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99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99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999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课外阅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二)课外阅读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稻》,完成下列练习。(9分)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①,米曰粳。粘者,禾曰稌②,米曰糯。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节选自《天工开物》,略有删改)【注释】①秔:音jīng。②稌:音tú。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2分)不 可 为 酒 只 可 为 粥 者 又 一 种 性 也2.本文从种类、_______、_________和播种时间四个方面来介绍稻。(4分)3.稻系民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追求的梦想是“一稻济世,万家粮足”。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敬意。(3分)上联:禾下乘凉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18分)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①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②,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节选自《三国志》,略有删改)【注释】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归顺。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1)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简:________________(2)不宜以一国之望 宜:_______________ (3)会连卒 会: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B.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C.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D.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入甚多,有裨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5分)【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6分)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节选自《韩非子》)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B.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C.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D.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9.公仪休不接受大家献鱼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12分)有范延贵者为殿直①,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咏②为守,因问曰:“天使③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⑤桥道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鄽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⑧,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③天使: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县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驿传(zhuàn):驿站。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⑦鄽(chán)肆:店铺。⑧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祗候”都是官职名。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因问曰 因:_______________ (2)闻更鼓分明 闻:_______________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15分)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张吴兴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③。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节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优异的领悟能力,成为上等人才了。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1)张吴兴年八岁 年:______________ (2)故戏之曰 戏:_______________ (3)诸人咸共叹之 咸: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何氏之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选文中的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你的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9分)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欧阳晔治鄂州 治:_________________ (2)狱久不决 狱: 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独留一人于庭 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B.出其桎梏而饮食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自临其狱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皆以右手持匕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18.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公 曰 杀 人 者 汝 也!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12分)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③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略有删改)【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集合) B.先主斜趣汉津(奔赴)C.适与羽船相值(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抵御)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练习。(19分)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③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三》,略有删改)【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8分)(1)若主纳忠谏 纳:__________ (2)寻亦诛死 诛:__________(3)无为后所嗤 后:__________ (4)以匹夫比之 以:_________2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朕 每 将 此 事 以 为 鉴 戒 常 恐 不 逮 为 人 所 笑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亦帝王深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测试卷(二)课外阅读一、1.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2.外形 颜色3.示例一:人间济世情 示例二:垄上爱国参考译文 稻的种类最多。不黏的稻叫秔(粳稻),米叫粳米。黏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本来属于粳稻的一种而晚熟且带黏性的,不能用来造酒,只能用来煮粥,这是另一个稻种。稻谷形状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粒等多种不一。其中米的颜色有雪白、淡黄、大红、淡紫和灰黑等多种。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最晚是在清明以后。二、4.(1)选拔(2)应当(3)适逢5.B(画波浪线句子中,“葭萌”是起义的地点,应与前句“先主起事”是一整体,第一处应从“葭萌”后断开,排除C、D项;再看A、B项,“南”是进军来的方向,应和“进军来”是一整体,第二处应从“来南”后断开,排除A,故选B)6.(1)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县令。(2)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7.第一问:①南方诸郡不归顺蜀;②认为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③不辜负先帝托付。第二问:诸葛亮接受王连劝谏。参考译文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刘璋时期王连进入蜀地,任梓潼县令。刘备起兵葭萌,进军南来,王连闭紧城门不降,刘备认为他守义,故不强逼他。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县令,又转任广都,所治理的地方都有政绩。王连升为司盐校尉时,负责盐、铁的经营事务,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于是选拔一批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部属,如吕乂、杜祺等,这些人后来都做上了大官,都是始自王连的提拔。王连被升任蜀郡太守、兴业将军,照旧兼理盐府政务。当时南方几个郡都不肯归顺蜀,诸葛亮打算亲自征讨,王连劝谏说:“那是不毛之地,瘟瘴之乡,不应当让您这样全国人所指望依赖的人去冒险行事。”诸葛亮考虑到将领们的才干都比不上自己,表示一定要去,而王连的劝谏更加恳切,所以停留了很长时间。适逢王连去世,他儿子王山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江阳太守。三、8.C[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宰相之职就不会被罢免,尽管(我)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故断句为: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9.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参考译文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他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脸色的时候;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即使(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给自己供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宰相之职就不会被罢免,尽管(我)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四、10.(1)于是,就(2)听到,听见11.(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12.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能透过所见事物表象,从政绩和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好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张咏爱才惜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参考译文 有个叫范延贵的人担任皇帝的侍从官,押兵经过金陵。张咏担任当地太守,于是问道:“皇帝的使者沿路过来,曾见到好的官员吗?”范延贵说:“昨天路过袁州萍乡,县令张希颜,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张咏说:“依据什么这么说呢?”延贵说:“自从进入萍乡,驿站桥道都修葺过,荒芜不耕之田地都得到开垦,田野间没有懒惰的农民。等到了城里,店铺里没有赌博的人,交易的时候人们不喧哗争执。夜晚住在邮馆内,听到打更的声音分明。因此知道他一定擅长处理政务。”张咏大笑着说:“希颜本来就很好,使者您也是一位好官员。”张咏当天将两人一同举荐给朝廷。张希颜后来担任发运使,范延贵也做到了阁门祗候的职位,都被称作能干的官吏。五、13.(1)年龄,年纪(2)戏耍、戏弄、开玩笑(3)全,都14.(1)(这是)何家的房子。(2)如同人的眼睛有瞳仁,没有它,(眼睛)必定不明亮。15.示例一:我喜欢何晏。他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义子的想法,可见他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孩。示例二:我喜欢张吴兴。从他快速、准确回应前辈的戏谑,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是个反应敏捷、善于言辞的小孩。 示例三:我喜欢谢仁祖。从他能领悟长辈话中的意思,并机智应对,可见他是个有知识、反应敏捷的小孩。示例四:我喜欢徐孺子。他能从客观事物的道理推想到人自身,很聪明。参考译文 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像神人一样,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因此曹操想认他做义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玄之应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鲲)带着他送客。当时谢仁祖已经表现出优异的领悟能力,成为上等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座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座上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的眼睛有瞳仁,没有它,眼睛必定不明亮。”六、16.(1)治理,管理(2)案件17.A(A.介词,在;B.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转折;C.代词,译为“这”/语气词,加强反问;D.动词,用/介词,因)18.公曰/杀人者/汝也!参考译文 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食物。吃完后,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中,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握匕,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哭着认罪。七、19.C(适:正好)20.C21.B(“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夸大其词)22.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了,一起去了夏口。孙权借兵给刘备抵抗曹操,曹操就退兵了。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池,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在长江以北驻军。刘备西征平定益州,又任命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可与益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这)美髯公无与伦比、超群出众。”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八、23.(1)接受(2)杀(3)后人(4)用24.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25.(1)君主失掉了自己的江山,臣子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2)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26.君主要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应能直言进谏;君主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和谐、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如果君主自以为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君主失掉了自己的江山,臣子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子们闭口不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哪能不谨慎?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得到天下的时候,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为,骄奢淫逸,喜好滥用刑罚,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帝王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行善可以延长福祚,作恶可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是帝王,但是用普通百姓与他们相比,百姓对此感到羞辱;颜回、闵损是普通百姓,用帝王与他们相比,帝王以此为荣耀。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耻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真题汇总,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乐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一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一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原卷版docx、考点十一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好题冲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六 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模拟精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广东专用),文件包含考点六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模拟精练原卷版docx、考点六文言文阅读之课外阅读模拟精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