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2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与约分一、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探究出分式约分的方法,学好本节内容为下节课学习分式的乘除运算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了解约分的意义,能熟练进行分式的约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过程,学会用类比的思想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归纳出分式基本性质和约分方法的过程,领会和理解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探究问题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四、教学流程:回顾引新——新知探究——实战演练——小结反思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来源:Z&xx&k.Com]六、教学过程(一)回顾引新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2.如何将分数进行约分?(二)合作探究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完成下列等式的填空,并说出从左到右变形的依据:(1);( )(2).( )师:实际上,分式与分数一样,也有上述类似的基本性质,你能用语言和表达式表示这个基本性质吗?说说看。【归纳】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B、M是整式,且M≠0)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来源:学*科*网](1); (2);(3); (4).师:利用多媒体演示观察下列等式的变形过程,在括号内填上变形的根据,你发现分式的符号变化有什么规律? (添括号法则)= (分式的基本性质)=.【归纳】分式的符号有三个(如图所示):[来源:学+科+网]在分式的本身符号、分子符号和分母符号中,同时改变其中的任意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多媒体演示——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符号变换法则,将下列各式按要求进行变形:(1)(将各个字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来源:学。科。网Z。X。X。K](2)(将分子、分母按降幂排列,且使次数最高项的系数化为正数).师:我们知道分数的约分就是约去分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实际上分式的约分与分数的约分相类似,也就是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那么如何确定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呢?请探究下列问题:找出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公因式:(1); (2); (3); (4).师:你能类比分数的约分将上述分式进行约分吗?师:通过上述操作,你获得哪些经验?【归纳】确定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1)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取分子、分母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的系数,取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中公因式中的非系数因式;(2)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首先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类比(1)的方法确定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式中的分子、分母中公因式约去,这个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的约分要进行到分式的分子、分母除1外没有公因式为止(这样的分式称为最简分式)。[来源:Zxxk.Com](三)达标反馈——教材P91-92 练习 第1、2题;教材P93 练习 第1、2、3题。(四)小结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获得哪些经验?请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五)作业设计——教材P93—94 习题9.1 第3、4、5、6、7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来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交流讨论,概念辨析,自主探究,练习巩固,小结归纳,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