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蚌埠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卷时,必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14 Mg24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做食品添加剂
B.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用于除异味和杀菌
C. 水泥是应用较广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D. 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还原产物可以水解生成胶体
2. 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病毒保存液,其主要成分是胍盐和少量的双咪唑烷类,一种胍盐和双咪唑烷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双咪唑丁烷可以与羧酸反应生成酰胺
B. 盐酸胍易溶于水,双咪唑丁烷难溶于水
C. 盐酸胍的分子式为CH6N3Cl,属于盐类
D. 双咪唑丁烷常用作配体,其配位原子是N
3. 某种药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W的下一周期,元素Q的原子比Z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分子中Y原子为sp3杂化
C. 1mol该分子中含孤电子对数22NA
D. Y、Z、Q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中一定含Fe3+ |
B | 向蔗糖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 |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蔗糖完全水解 |
C | 向5mLCuSO4溶液中滴入适量同浓度的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等浓度Na2S溶液 | 先产生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变黑 | 发生了沉淀的转化 |
D | 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 试纸无明显变化 | 无氨气生成 |
A. A B. B C. C D. D
5. 卡塔尔世界杯上,来自中国的888台纯电动客车组成的“绿色军团”助力全球“双碳”战略目标。现阶段的电动客车大多采用LiFePO4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聚合物隔膜只允许Li+通过。LiFePO4 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充电时,Li+通过隔膜向阳极迁移
B. 该电池工作时某一状态如图2(b)所示,可以推算x=0.3125
C. 充电时,每有0.5mol电子通过电路,阴极质量理论上增加3.5g
D.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Li1-xFePO4+xLi+ -xe- = LiFePO4
6. 已知复杂反应的速率由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大的一步基元反应决定。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有以下两种反应历程,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卤代烃的取代为放热反应
B. SN1 反应速率与c(Nu:-)和c(R3CX)相关
C. SN2反应速率与c(RX)和c(Nu:-)相关
D. SN1机理为两步反应,SN2机理为一步反应
7.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X2(g)分别在不同浓度的HX(aq)和NaX(aq)中的溶解情况,实验测得X2(g)的饱和浓度c(X2)与HX( aq)和NaX(aq)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X2(g)溶解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X2(aq) +X- (aq)(aq) K1=0.19
②X2(aq) +H2O(1)H+(aq) +X- (aq) + HXO( aq) K2=4.2×10-4
③HXO(aq) H+(aq) +XO- (aq) Ka=3.2×1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存在:c(H+) >c(X-) >c(XO-) >c(HXO) >c() >c(OH-)
B. b点溶液中存:c(X-) +c() +c(XO- )>c(H+) +c(Na+)
C. 对比图中两条曲线可知X-对X2的溶解存在较大的抑制作用
D. NaX曲线中,随着X2溶解度的减小,溶液中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174分。
(说明:化学部分为第27 ~30题,共5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 [Co( NH3)6]Cl3(三氯六氨合钴)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实验室制备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氯化铵和浓氨水置于锥形瓶中,混合均匀;
②分批加入氯化钴粉末,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呈棕色稀浆;
③再向其中滴加30%H2O2,当固体完全溶解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加热10~15min;
④在室温下冷却,过滤,可得到橙黄色[Co(NH3)6]Cl3晶体。
(1)[ Co( NH3)6]Cl3中Co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加热”应控温在60°C进行,控温方式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溶液中CoCl2、NH4Cl和浓氨水混合后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 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中Cl-的质量分数:
i.准确称取mg的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0mL于锥形瓶中;.
ii.滴加几滴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 L-1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
iii.重复滴定三次,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mL,计算晶体中Cl-的质量分数。
已知溶解度:AgCl 1.3×10-6mol · L-1,Ag2CrO4(砖红色)6.5×10-5mol ·L-1
①ii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的晶体中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列计算式即可)。
9. 如图是以硼镁矿(含Mg2B2O5 ·H2O、SiO2及少量Fe2O3、A1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硼镁矿的“溶浸”速率,工业中可以采取下列适当措施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升高溶浸温度 B.加快搅拌速度 C.缩短酸浸时间
(2)滤渣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4)沉镁时调pH≈6.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溶浸后得1000L含Mg2+3.0mol·L-1的溶液,假定过滤I和过滤II两步Mg2+损.耗率共10%,沉镁时沉淀率99.9% ,最多能生成Mg( OH)2· MgCO3________kg(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
10. CH4和CO2两种引发温室效应气体可以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进而可以解决能源问题:
(1)甲醇是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H2和CO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CO(g)= CH3OH(1) ΔH1= -116kJ ·mol-1
已知:CO(g) +O2(g) =CO2(g) ΔH2= -283 kJ ·mol-1
H2(g) +O2(g) =H2O(g) ΔH3= -242 kJ ·mol-1
H2O(g) =H2O(1) ΔH4= -44 kJ ·mol-1
表示甲醇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H4制备合成气反应CH4(g) +H2O(g)CO(g) + 3H2(g)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在400 ~ 1200°C,操作压强为3. 0MPa条件下,不同水碳比(1 ~10)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反应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水碳比、平衡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模拟实验可知,该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平衡温度为750°C ,水碳比为5时, 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计算Kp=_______ MPa2。 (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利用制备的甲醇可以催化制取丙烯,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3CH3OH(g)C3H6(g) + 3H2O(g)
该反应VanˊtHoff方程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VanˊtHoff方程为+C(ΔH为该反应的焓变,假设受温度影响忽略不计,K为平衡常数,R和C为常数) ,则该反应的焓变ΔH =________kJ·mol-1。对于另一反应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若该反应焓变为ΔH ',则△H_________ΔH ' (填“>”“<”或“=”);此公式说明对于某个反应,当升高相同温度时,其ΔH 的数值越大,平常数的变化值就______( 填“越多”或“越少”)。
11. 有机化学家科里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程序,获得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以下是科里提出的长叶烯的部分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 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3) 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B 、C分子中均含有共轭结构,下列可用于检测共轭体系的是_____________。
a.紫外一可见光谱 b. 红外光谱 c.核磁共振氢谱 d.质谱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 分子中有一个苯环和一个六元碳环以一根σ键相连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 NaOH发生反应
(6)根据题中信息,写出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_______。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42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黄山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