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955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955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955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共10页。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化 学(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Ba 137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金刚石 B. 碳酸 C. 干冰 D. 甲烷2. 下列现象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金属冶炼 C. 镁条燃烧 D. 酒精消毒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2H 表示 2 个氢分子 B. 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NHC.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Fe2O3 D. Al3+的结构示意图为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测溶液pH B. 液体加热C. 倾倒液体 D. 量筒读数5. 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为原子,Y为离子 B. X、Y属于同周期元素C. X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D. 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YX的形式6. 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描述错误的是( )A. 燃着的镁带伸入CO2中,会立即熄灭B. 滴瓶上的滴管吸完液体后,不用清洗C.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蓝紫色D. 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沿玻璃棒引流到水中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盐酸易挥发,可用于除铁锈 B.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C. 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铁锅 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8. 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O3分子 B. 分子中有9种元素C. 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D. 碳的质量分数为24%9. 我们可利用气压变化来完成某些实验。下图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将导管伸入水中,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会降低 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ABC D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先挤压右侧滴管,使液体A与固体D接触,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纸屑先于木屑燃烧,然后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也产生气泡,同时纸屑和木屑均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证明纸屑的着火点高于木屑B. 该装置的优点有: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C.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可以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D. 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11. 下列离子中,能与Ca2+、H+、Cl-等离子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溶液中的是( )A. OH- B. CO C. K+ D. Fe3+12. “微观一宏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B. 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 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13.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 可用水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B. 可用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方法,鉴别硫酸铵与尿素[CO(NH2)2]C. 可加入适量的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D. 可采取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的方法,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14.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0403025反应后质量/gm703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20 B. 乙一定是化合物C.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质量15. 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高B. 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 CO2同时生成18g H2OC. 理论上每8g 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 g O2D. 过程①可将CH4中的部分能量储存于Cu2O中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16. (12分)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利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所得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______;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3)用C装置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用字母X、Y、Z进行排序)。(4)实验室将B、E装置连接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制取4瓶气体,至少需要含杂质20%的大理石多少克?______(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2.2g/L)17. (5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_______℃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该溶液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甲)______m(乙)(填“>”“=”或“<”)。(4)保持温度不变,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混合(甲与乙不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是 (填序号)。A. 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 B. 甲的不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C. 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不饱和溶液 D. 甲的不饱和溶液和乙的不饱和溶液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18. (9分)请回答下列问题。(一)奥运会中的化学知识(1)2008 年奥运会“祥云”火炬采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2022 年冬奥会“飞扬”火炬采用的燃料是氢气。①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②丙烷作为燃料对环境可能有不利影响,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2)氢能客车搭载氢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系统助力北京冬奥,“氢腾”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二)天宫课堂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天宫”,三位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根据图文回答问题。(3)王亚平老师演示了失重状态下把泡腾片插入水球的“泡腾片实验”,水球内产生气泡。①图1发生如下反应H3C6H5O7+3NaHCO3═Na3C6H5O7+3H2O+_______(补全化学方程式)。②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填字母)。A.盐水鹅 B.西红柿 C.大虾(4)冰墩墩(图3)助力天宫课堂,其内部填充物为100%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5)叶光富老师告诉我们:航天员在“天宫”中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来自于水的电解。实验室用100g 10%的NaOH溶液配制4%的NaOH溶液用于图4实验,需加水_____mL。19. (6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对于科学探测月球的金属资源方面意义很大。(1)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原因是______。(2)为验证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位同学设计了不同方案。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根据______现象,得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小芳选择了光亮的铜丝、____________溶液(均写化学式)也验证出铜、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20.(6分)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N、O、S、Cl、Na、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A、B、D、E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金属元素;A、C、D、H均由三种元素组成;C和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H是同种类别的物质;B、J为单质;F和G常用于灭火。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C的俗名是________。(2)写出D→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写出E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1. (12分)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物质。(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①写出生石灰与水生成熟石灰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果蔬表面残留的波尔多液不易用水洗去,浸泡时可在水中加点______(填字母)浸泡除去。A、食醋 B、食盐 C、纯碱 D、植物油(2)兴趣小组同学在做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时,发现滴加试剂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查阅资料】Ⅰ、NaOH和CuSO4溶液混合可生成Cu(OH)2、Cux(OH)y(SO4)z等多种产物。Ⅱ、68℃时,Cu(OH)2发生分解;300℃左右Cux(OH)y(SO4)z发生分解。【思考交流】实验一中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探究】将实验二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浅蓝绿色固体样品。小组同学称取27.6g样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①装配好装置后,装药品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②控制温度为68℃,对样品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间N2。冷却后测得装置B增重1.8g。A、再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B、样品中Cu(OH)2的质量为______。③取出装置A中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适量稀盐酸完全溶解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得11.65g沉淀;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质量增加了24.5g。则Cux(OH)y(SO4)z中x:y:z=______。【拓展延伸】在烧杯中放入20mL某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定混合液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B、a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C、b点烧杯内物质几乎不导电 D、bc段烧杯内沉淀质量不断增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南京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解析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参考答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南京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解析版docx、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docx、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参考答案docx、2023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南京卷)-学易金卷: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解析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考试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参考答案docx、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南京专版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