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上海卷)(A4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上海卷)(A4考试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每空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柳宗元)4. 小玥在校运会100米比赛中失利,又在之后的班委竞选中落选,她不由得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自己的境遇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乙】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丙】父子俱清胡质之子威,字伯虎①。少有志尚,厉操清白②。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③。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④?”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七裴松之注)【注释】①威:胡威,魏末西晋时名臣,其父胡质。②志尚:志向,理想。厉操:磨练操守。③为荆州:担任荆州刺史。省,探望。④审:知道。5.【甲】诗作者是 (姓名),【乙】文作者欧阳修是 代文学家,晚号“ ”。(3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父子俱清( ) (2)临辞( )8.【丙】文中胡威的“厉操清白”具体表现在一行 “ ”和一言“ ”。他认为自己比不上父亲胡质是因为 “ ”。(3分)9.以下对三篇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鬓苍苍”“苍颜白发”都体现了人物的艰辛 B.卖炭翁和滁人都代表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C.太守与胡质、胡威父子都是关爱百姓的父母官D.三篇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期待10.【甲】诗借卖炭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 ,【乙】文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两位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阳楼记》中“ , ”的仁人品格;【丙】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了仁人品格的内涵,那就是 和 。(6分) 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7分)有实力的人,往往不动声色①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一类人,他们表面如湖水般宁静致远,内心却似大海般波澜壮阔;他们在人群中仿佛置身事外,但那双深邃的双眸早已将一切了然于心。他们往往不动声色,似一位寡淡的看客,自然而不矫饰,低调而不张扬。 ②所谓“高处不胜寒”,强者总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他们看上去孤僻不合群,实则是一种应被人欣赏的孤傲。有实力的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他们会找到一种最舒适的姿态安放自己。 ③大多数人感到苦恼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快乐自会由心而发,如影相随。( )听从内心的声音、活得越来越像自己的时候,优势( )会渐渐展现出来。④有实力的人恍若夏蝉,为这一鸣蛰伏了好几个四季;有实力的人就像昙花,为那一现等待了整个白昼。所有的收获都是不断付出的成果。他们总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持续努力着,在漫长的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他们深谙这个道理,懂得厚积薄发,只有当自己具备了足够实力的时候,才能将大放异彩的机会牢牢抓住。⑤曾有记者问过科比为什么会这么成功,科比反问记者:“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记者摇了摇头,科比紧接着回答道:“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要想静待花开,前提是得默默耕耘。黑格尔曾说:“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很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不断努力,终其一生找到自己的价值,于世界微不足道,于自己却举足轻重。在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前,少说话多做事,只有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强者。⑥《荀子》有云:“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意思是人不能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林则徐虎门销烟后收到被严办的圣旨,当时他内心又气又恼,但行动上却不慌不忙,依然把公事料理妥当,跟随钦差回京听候惩办。回京之时,他特意带上了“制怒”两字的横幅,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心情急躁。可见,真正有实力的人,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⑦那些默默努力却不炫耀的人,他们往往性格沉静、收敛、从容,不自以为是、不显山露水、不随便与人争锋。拥有不动声色的优秀,远比那些金光闪闪的人,更令人尊敬。(有删改)11.填入第③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只有……才……12.第一段的作用是?(3分) 13.本文围绕 的观点,分别从(1) ;(2) ;(3) 三个方面展开论述。(7分) 14.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一段合适?请阐述理由。(5分)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和张飞得知关羽败走麦城被害后,张飞时常迁怒于手下士兵,刘备更是冲动之下不顾诸葛亮的阻拦,发动了夷陵之战,反而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5-19 题(18分)复活半刀泥明前茶①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老万就要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②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他一边哼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虽是如冰似玉的青白瓷,看上去一无所饰,但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③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匠人以刀作笔,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④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呯呯’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⑤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利坯要利得极薄,而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这就像初学滑冰的人,上了冰面,越不想栽倒,越是趔趄不已。我跟师傅初学时,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⑥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说实在的,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剔、顿、挫、拉圆、捺方,露峰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⑦二十年过去了,师傅几乎已经退隐江湖,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⑧他两年前收的一位徒弟最有意思——京都大学的教授,日本人,教了一辈子陶瓷史,62岁退休后,前来景德镇找寻宋代残瓷搞研究,见到老万卖给摊贩的笔洗,惊住了。立刻恭恭敬敬前来,要找老万学艺。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日本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15.第 ② 段“乾坤”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6.分析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17.对文中第③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南宋青白瓷。 B.半刀泥刻法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C.人们观赏半刀泥刻法作品会感受到虚实结合之美。D.老万先前淘了许多宋瓷片,欺瞒了很多人。18.阅读文章第⑤⑥段,梳理老万师徒复活半刀泥工艺的过程。(4分)时间半刀泥工艺复活过程学艺要领上世纪七十年代老万的师傅翻阅史料,捡拾残瓷,自己慢慢悟道,传道给徒弟老万(1) 二十年前(2) 博采众长,触类旁通19.分析结尾段的作用。(6分) 三、综合运用(2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20-23题。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今,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繁华都市里,“城市书房”就像是一颗种子,萌发于巷陌之间,用书页和墨香,在钢筋水泥中建造起文化的森林、阅读的天堂。关于“城市书房”你知道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请根据以下材料和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20.阅读以下两则材料,概括出“城市书房”的三个特点。(6 分)[材料一]据 2022 年 11 月 21 日文汇网官方报道,“小而美”的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开进了沪上的大街小巷、商圈乃至景区。作为全民阅读的新型服务载体,城市书房是传统阅读阵地的现代延伸和有益补充。城市书房的出现,不仅大大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覆盖面,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成为一座城市最具温度的文化地标之一。 [材料二]在浦东新区,融书房、张江科学城书房、国际象棋主题分馆等十几家主题房,满足了市民个性化文化需求,成为浦东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位于陆家嘴金融城的“融书房”,由老旧社区图书馆改建而成,率先探索由普通公共图书馆向有明显个性的“金融城市书房”转变。馆藏文献约五分之一为外文书籍,以金融方面图书资料及相关社群文化为特色。每周举办两场高质量读书会。既满足金融白领群体的需求,又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阅读场所。(1) ;(2) ;(3) 。 21.假设建筑师们计划在某学区设计一个城市书房,为周边学生打造一个公共阅读空间,和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衔接,作为课外延伸,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相关阅读资源,创设互动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请你根据这个城市书房的定位,从以下征集到的名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简析理由。并且根据你所选的名字撰写一句宣传语。(6分)A.第二学堂 B.名著驿站 C.聊书客厅 我选 (填写字母即可),理由是: 。我撰写的宣传语: 。 22.为了体现和“名著导读”的关系,这个城市书房精心设计了一堵名言墙。请你将以下名言和它的出处一一配对(填写字母即可)。(4分)(1)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2)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 )(3)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 )(4)人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一遇到拦路的荆棘,就把生命当成笨重碍事一文不值的东西扔掉。 ( )A.《昆虫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傅雷家书》 D.《艾青诗选》 23.书房建成后,为了吸引更多学生,书房推出了“猜一猜”活动。周边学生只要根据提示,填出下表中的人物名字,即可获得设计精美的读书卡片。请你也来试一试。(4分)一句话介绍人名从父亲书信中体会爱与责任、艺术与人生感悟的孩子(1)深入西北革命根据地,真实记录所见所闻的美国记者(2)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的战士(3)智取生辰纲,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智多星”(4) 四、写作(60分)24.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感迷惘,把握前进方向……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适当议论和抒情,不少于600字。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A4考试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诗作者是____,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甲】诗中诗人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重庆A卷)(考试卷)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树形图,流程图,复流程图,括号图,桥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云南卷)(考试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