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9992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历史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主题02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世袭制,禅让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了解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七雄的局面,知道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影响。
知道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影响。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
思想文化:孔子、老子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练习)据《礼记·礼运》记载:夏朝建立后,"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郡国制 D.井田制
考点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更替(兴亡时间、都城、首末君主)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夏、商、周三朝灭亡的 共同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原因:三个朝代的亡君都是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任用贤才,广纳谏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材料一: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 ——山东武梁祠 汉刻拓片
材料二:商纣荒淫无度,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且刑罚严酷,设置了炮烙等酷刑。 ——《史记˙殷本纪》
考点1.1:夏、商、周的更替
史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思考:“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2022·湖南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A.郡县制度的确立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统治秩序。2.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等级森严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纽带:以血缘为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纽带:土地不可越级统领
1、西周官员选拔制度:世卿世禄制2、西周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公有制,土地不能私 自买卖)
(2022·河南省)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2022·广西河池·1)“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郡县制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练习)下图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A. 汉字的传播影响广泛B. 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C.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 汉字的造字方式固定单一
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
5.(2019·重庆)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6.(2017·重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后期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大变革、大转型时期)
经济上: 和 的出现(“ ”)
政治上(“礼崩乐坏”):1.王室 ;2.分封制逐渐 ;3.诸侯争霸(名义: )
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相关成语: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城濮之战
5.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与诸侯争霸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简明中国古代史》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生产力得到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春秋争霸王室衰微 诸侯崛起争霸从争霸到兼并,体现 了从分裂逐渐走向统 一的趋势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D 明确春秋霸主和战国 七雄的地理位置
BC475—BC221年
①战争频繁;②政治上变法;③思想上百家争鸣。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魏齐之间: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孙膑)、马陵之战(减灶之计)秦赵之间:长平之战(纸上谈兵—赵括)
积极:客观上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消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2022·江苏泰州)《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春秋后期 B.秦朝C.西汉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 D.唐朝(2022·四川眉山)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步瓦解各国变法改革,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大国兼并小国,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取得胜利,采取不同思想学说百家争鸣
经济和政治的变革促进了思想的繁荣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
①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②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成功原因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③商鞅个人公正无私,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不畏艰难,不怕牺牲。
6.初步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
7.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022年湖南长沙)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是(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启了秦国的变法运动
考点7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7.初步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主题07解放战争(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和”,“毛公乃弥天大勇”,得民心者得天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主题05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秋收起义,井冈山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主题06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科技输出,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得到拓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