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北仑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学考班使用/全年级+外高班使用)
一、单选题
1. 一份淀粉酶能使一百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
A. 高效性和多样性 B. 高效性和专一性
C. 专一性和多样性 D. 稳定性和高效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详解】由题意可知,一份淀粉酶能使一百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说明酶的催化效率高,即酶具有高效性;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
A. 蛋白质 B. 多糖
C. 磷脂双分子 D. 植物蜡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结构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详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
故选C
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 )
A. 麦芽糖 B. 葡萄糖 C. 脂肪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脂肪,麦芽糖需要用斐林试剂鉴定,A错误;
B、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脂肪,葡萄糖需要用斐林试剂鉴定,B错误;
C、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脂肪,C正确;
D、苏丹Ⅲ染液可用于检测,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鉴定,D错误。
故选C。
4. 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葡萄糖、蛋白质、DNA B. 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D. 麦芽糖、多肽、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淀粉为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淀粉酶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是DNA片段,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故选C。
5.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中,所用试剂和其作用相符的是( )
A. 95%的乙醇——分离色素
B. 二氧化硅——研磨充分
C. 碳酸钙——保护叶肉细胞
D. 层析液——溶解色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详解】A、加入95%的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A错误;
B、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
C、研磨时加碳酸钙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C错误;
D、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B。
6.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详解】A、据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正确;
B、如果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发生渗透吸水,B错误;
C、如果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C错误;
D、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解题要点是能够结合细胞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来分析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7. 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单层膜的是( )
①高尔基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液泡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⑦内质网
A. ①④⑦ B. ②⑤ C. ③⑥ D. 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细胞器按照含生物膜的层数可以分为无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包括中心体和核糖体,单层膜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双层膜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解】①高尔基体、④液泡、⑦内质网都是含有单层膜的细胞器,②叶绿体、⑤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 ③中心体、 ⑥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 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 )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B. 叶绿体的外膜上
C. 叶绿体的内膜上 D. 叶绿体的基质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叶绿体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基质和基粒(由多个类囊体组成),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前者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后者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两类色素都分布于类囊体膜上。
【详解】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为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都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细胞器膜等膜结构
D.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备细胞膜时,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提取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
【详解】动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胀破,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其他膜结构,提取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因此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C正确。
故选C。
10.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使荷叶呈现绿色、荷花呈现红色的物质(色素)各分布在哪里( )
A. 高尔基体、液泡
B. 线粒体、高尔基体
C. 叶绿体、液泡
D. 叶绿体、细胞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普遍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多,因此叶肉细胞呈现绿色;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一定的颜色。
【详解】由分析可知,荷叶呈现绿色的物质存在叶绿体中,荷花呈现红色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C正确。
故选C。
【点睛】
11.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及产物是( )
A. 线粒体、CO2 B. 细胞质基质、乳酸
C. 细胞质基质、乳酸和CO2 D. 细胞质基质、酒精和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其反应式为: 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其反应式为:2丙酮酸(C3H4O3)+6H2O6CO2+20[H]+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其反应式为:24[H]+6O212H2O+能量;
酵母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及反应式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场所也是细胞质基质,其反应式为:2丙酮酸(C3H4O3)+4[H]2CO2+2C2H5OH。
【详解】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产物是CO2和H2O,其无氧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其有氧呼吸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其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 新冠病毒(RNA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
A. 蛋白质 B. 核苷酸 C. DNA片段 D. RNA片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因此也可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3. 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若模板DNA的部分碱基序列是5′—TGCAGT—3′,则由其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是( )
A. 5′—ACGTCA—3′ B. 5′—ACGUCA—3′
C. 5′—ACUGCA—3′ D. 5′—ACTGCA—3′
【答案】C
【解析】
【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分子中特有的碱基是T,RNA中特有的碱基是U,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若模板DNA的部分碱基序列是5′—TGCAGT—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该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为5'-ACUGCA-3',C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同种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
A.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B. 细胞分化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C。
15.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 )
A. R型细菌和蛋白质 B. S型细菌和多糖荚膜
C. R型细菌和DNA D. S型细菌和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经过实验推断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基础上继续进行了体外实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详解】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可以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活细菌,故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R型细菌和DNA。
故选C。
16. 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可发生遗传变化的现象称为( )
A. 显性遗传 B. 隐性遗传 C. 表观遗传 D. 伴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指在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DNA甲基化修饰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详解】表观遗传指在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表型的变化,DNA甲基化修饰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是表观遗传较常见的例子,故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 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 ②山羊 ③大肠杆菌 ④念珠蓝细菌 ⑤水稻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是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因此这两种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详解】孟德尔遗传规律适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埃博拉病毒是病毒,大肠杆菌和念珠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这三者都不是真核生物,因此不适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山羊和水稻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因此适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综上所述,①③④错误,②⑤正确。
故选D。
18. 用15N标记一个DNA分子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3次,则含15N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
A. 32 B. 16 C. 8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三次,共得到DNA分子23=8条。
【详解】用15N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3次,共得到DNA分子8条,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的,故最初的含15N的DNA分子两条链分别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故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2个。
故选D。
19.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D.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B正确;
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C错误;
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正确。
故选C。
20. 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92,则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为( )
A. 92、92、92 B. 23、92、92 C. 46、92、92 D. 184、46、46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间期DNA复制时DNA数目加倍,染色单体出现,染色体数目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时DNA数目不变,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可推测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则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为46、92、92。
故选C。
【点睛】难度较小,熟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以及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21. 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1的中文名称是_____,2的中文名称是_____,图中4、5、6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结构7叫_____,C和3之间的9表示的是_____,10表示的是_____。
(2)DNA分子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是_____。
(3)与RNA相比较,DNA分子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填符号)。
(4)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交替连接排列,空间结构是独特的_____结构。
(5)在菠菜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结构有_____。
【答案】(1) ①. 胞嘧啶 ②. 腺嘌呤 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④. 氢键 ⑤.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
(2)A与T配对、C与G配对
(3)T (4) 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 ②. 双螺旋
(5)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解析】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总是与T配对、C总是与G配对。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可知,该结构代表DNA双链,图中1与碱基G互补,2与碱基T互补,可推知1是碱基C,2是碱基A,1和2的中文名称分别是胞嘧啶、腺嘌呤。4与碱基A互补,可推知4是碱基T(即胸腺嘧啶),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4、5、6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结构7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碱基C和3(即鸟嘌呤G)之间靠氢键链接,因此9代表氢键;10由多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链接而成,因此10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片段。
【小问2详解】
DNA分子碱基A与碱基T配对、碱基C与碱基G配对。
【小问3详解】
RNA与DNA的区别之一就是二者含有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A、C、G是二者共有的碱基,胸腺嘧啶T是DNA特有碱基,尿嘧啶U是RNA特有碱基。
【小问4详解】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NA的两条链按平行方式盘旋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小问5详解】
在菠菜的叶肉细胞中,细胞核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和RNA,因此含有DNA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22. 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
(2)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有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_____。
(3)该动物是_____(填“雌性”或“雄性”),细胞D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
(4)细胞E处于_____(细胞分裂的时期),该时期细胞染色体最明显的特征是_____。
(5)染色体主要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需先用_____染色。
【答案】(1)D (2) ①. A、C ②. B、D、E
(3) ①. 雄性 ②. 精细胞
(4)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 同源染色体联会。
(5) ①. DNA ②. 蛋白质 ③. 甲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龙胆紫溶液均可)
【解析】
【分析】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E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小问1详解】
同源染色体是指大小、形态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而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小问2详解】
图中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E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属于有丝分裂的细胞为A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BDE。。
【小问3详解】
由B图可知,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为均等分裂,故该动物为雄性;细胞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精细胞,经变形发育后成为精子。
【小问4详解】
细胞E中的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时期染色体会发生联会和交叉互换,其中最明显的是联会。
【小问5详解】
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需先用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醋酸洋红等染色。
23.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传递叫做信息流。如图为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_____。参与DNA复制的酶主要有解旋酶和_____ (填“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
(2)物质a为_____,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_____原则合成的,过程②称为_____。
(3)过程③称为_____,以物质a为模板,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利用细胞质中游离的_____ (填原料),进行物质b_____ (填名称)的合成,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用箭头表示,→或←),图中的三个核糖体合成的物质b是否相同?_____。
【答案】(1) ①. 半保留复制 ②. DNA聚合酶
(2) ①. mRNA(信使RNA) ②. 碱基互补配对 ③. 转录
(3) ①. 翻译 ②. 氨基酸 ③. 肽链(蛋白质) ④. ← ⑤. 相同
【解析】
【分析】过程①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是翻译;物质a是mRNA,物质b是多肽。
【小问1详解】
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参与DNA复制的酶主要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小问2详解】
物质a是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是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该过程称为转录,即过程②。
【小问3详解】
过程③是翻译,物质a是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后构成多聚核糖体,利用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物质b即多肽。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图中的三个多肽是同一个模板合成的,故相同。
24.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已知正常基因(B)和红绿色盲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甲为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图乙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代表的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子代出现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_____。
(2)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结果,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3)进一步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可以得出,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患者中男性数量_____(填“多于”或“少于”)女性;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亲代中的_____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4)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患有该病;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患有该病。
(5)图乙Ⅲ3的基因型是_____,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
【答案】(1) ①. Xb ②. 1/4
(2)同源 (3) ①. 多于 ②. 母亲
(4) ①. 一定 ②. 一定不
(5) ①. XbY ②. XBXB或XBX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常表现为交叉遗传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小问1详解】
亲代女性携带者XBXb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B和b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配子中,即形成XB配子和Xb配子,因此图甲中“?”代表的配子的基因型为Xb。亲本的杂交组合为XBXb×XBY,后代出现色盲XbY的概率为:1/2×1/2=1/4。
【小问2详解】
等位基因B和b位于一对X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进而形成两种配子。
【小问3详解】
对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来说,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这两条X染色体上必须都含有色盲基因b才会导致患病,男性只含有一个X染色体,只需要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就可患病,因此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而且男性色盲患者的X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Y染色体来自于其父亲,该患者婚配后产生后代时也只能将X染色体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传给儿子,因此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亲代中的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小问4详解】
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纯合子XbXb,其中一条X染色体Xb来自于父亲,因此其父亲基因型为XbY,一定患病;该女性患者减数分裂只能产生Xb卵细胞,其儿子只能得到母亲的一条Xb染色体和父亲的一条Y染色体,因此基因型一定是XbY,因此女性患者的儿子也一定患病。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其XB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因此母亲一定不患病;其女儿一定含有该男性传递的XB染色体,因此也一定不患病。
【小问5详解】
图乙是为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Ⅲ3为患病男性,因此其基因型一定是XbY。该患者的Xb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可推知其父亲Ⅱ2基因型为XBY,其母亲Ⅱ1基因型为XBXb,因此这对父母生出的女儿Ⅲ2(已知其为正常人)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研究人员用外源性赤霉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返校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选考)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