、C项;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B项错误;水稻喜水,沙漠地区蒸发旺盛,沙土保水能力差,不利于水稻种植,D项正确。第2题,沙漠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所以稻米品质好,C项正确。
[考向2:农业的科学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昆明斗南被誉为“亚洲花都”,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据统计,2018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额达68亿元,82亿枝鲜花经斗南花卉市场销往全国;全国每10枝鲜花里,有7枝来自斗南;此外,斗南鲜花销往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第3~5题。3.近年来,云南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政策D.劳动力
4.荷兰是世界著名的花卉生产和销售国。与荷兰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B.技术发达C.交通便捷D.劳动力成本低5.花卉从斗南销往我国各地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依赖于( )①保鲜、冷藏技术 ②先进的管理水平 ③丰富的销售经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A 4.D 5.C【解析】第3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花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云南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第4题,花卉产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荷兰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故D项正确。第5题,花卉长距离运输离不开保鲜、冷藏技术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故C项正确。
[考向3:农业的区位选择]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的安第斯山森林地带至今有大面积的野生西红柿分布。下图示意秘鲁地理位置。据此,完成第6~8题。
6.野生野生西红柿的主要习性是( )A.喜温暖B.喜湿热C.需长于17小时的日照D.需腐殖质高的黑土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并大规模推广耐储运、产量高的西红柿品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西红柿( )A.产品主要转向了国外市场B.生产更多依赖温室大棚等设施C.生产基地到市场距离加大D.北方消费、南方生产的格局形成
8.近年来,新疆的高番茄素西红柿在国内各地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大,主要原因是( )①新疆高番茄素西红柿价格优势明显 ②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③我国交通条件和果蔬保鲜技术提高 ④新疆西红柿生产有日温差大的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6.A 7.C 8.C
【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这里气候较为炎热,但野生西红柿分布区位于安第斯山森林地带,地势较高,故气候较为温暖,故选A项。第7题,我国从国外引进并大规模推广耐储运、产量高的西红柿品种,开拓了中国市场;主要种在我国南方,多数地区可以露天种植,大规模种植地距市场较远,使得生产基地到市场距离加大;西红柿全国范围内均有消费,没有形成北方消费、南方生产的格局,故选C项。第8题,高番茄素西红柿属于较高消费水平的蔬果,其在国内各地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大,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我国交通条件和果蔬保鲜技术提高,故选C项。新疆高番茄素西红柿价格优势并不明显,日温差大并不是高番茄素西红柿种植的特别优势。
【情境探究】材料 过去,北方冬季缺少新鲜的蔬菜,主要靠“南菜北运”来解决城市居民的吃菜问题。海南岛曾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每年冬季有大批蔬菜从海南岛销往北京。近年来,北方菜农大量兴建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以满足市场需求。山东寿光是我国重要的冬暖式大棚蔬菜基地。
(1)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哪些因素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答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2)与山东寿光相比,海南岛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答案】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较丰富,一年四季可连续生产。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
(3)蔬菜大棚主要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试分析寿光发展蔬菜大棚的有利条件。【答案】热量(气温)。寿光冬季晴天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劳动力充足;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政府的大力支持。
【整合提升】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学以致用】[考向1: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省最可能是( )A.辽宁B.山东C.江苏D.广东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农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农业结构的组成中,水稻、甘蔗喜高温多雨,多布局在我国南方地区。由农业结构组成可推断该省为广东。第2题,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各城市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甲市集中种植水稻,乙市集中种植甘蔗,丙市重点发展乳畜和园艺(靠近市场)。
[考向2: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答案】3.C 4.B【解析】第3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4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疑难助解】教材第58页 探索崖州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热量丰富、耕作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等。兰州市:干冷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水热组合多样、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等。
教材第61页 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或加以改造,例如发展温室农业、修梯田、引水灌溉等;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突出,例如城郊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从南方调运蔬菜。教材第61页 活动寿光蔬菜大棚主要通过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
教材第63页 思考略。教材第63~64页 作业题1.(1)气候、水源、土壤、政策、劳动力、科技等。(2)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等。2.(1)观赏、休闲、娱乐等。(2)土地价格、劳动力、交通、政策等。
3.三亚市崖州区自身具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热量丰富等自然条件及耕作经验丰富、劳动力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使得该地区适合蔬菜的种植,加之该地区交通便利及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等优势条件,使“南蔬北运”格局得以形成;甘肃省兰州市作为蔬菜产地的有利条件表现为:干冷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水热组合多样等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使该地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从而满足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对蔬菜的需求。
【课外实践探究】广州市郊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1.调查方法(1)调查地点:广州南郊。(2)调查时间:4—6月。(3)调查对象:郊区农民、郊区商店店主、城区农贸批发市场管理者、城市超市销售员、农业部门工作人员。(4)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问卷调查与随机采访相结合。
2.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我们制作了多份问卷调查表,有农民问卷调查表、农贸市场销售调查表等。(1)农民问卷调查表。
(2)农贸市场销售调查表。
3.数据整理(1)郊区农业的发展变化。①郊区农业生产类型的变化。十年前,郊区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近年来,郊区粮食生产规模很小,主要经营蔬菜,部分农户还经营果树、发展养殖。②郊区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种植业生产规模缩小,畜牧业生产规模扩大;种植业中,粮食生产规模缩小,蔬菜、花卉、水果生产规模扩大。
③农产品销售范围的变化。近年来,农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从以本地销售为主向本地、外地并重转变。④农业从业人员的变化。农业从业人员中,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⑤农业用地不断减少。(2)郊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生产规模小。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化农场刚起步。②技术水平低。大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技术投入很少,管理粗放。
③专业化程度低。很多家庭仍然经营多种产品。④产业链短。农产品布局分散,很少有农产品加工业。⑤销售渠道有限。大多数农户只是依赖于农贸市场和自销。(3)改进建议。①实行联合经营,扩大生产规模。②政府加强组织引导,扩展销售渠道。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生产技术。④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⑤树立品牌意识。
第29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件PPT: 这是一份第29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主观题专题指导,知识体系导学,动植物,热量条件,物质基础,种植业,畜牧业,专业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背景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长发育,基础清单,人工驯化,地区分布,物质基础,淡水养殖,旱作农业,种植业,畜牧业,2科学技术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