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威远中学校高2025届高一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B.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C. 分化的结果导致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D. 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是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细胞分化一般不会出现细胞核遗传物质改变,C错误;
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C。
2. 衰老细胞在生理功能上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
B. 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C.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D.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答案】D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C、衰老细胞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衰老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C正确;
B、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B正确;
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D错误。
故选D。
3. 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B. 烫伤引起大量皮肤细胞死亡
C. 脉管炎患者因局部缺血导致组织细胞坏死
D. 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详解】A、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
B、烫伤引起大量皮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
C、脉管炎患者因局部缺血导致组织细胞坏死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
D、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的死亡是生理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在长大过程中,表面积增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所有酶活性降低
C. 细胞坏死受基因控制,对生物个体不利
D. 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在长大过程中,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但相对表面积减小,导致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错误;
B、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多种酶活性降低(而非所有酶活性降低),B错误;
C、细胞坏死主要是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害,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细胞通过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并重新回收利用,可以维持细胞在营养缺乏状态下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5. 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e→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动物细胞在e→a时期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C. 高等植物细胞在c→d时期出现赤道板
D. 高等动植物细胞在d→e时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按顺时针方向,ea为间期,ab为前期、bc为中期,cd为后期,de为末期,因此e→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正确;
B、e→a为间期,间期可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动物细胞还可进行中心粒的复制,B正确;
C、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C错误;
D、d→e为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间凹陷而缢裂,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D正确。
故选C。
6. 下列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按细胞分裂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①→④→⑤→②→③ D. ④→⑤→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各分裂期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①图中黑色结构可表示细胞核,此时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可属于有丝分裂间期图;
②图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并且染色体被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属于后期图;
③图细胞出现两个细胞核,表明此时细胞已经一分为二,可表示末期图;
④图细胞的细胞核的核膜开始逐渐解体,可表示前期图;
⑤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在赤道板上,可表示中期图。
故选C。
7. 某些药物可以将细胞有丝分裂阻断在特定的时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用药物抑制细胞质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增倍
B. 若用药物抑制DNA复制,则使分裂期的细胞增多
C. 若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将有丝分裂阻断在间期
D. 若用药物抑制着丝点分裂,则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维持在1∶1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若用药物抑制细胞质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增倍,A正确;
B、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若用药物抑制DNA复制,则使分裂间期的细胞增多,B错误;
C、纺锤体是在前期形成的,因此若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将有丝分裂阻断在分裂期,C错误;
D、若用药物抑制着丝点断裂,则分裂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比值维持在1:2,但间期DNA复制之前,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1,D错误。
故选A。
8. 依据细胞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 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B. 是否出现星射线
C.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 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均在后期加倍,前、中、末期均为正常体细胞染色数目,A错误;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星射线,而植物是出现纺锤丝,但二者在光学显微镜下都不能观察到,B错误;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方式相同,都是脱水缩合,D错误.
故选C。
9.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异花传粉是指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B.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C. 去雄是指去除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D.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详解】A、异花传粉是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指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A正确;
B、杂种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错误;
C、去雄是指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C错误;
D、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时会表现出来,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时,之一代不能表现出来,D错误。
故选A。
10. 已知羊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观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毛色的显性性状是白色
B. 三只黑羊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 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 Ⅲ2与黑羊交配生出黑羊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由遗传图可知,白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黑羊,因此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
【详解】A、图中显示Ⅱ-2白羊×Ⅱ-3白羊杂交,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说明白毛对黑毛为显性,即毛色的显性性状是白色,A正确;
B、白羊的后代出现黑羊,黑羊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 为纯合子,即所有黑毛羊的基因型相同,B正确;
C、四只白羊,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Ⅱ-2白羊×Ⅱ-3白羊均为杂合子,Ⅰ-1号白羊的基因型也为杂合子 ,而Ⅲ-2白羊,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显然四只白羊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
D、Ⅲ-2白羊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与一只黑羊交配再生一只黑羊的几率为2/3×1/2=1/3,D错误。
故选D。
【点睛】
11.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甲袋子内的小球(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小球(D:d=1:1)总数的10倍,之后进行上百次模拟实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乙袋子分别模拟是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
B. 最终的模拟结果为DD:Dd:dd接近于1:2:1
C. 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要放回原袋子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D. 两个袋子中的小球数量不同,从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实验中用两个小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两个袋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袋子中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
B、由于两个袋子内的小球都是D:d=1:1,所以最终的模拟结果是DD:Dd:dd接近于1:2:1,B正确;
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被抓取后要放回原袋子再进行下一次抓取,C正确;
D、每个桶中不同颜色(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甲内小球总数量和乙桶内小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将甲袋子内的小球数量(D:d=1:1)总数增加到乙袋子内的小球数(D:d=1:1)的10倍,不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D。
12.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典型的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A. 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
B.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C.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有矮茎
D. 开红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只出现红花一种表现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符合性状分离概念,A正确;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亲代有两种性状,后代只有显性性状,B错误;
C、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有矮茎,亲代有两种性状,后代也有两种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开红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只出现红花一种表现型,没有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D错误。
故选A。
13.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的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若F1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1:1
D. 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
【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演绎推理内容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因此若F1进行测交,则分离比为1:1,属于其研究过程中“演绎”部分,C正确;
D、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不是演绎过程,D错误。
故选C
1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先分离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B. F1产生4种配子,Y:y:R:r比例为1:1:1:1
C. 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最终形成9种基因型
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随机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和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A错误;
B、F1产生的配子中,配子类型及比例是YR:Yr:yR:yr=1:1:1:1,B错误;
C、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最终形成9种基因型的个体,C正确;
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
15. 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用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做亲本,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是( )
A. 4/16和3/16 B. 1/4和3/8 C. 1/4和5/8 D. 9/16和2/16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为YyRr,F1再进行自交,F2为Y_R_:Y_rr:yyRr:yyrr=9:3:3:1。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F1为YyRr,F2为Y_R_:Y_rr:yyRr:yyrr=9:3:3:1,其中纯合子占1/2×1/2=1/4,重组型个体(Y_R_、yyrr)所占的比9/16+1/16=5/8,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基础的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相同
C. 大肠杆菌遗传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再怎么组合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
【详解】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错误;
B、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两者适用范围不相同,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且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点睛】
17.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包括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B. 该对同源染色体所示行为可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有丝分裂过程中
C. 图示3和4互为姐妹染色单体,1和3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D. 非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增加了配子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并且根据图示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出这对同源染色体的2、3这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详解】A、图示包括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
C、图示1和2、3和4均互为姐妹染色单体,1和3、1和4、2和3、2和4均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根据图示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出这对同源染色体的2、3这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互换,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形成新类型的配子,从而增加配子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18.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②→④ B. 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③④
C. 细胞①中染色体与核DNA比例为1:2 D. 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间期。
【详解】A、如图,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间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细胞①着丝粒分裂,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C错误;
D、细胞②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A。
19. 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大小不等的细胞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精子和卵细胞的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①次级卵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都不能再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进行减数分裂,①错误;
②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②正确;
③一个精原细胞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也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③错误;
④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过程,而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④正确;
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等大,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⑤正确;
⑥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⑥错误。
故选A。
20.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父方和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由图可知甲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在未交换前的染色体与图乙④相同,则甲和④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甲中的那条长的染色体和②中那条长的染色体是发生互换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说明甲和②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分析甲图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甲和④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甲和②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②④,B符合题意。
故选B。
21. 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而小肠上皮细胞与营养吸收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出现功能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小肠干细胞分化产生小肠上皮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 小肠干细胞分化产生的潘氏细胞能抵抗外来病原体,使细胞趋向专门化
D. 小肠干细胞和潘氏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A、潘氏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是由小肠干细胞分化而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的核酸有一定差异,A正确;
B、全能性的判断标准是发育为完整个体或者产生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小肠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形成潘氏细胞,并不是完整个体,也没有分化为生物体的各种细胞,故不能体现全能性,B正确;
C、由通过信息可知,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有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使细胞趋向专门化,能提高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
D、潘氏细胞是分化后的细胞,在体内将保持分化状态直至衰老死亡,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D。
22.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 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 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图1所示细胞的形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
B. 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 段;完成图3中CD 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 所示的情况
D. 图 4 中a 可对应图3中的BC 段;图4中c 可对应图3中的 AB 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粒)的分裂。
分析图4: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但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A、图1各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该细胞中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且有丝分裂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2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共有8条染色体,A正确;
B、图3中BC段的染色体处于复制后状态,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对应;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减半,是由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粒)分裂造成的,B正确;
C、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C正确;
D、图4中a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可对应图3中的CD段;4中c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1期和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A以前、D以后的线段,D错误。
故选D。
23. 如图为某一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精细胞
B. 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①③⑤
C. 一般不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
D. 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处于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根据图④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为雄性,所以图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A错误;
B、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这一过程的有③⑤,①处于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该生物为雄性生物,雄性动物的减数分裂是连续的,而雌性动物的减数分裂是不连续的,一般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C错误;
D、由图可知,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说明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24.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B.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C.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分别发生在JK段和LM段
D. MN段会发生核DNA含量的加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曲线图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详解】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除了CD(有丝分裂前期、中期)、GH(减数第一次分裂)、MN(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段外,IJ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也具有染色单体,A错误;
B、GH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和OP段(有丝分裂后期)相比,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只有一半,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都发生在GH段(减数第一次分裂),C错误;
D、MN段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所以会发生核DNA含量的加倍,D正确。
故选D。
25. 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绘得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 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分析】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2;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
【详解】A、Aa个体自交一代产生个体比为AA∶Aa∶aa=1∶2∶1,纯合子的比例由0变成了50%,若再次自交还会提高纯合子的比例,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占的比例越高,可推知,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即为a曲线,A正确;
B、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2,因此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正确;
C、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都无限接近于1/2,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可用b曲线来代表,不会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C错误;
D、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即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可用c曲线代表,D正确。
故选C。
26.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部着生雄花,腋部着生雌花。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隐关系的判断方法:
①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可用公式表示:A×B→只有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
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可用公式表示:A×A→既有A、又有B,B为隐性性状。
【详解】A、该图表示非甜自交和非甜与甜杂交,若非甜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非甜为显性,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它为纯合子,与甜杂交后都是非甜,则非甜为显性,若后代都是甜或者非甜和甜都有,说明甜为显性,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A正确;
B、该图是非甜和甜正反交,如果正反交的后代都是非甜和甜都有,则不能判断显隐关系,B错误;
C、该图表示非甜自交和甜自交,如果非甜的后代全是非甜,甜的后代全是甜,则不能判断显隐关系,C错误;
D、该题表示非甜和甜杂交,如果后代非甜和甜都有,则不能判断显隐关系,D错误。
故选A。
27. 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红花×红花
红花:白花=14:1
乙组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7:1
丙组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A. 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为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
C. 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
D. 甲组和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甲组实验中,红色和红色杂交,后代出现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甲组亲本基因型有AA×AA、AA×Aa、Aa×AA、Aa×Aa;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
【详解】A、根据甲图实验分析,红花与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为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也有纯合子,B正确;
C、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7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7: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A,则AA:Aa=3:1,C正确;
D、甲组实验后代的红花植株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D错误。
故选D。
28. 茉莉花的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白花窄叶和纯合紫花宽叶杂交的后代再与“M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紫花宽叶、紫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的比例依次是 3∶3∶1∶1。“M植株”的基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纯合白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花宽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
【详解】纯合白花窄叶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花宽叶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后代与“M植株”杂交,后代中紫花:白花=3:1,宽叶:窄叶=1:1,据此可知“M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故选A。
29. 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独立遗传,且基因A、b、C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下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纯合子代的概率为( )
A. 63/64 B. 1/64 C. 31/32 D. 1/32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A_bbC_的个体能将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图可知,基因型A_bbC_的个体能将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因此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纯合子代AAbbCC的概率为:1/4×1/2×1/4=1/32,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0.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 B/b控制花型重瓣与单瓣,重瓣为显性。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子一代重瓣植株是单瓣植株的三倍
B. 子一代中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
C. 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可育雄配子数的3倍
D. 亲本产生的含B可育雄配子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a=2:1。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故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
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图中a表示______过程,b表示______过程。
(2)c过程的生理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______,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⑤与⑥中的蛋白质种类______。(填“完全不相同”或“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3)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
(4)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与______(填细胞器)有关。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特点。
【答案】(1) ①. 细胞生长 ②. 细胞分裂
(2) ①. 专门化 ②. 不完全相同
(3)酪氨酸酶 (4) ①. 溶酶体 ②.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增殖,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通过a过程细胞表现为体积变大,因而表示细胞生长过程,经过b表示细胞由一个变为两个,说明该过程为细胞分裂。
【小问2详解】
通过c过程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该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生理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细胞⑤与⑥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而这两种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小问3详解】
导致白发出现的的原因是细胞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黑色素的合成大量减少。
【小问4详解】
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与溶酶体有关,因为溶酶体是细胞中消化车间,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因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
32. 图1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2表示其观察结果。图3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图4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__________→乙:漂洗→丙:染色→丁:制片。
(2)染色体因容易被__________性(“酸”或“碱”)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先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__________形,排列紧密。观察时__________(能/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3)图2细胞④时期由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4)显微镜观察分生区多个视野,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__(时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图4细胞可以对应图3中分裂期的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阶段。
【答案】(1)解离 (2) ①. 碱 ②. 正方 ③. 不能
(3)着丝粒(着丝点)分裂
(4) ①. 间期 ②. e ③. ab
【解析】
【分析】图分析:图1为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其中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图2中,①细胞核尚未解体,表示分裂间期;②逐渐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表示分裂末期;④中着丝粒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表示分裂后期;图3中,e表示分裂间期,a、b、c、d分别表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图4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4:4,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小问1详解】
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甲为解离。
【小问2详解】
染色体因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染成深色而得名;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连续的变化。
【小问3详解】
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着丝粒分裂,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小问4详解】
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e;图4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4:4,说明着丝粒未分裂,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对应图3细胞周期中的a、b阶段。
33. 如图甲是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字母M、m、N、n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染色体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
(4)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图丙中画出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的示意图,并标出所画染色体上相应的字母_______。
【答案】(1)初级精母细胞
(2) ①. 4 ②. 0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而该动物个体为雄性,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且不是同源染色体,同时着丝粒已分裂,因而乙是减数分裂完成产生的精细胞。
【小问1详解】
根据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开可推测,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小问2详解】
图甲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图甲代表个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不同的是其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而可推测,图甲所示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分子,因此细胞内有4个DNA分子,不含同源染色体。
【小问3详解】
M与N或M与n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实现。
【小问4详解】
若图乙为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则与之同时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颜色与乙细胞互补,可表示为:
34. 现有四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依此类推,则四个纯合南瓜品种中,圆甲与圆乙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扁盘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实验1的F1与表型为_______的品种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为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 ①. 2(或两) ②.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①. AAbb、aaBB ②. AABB
(3) ①. 长形 ②. 扁盘形、圆形、长形 ③. 1∶2∶1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可进一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
【小问1详解】
根据两组实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根据F2的分离比9∶6∶1可以推测出,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即亲本圆甲和圆乙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亲本中扁盘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
【小问3详解】
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采用测交实验,即用长形品种植株(aabb)和实验1中的(AaBb)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比例为:1AaBb(扁盘)∶1Aabb(圆形)∶1Aabb(圆形)∶aabb(长形),即扁盘形∶圆形∶长形=1∶2∶1。
35. 豌豆的粒形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粒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黄色圆粒(甲)、绿色圆粒(乙)、黄色皱粒(丙)三个纯合品种豌豆
(1)若要利用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___;甲和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粒绿色圆粒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方案,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答案】 ①. 甲与丙或乙与丙 ②. 不能 ③. 甲与乙之间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 ④. 让此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⑤. 全为绿色圆粒 ⑥.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问题,因此可以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
【详解】(1)基因分离定律适用研究一对等位基因,若要利用豌豆圆粒与皱粒这对性状来验证,即选用RR×rr杂交,亲本即甲和丙或乙和丙;甲与乙之间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作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
(2)F2中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yyRR或yyRr;对于植物而言,要鉴定其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案就是让绿色圆粒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全为绿色圆粒,则该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②若子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 ,则该绿色圆粒种子的基因型为yyRr。
【点睛】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题关键。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25x2=50分),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