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诗三首》达标训练 三年级下册 语文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9课 《古诗三首》达标训练 三年级下册 语文部编版,共3页。
第9课 《古诗三首》达标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屠苏(zū sū) 除去(chú cú) 桃符(dáo táo) 爆竹(pào bào) 曈曈日(tōng tóng)异客(yì yī) 佳节(jiā jià) 兄弟(xōng xiōng) 遍插(piàn biàn)登高处(bēng dēng)二、读拼音,写词语。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 mù tóng( ) ( ) ( ) ( ) jiǔ jiā gū dú hé chù jiā jié( )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何( ) 牧( ) 独( ) 异( ) 佳( )河( ) 物( ) 浊( ) 导( ) 挂(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爆竹声中一岁除。( )A.年 B.表示年龄的单位 2.路上行人欲断魂。( )A.想要;希望 B.将要 C.欲望 D.需要3.独在异乡为异客。( )A.有分别;不相同 B.另外的;别的 C.奇异;特别 D.惊奇;奇怪五、细读题目,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亲情,常常在诗句中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下诗句与思念家乡无关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元日》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等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B.《清明》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孤身行路的悲伤情绪。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D.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我国元旦、清明、重阳三个传统节日。六、默写。1.爆竹声中 ,春风 。2. ,牧童遥指杏花村。3.清明时节雨纷纷, 。4. , 每逢佳节倍思亲。5. , 遍插茱萸少一人。6.千门万户 ,总把 。七、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①这两句诗出自《 》,作者是代诗人 。②下面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清明时/节雨/纷纷③“雨纷纷“让我想到的词语是( )。A.春雨绵绵 B.倾盆大雨 C.风雨交加④“欲断魂”说明行人的心情是 的,这与清明( )的习俗有关。A.踏青 B.插柳 C.扫墓八、将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作者连一连。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 阴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安石 静夜思望阙云遮掩,思乡雨滴心。 李白 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白居易 春望九、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元日》一诗描绘出一幅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2.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3.清明时节,诗人触景伤怀,所以借酒浇愁。(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山东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