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题(十一)(Word版附解析)
展开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十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活细胞共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膜,能获取信息和进行物质交换
B. 都具有细胞质基质,能进行有序的化学反应
C. 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 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ATP水解提供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详解】A、活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流等,A正确;
B、活细胞都有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中心,其中可以进行有序的化学反应,B正确;
C、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中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说明密码子具有通用性,C正确;
D、细胞内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主要由ATP的水解来提供,此外如GTP等化合物也可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2. 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只能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B. 细胞中呼吸氧化酶的合成标志着细胞已发生分化
C. 癌变或凋亡时细胞中mRNA的种类将会发生改变
D. 细胞中自由基减少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的癌变是指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详解】A、真核生物的体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有的细胞能通过无丝分裂增殖,A错误;
B、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都存在呼吸氧化酶,所以据此不能判断细胞已经分化,B错误;
C、癌变是指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则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与正常细胞相比会有改变,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也有特殊基因的表达,C正确;
D、细胞中自由基增多会破坏重要的分子,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D错误。
故选C。
3. 叠氮胸苷(AZT) 是一种含胸腺嘧啶的核苷衍生物,其进入细胞经过转化后,能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治疗艾滋病的作用。AZT还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导致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叠氮胸苷可能是一类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的衍生物
B. HIV感染人体后,可识别并结合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C. 使用叠氮胸苷治疗艾滋病,会降低患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 AZT通过直接抑制HIV的RNA合成,进而抑制HIV增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叠氮胸苷(AZT) 是一种含胸腺嘧啶的核苷衍生物,则有可能含有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的衍生物,A正确;
B、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B正确;
C、叠氮胸苷能抑制骨髓的作用,使骨髓干细胞活性下降,而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故使用该药物,会降低患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C正确;
D、HIV为逆转录病毒,不进行RNA的自我复制,叠氮胸苷(AZT) 能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而不是抑制HIV的RNA合成,D错误。
故选D。
4. 某同学完成了四个实验:①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并用高倍镜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差异很大;②将红色康乃馨花瓣浸泡在盐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③将一批菜豆种子置于某种培养液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幼苗失绿呈现黄色;④在稀释豆浆液中加入蛋白酶,稍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紫色。以下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说明洋葱根尖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
B. 实验②溶液变红是因为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C. 实验③的培养液中缺少了某种必需的元素
D. 实验④说明豆浆中的蛋白质没有完全分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具有生物活性,当生物膜受到强酸、强碱或高温时,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由于红色三角梅花瓣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红色三角梅花瓣浸泡在盐酸溶液中,红色三角梅花瓣的细胞膜和液泡膜选择透过性功能失去,变成全透性,花青素进入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详解】A、洋葱根尖存在分生区、成熟区、生长区和根冠,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A正确;
B、细胞壁本身就是一种全透性的结构,用盐酸浸泡后的细胞已经死亡,盐酸破坏了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
C、遮光培养后变黄是因为缺乏光照无法合成叶绿素,而不是缺少了某种必需的元素,C错误;
D、蛋白酶的本质也是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遇蛋白质紫色,豆浆中蛋白质即使完全分解,溶液中因为加入蛋白酶依然呈紫色。故不能确定呈紫色是因为豆浆中的本身蛋白质没有完全分解,D错误。
故选A。
5. “加强学校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工作方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会出现发热、出汗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不断运输进入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导致血浆渗透压持续下降
B. 运动应激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
C. 运动时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神经元膜上K+通道开放Na+通道关闭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通过神经调节使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体温调节:体温偏低时,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促进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促进机体产热。
【详解】A、血糖不断运输进入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导致血浆溶质微粒数目减少,血浆渗透压持续下降 ,A正确;
B、运动应激时,肌肉运动产生的热能多,出现发热现象,不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增多,此时汗液分泌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B错误;
C、运动时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神经元膜上K+通道开放、Na+通道开放 ,C错误;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D错误。
故选A。
6. 二倍体果蝇是XY型生物,其性别由性指数(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与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群体中偶尔会出现XXY、XYY和XO(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等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个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XXY、XYY和XO等性染色体组成异常果蝇,不能为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若XYY果蝇可育,其与正常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占1/3
C. 产生XXY型果蝇的原因,是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未分离
D. 若上述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果蝇均能正常发育,则XYY、XO都将发育为雄果蝇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果生殖细胞中同时出现XY染色体,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为着丝点分裂,如果生殖细胞中同时出现两条X(非同源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详解】A、XXY、XYY和XO等性染色体组成异常果蝇,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是可遗传变异,能为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若XYY果蝇可育,XYY可产生的配子为X:YY:XY:Y=1:1:2:2,其中正常的配子X和Y,占1/2,故其与正常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性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占1/2,B错误;
C、染色体组成为XXY,说明多了一条X,因此可能是卵细胞异常(XX)或精子异常(XY)。如果是卵细胞异常,则可能是由于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X的两条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X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异常所致;如果是精子异常,则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X与Y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果蝇是XY型生物,其性别由性指数(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与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则正常雌果蝇(XX)的性指数为2/2=1,雄果蝇(XY)的性指数为1/2。故若上述性染色体组成异常的果蝇均能正常发育,则XYY、XO都将发育为雄果蝇,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7. 叶绿体中的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是由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它们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光,释放并传递电子,是光反应得以实现的重要结构。下图表示光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的物质是______,实验室模拟图示过程时,除了给予充足光照外,容器中还应加入水、含光合色素的类囊体薄膜、____。(答出两种即可)
(2)图中结构PQ在传递电子过程中,能利用部分电子的能量逆浓度将H+转运到类囊体腔中。图中,光反应过程左右两次H+跨膜运输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据图分析类囊体膜上ATP合成酶的功能有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3)为探究紫外线对芦苇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自然光照组(CK)、紫外线强度增强25%组(R1)、紫外线强度增强50%组(R2)三组,连续处理60天后进行相关检测,结果如下表:
| 总叶绿素含量(mg。g-1FW) | 基粒 |
CK组 | 1.37 | 排列整齐而致密 |
R1组 | 1.28 | 排列松散 |
R2组 | 0.85 | 排列稀疏紊乱,类囊体模糊不清 |
请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上图光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导致芦苇生长缓慢的原因______。
【答案】(1) ①. O2和H+ ②. NADP+、ADP(Pi、相关的酶类等)
(2) ①.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②. 催化ATP的合成、H+的运输通道
(3)高强度紫外线照射下叶绿素数量减少,类囊体膜等结构被破坏,使光能吸收和电子传递受阻,ATP和NADPH生成减少,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速率降低,芦苇积累的有机物减少,导致芦苇生长缓慢。
【解析】
【分析】据图和题意可知:光系统涉及两个反应中心,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PSI光解水,PSII还原NADP+。
【小问1详解】
光反应阶段水在光照下分解为O2、e和H+,故甲代表O2和H+;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水、NADP+、ADP等原料以及相关酶的催化,故实验室模拟光反应过程时除了给予充足光照外,容器中还应加入水、含光合色素的类囊体薄膜、NADP+、ADP(Pi、相关的酶类等)。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H+通过ATP合成酶从类囊体腔进入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合成了ATP,类囊体腔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左侧H+跨膜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为主动扩散,右侧H+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并且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运输。ATP合成酶催化ATP的合成,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H+,说明ATP合成酶同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小问3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紫外线对芦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高强度紫外线照射下(R2)组,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并且基粒排列稀疏紊乱,类囊体模糊不清。
说明高强度紫外线照射下叶绿素数量减少,类囊体膜等结构被破坏,使光能吸收和电子传递受阻,ATP和NADPH生成减少,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速率降低,芦苇积累的有机物减少,导致芦苇生长缓慢。
8.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受多种激素调控。科学家研究了绞股蓝种子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分子水平上的调节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这两种激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绞股蓝种子萌发时,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其生理意义是_____。
(2)由图可知,脱落酸具有________(填“促进”或“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具有_______作用。
(3)根据图可知,绞股蓝种子适合播种在温度较______(填“高”或“低”)的环境中。据图分析,播种时绞股蓝种子应种得浅一些更有利于发芽,原因是______。
【答案】(1)催化绞股蓝种子中贮存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细胞呼吸为种子萌发供能
(2) ①. 促进 ②. 拮抗
(3) ①. 低 ②. 种得浅的种子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光线,光照能通过抑制蛋白质3的合成进而促进赤霉素合成、抑制脱落酸的产生,并通过抑制蛋白质1和2的合成解除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解析】
【分析】题图从右向左分析,①增强光照抑制蛋白质3的合成,对脱落酸促进合成作用减弱,对赤霉素合成抑制作用减弱,即导致脱落酸减少赤霉素增多,对蛋白质2合成抑制作用增强,导致蛋白质2含量减少,导致蛋白质1含量减少,对种子水解酶合成、呼吸作用抑制减弱,即解除休眠促进萌发。②降低温度会抑制蛋白质会合成,蛋白质4减少对赤霉素合成抑制作用减弱,赤霉素增多,抑制蛋白质2合成,蛋白质2合成减少,导致蛋白质1合成减少,对种子水解酶合成、呼吸作用抑制减弱,即解除休眠促进萌发。
【小问1详解】
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可催化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麦芽糖、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细胞呼吸为种子萌发供能。
【小问2详解】
脱落酸促进蛋白质2合成,蛋白质2促进蛋白质1合成,蛋白质1增多对种子水解酶合成、呼吸作用等抑制增强,促进休眠;赤霉素可抑制蛋白质2合成,进一步使蛋白质1减少,对种子水解酶合成、呼吸作用等抑制减弱,促进萌发;二者在对种子萌发过程中作用相反,相互拮抗。
【小问3详解】
低温使赤霉素增多,促进萌发;种得浅的种子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光线,光照能通过抑制蛋白质3的合成进而促进赤霉素合成、抑制脱落酸的产生,并通过抑制蛋白质1和2的合成解除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
9. 八步沙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六老汉”三代人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职工,历时38年,完成治沙造林育草面积59.3万亩,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治理流沙,八步沙林场种植了柠条、 沙枣、 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这些植物应具有_____(答出一点即可)的特点以适应在沙漠中生存。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沙漠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内同化的能量可以直接流向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治理沙漠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调查发现,在草本和灌木混生的区域,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为评估封沙育林的初步成果,用样方法调查白榆的种群密度时,需要进行随机取样,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八步沙林场先进群体,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表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
【答案】(1) ①. 根系发达,抗旱,耐热,抗风沙,耐贫瘠等 ②. 初级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或非生物环境)
(2)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在争夺水分、阳光和空间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被淘汰
(3) ①. 减小误差(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②.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可以采取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小问1详解】
在沙漠中生存应具有的特点为根系发达,抗旱,耐热,抗风沙,耐贫瘠等以适应在沙漠中生存。沙漠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内同化的能量可直接流向初级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或非生物环境)。
【小问2详解】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在争夺水分、阳光和空间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被淘汰,故沙漠中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小问3详解】
随机抽取可减小误差(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调查可信度,人类活动可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0.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也可能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为探究红花和白花的遗传方式,研究者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白花甲×白花乙 → 白花:红花 = 3:1
实验二:白花丙×红花丁 → 白花:红花 = 3:1
(1)若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实验一可判断______为显性性状。综合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这对相对性状不可能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_。
(2)基因A、B控制花色遗传的原理可能有两种:一是促进红色色素合成;二是加速红色色素分解,机制如图所示:
①若基因A、B控制花色遗传的原理是第一种,则自然界中该植物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应该有________种。
②请选择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子代植株做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以上两对基因的作用原理。(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______
【答案】(1) ①. 白花 ②. 若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二的结果应该白:红=1:1或全白
(2) ①. 4 ②. 选取实验一或实验二子代的红花植株进行自交(选取实验一和实验二子代的红花植株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所有后代全为红花,则作用原理是第二种;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出现白花),则作用原理是第一种。
【解析】
【分析】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有9种,表现型有4种,且数量比是9:3:3:1。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小问1详解】
若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一中亲本都是白花,子代出现红花,且白花:红花=3:1,红花是隐性,白花是显性性状。若该对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实验二中白花丙是Aa,红花丁是隐性aa,则实验二子代是白花:红花=1:1,不符合题意。故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小问2详解】
①若基因A、B控制花色遗传的原理是第一种,则自然界中该植物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B-,则第一对基因可以是AA或Aa,第二对基因是BB或Bb,则红花个体基因型有4种。②若是原理一,则实验一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子代红花是AaBb,实验二中亲本是aabb、AaBb,子代红花基因型是AaBb。若是原理二,实验一、实验二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可将实验一或实验二中的红花自交,若是原理一,则AaBb自交后,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出现白花)。若是原理二,aabb自交后,所有后代全为红花。选取实验一和实验二子代的红花植株进行杂交也可,结果相同。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某地大力发展熏衣草产业,利用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请回答:
(1)用萃取法提取薰衣草精油时,______(需要/不需要)将新鲜的薰衣草粉碎、干燥。科研工作者探究了萃取剂使用量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见图)。据图分析,在生产实践中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料液比是_______。
(2)用水蒸气蒸馏法能有效提取薰衣草精油,说明薰衣草精油具有______的特点;向蒸馏得到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_______。
(3)有研究指出,薰衣草精油具有抗菌作用。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实验材料: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小圆形滤纸片、薰衣草精油等
(提示:若某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则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以该物质为圆心抑菌圈)。
①实验前,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待灭菌物品不要装得太挤,以免_______。到灭菌时间后,一定要等到锅内压力________才能打开排气阀,取出灭菌物品。
②实验思路:_______。
【答案】(1) ①. 需要 ②. 1:15
(2) ①. 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②. 分离油层
(3) ①. 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 ②. 降到零 ③. 向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两个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分别放入浸了薰衣草精油的小圆形滤纸片和未加精油的小圆形滤纸片,观察圆形滤纸片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
【解析】
【分析】1、水蒸气蒸馏法是分离纯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水蒸气通入含有不溶或微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的混合物中,并使之加热沸腾,使待提纯的有机物在低于100℃的情况下随水蒸气一起被蒸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一些花朵类精油并不适合使用蒸汽蒸馏法萃取,因为重要的花香成分遇到高温高压易被破坏,这时候就会采用溶剂萃取法。萃取时需要将新鲜的薰衣草粉碎,以增加材料与萃取剂的面积,干燥除去水分,增加萃取效率。由图分析,料液比为1:15时提取率接近最大值,之后再增加萃取液,精油的提取率也变化不大,还导致了萃取液的浪费。
【小问1详解】
萃取法提取精油时,为了提高萃取效率,需要要将材料粉碎、干燥;由图分析,料液比1:15时,精油提取率接近最大值,也不会导致提取液浪费,所以1:15为生产实践中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料液比。
【小问2详解】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要求被提取的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可以使水的密度增大,加速油水分离。
小问3详解】
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时,物品不要装的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到灭菌时间后,一定要等到锅内压力为零后,才能打开排气阀,取出灭菌物品,以免锅内压力变化过于剧烈,导致培养基溢出瓶口;要验证薰衣草精油具有抗菌作用,需向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两个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分别放入浸了薰衣草精油的小圆形滤纸片和未加精油的小圆形滤纸片,观察圆形滤纸片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
2023届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模拟试题(十一)(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三下学期生物模拟试题(十一)(含答案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