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第1页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第2页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单元测试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神经调节
    (教师用书独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潍坊五县联考)人感染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此外某些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支原体都不具备细胞核和细胞器
    B.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
    D [细菌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错误;支原体有两种核酸DNA和RNA,水解以后有五种碱基ATGCU,B错误;细菌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错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D正确。]
    2.叶绿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少数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其合成、加工与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至叶绿体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需经过加工
    B.甲蛋白可能和碳(暗)反应有关,乙蛋白可能和光反应有关
    C.类囊体蛋白质由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合成
    D.甲、乙蛋白通过类似胞吞过程从细胞质进入叶绿体
    D [运至叶绿体不同部位的甲、乙蛋白都是核基因编码的,都需经过加工,A正确;甲蛋白在叶绿体基质中,可能和碳(暗)反应有关,乙蛋白在类囊体中,可能和光反应有关,B正确;分析示意图,类囊体蛋白质由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合成,C正确;甲、乙蛋白进入叶绿体没有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吞作用,D错误。]
    3.如图为植物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在CO2与C5反应过程中,O2能与CO2竞争相关酶的活性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高O2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呼吸的存在会降低糖的合成效率
    C.可以通过适当增大CO2的浓度来抑制光呼吸
    D.在特殊环境下,光呼吸可以为暗反应提供原料
    A [在高O2环境中O2能与CO2竞争相关酶的活性部位,使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速率减小,植物光合作用减弱,A错误;光呼吸的存在会使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速率减小,从而降低糖的合成效率,B正确;O2能与CO2竞争相关酶的活性部位,适当增大CO2浓度可抑制氧气与C5结合,从而抑制光呼吸,C正确;由图可知,光呼吸可产生C2,生成的C2可在线粒体内生成CO2,为暗反应提供原料,D正确。]
    4.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酶以自身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
    B.端粒酶中的成分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
    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A [由图可知,端粒酶以自身R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A错误;根据“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可知端粒酶中的成分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B正确;端粒学说认为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C正确;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而癌细胞能无限增殖,说明细胞内含有端粒酶,能延长变短的端粒。若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使得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D正确。]
    5.(2021·泰安高三二模)原发性血色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铁代谢障碍的疾病,其病因是含铁血黄素(来自母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组织中大量沉积,造成多种器官损害。此病在铁质蓄积达到10~35 g时才出现相应症状,且男性患者的数量比女性患者多10~20倍。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基因带谱。已知致病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不考虑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发性血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父亲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或2个致病基因
    C.可用基因诊断的方法判断表型正常女性的基因型
    D.原发性血色病可能在成年以后才发病
    B [分析题图:1、2号正常,4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1、4、5号含有相同条带,4号只有一个带说明该条带为致病基因,所以1、5为杂合子,携带致病基因。因为1号男性携带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因此,该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父亲是杂合子,由于减数分裂Ⅰ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所以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致病基因,B错误;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因此可用基因诊断的方法判断表型正常女性的基因型,C正确;由于此病在铁质蓄积达到10~35g时才出现相应症状,且男性患者的数量比女性患者多10~20倍,说明其含量应该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累积的,因此原发性血色病可能在成年以后才发病,D正确。]
    6.(2021·衡水中学高三调研)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
    B [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8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因此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C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
    7.(2021·烟台高三模拟)肝脏是人体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脏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功能时,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现象。低钠血症(血清钠盐低于135 mol/L)是肝衰竭的常见现象,患者的下丘脑产生精氨酸加压素(AVP)过多与集合管细胞质膜上的AVPV2受体结合效率提高,导致稀释性低血钠和内环境中渗透压降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正常人体内也存在着AVP定向运输至集合管细胞,与集合管细胞上受体结合的过程
    C.肝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是由肝细胞受损引起的
    D.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不要长期低钠饮食
    B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包括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稳定,A正确;AVP随体液运输定向作用于集合管细胞,B错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因此肝衰竭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极易发生低血糖症状,C正确;若要缓解低钠血症,应建议患者注意不要长期低钠饮食,防止血液中血钠浓度进一步降低,D正确。]
    8.(2021·绍兴高三模拟)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刺激
    类型
    刺激
    强度
    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
    产生的感觉类型
    感觉强度
    针刺激
    较小

    刺痛
    较弱
    较大

    较强
    热刺激
    较低

    热感
    较弱
    较高

    较强
    A.传入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
    B.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相同
    C.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的感受器兴奋,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感觉
    D.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B [传入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A正确;不同的神经纤维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一般不同,B错误;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感受器不同,C正确;据表分析,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D正确。]
    9.(2021·潍坊高三一模)荷兰医学研究发现,常做家务活可以延长寿命2~3年,做家务能够延长寿命的关键是骨骼肌。在运动时骨骼肌能够分泌细胞因子,其中IL­6可作用于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调节糖代谢,更好地满足运动时的能量供应;IL­7可激活T细胞、抑制脂肪产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IL­6、IL­7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IL­7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
    C.IL­6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也可促进骨骼肌细胞加速摄取和氧化分解葡萄糖
    D.由上述信息可推知骨骼肌对免疫过程有一定调节作用
    A [IL­6、IL­7都是由骨骼肌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A错误;IL­7可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根据信息IL­6可作用于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调节糖代谢,更好地满足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可以得出IL­6可促进肝糖原分解,也可促进骨骼肌细胞加速摄取和氧化分解葡萄糖,C正确;由信息骨骼肌分泌的细胞因子IL­7可激活T细胞,可推知骨骼肌对免疫过程有一定调节作用,D正确。]
    10.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
    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
    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
    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
    C [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说明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
    11.(2021·苏州高三模拟)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手术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 (A、B)(图1),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反应小或无免疫排斥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
    B.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
    C.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
    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
    C [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只有检测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B正确;年轻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大于年老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推测年轻A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老B鼠卫星细胞分裂,C错误;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正确。]
    12.(2021·济南高三二模)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记录实验兔的正常尿量a(单位:滴/分钟),然后在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 mL,记录尿量b;待尿量恢复正常后,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 mL,再次记录尿量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尿量b小于a,是因为垂体提取液中含有ADH,促进了兔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B.若尿量c小于a,是由于兔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
    C.血糖升高后,降血糖的调节过程中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引发尿量减少的原因不同
    D [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3 mL,垂体提取物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之重吸收的水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即b小于a,A正确;耳缘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20 mL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导致尿量减少,即c小于a,B正确;血糖升高后,下丘脑中相应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C正确;给兔注射高渗NaCl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与注射垂体提取液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相同,D错误。]
    13.(2021·十堰高三联考)果蝇大脑中的饱觉感受器能够快速探测到血浆中的D­葡萄糖,该信息通过神经传导,最终能激活胰岛素生成细胞释放胰岛素,从而抑制果蝇进一步进食,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饱觉感受器受到D­葡萄糖刺激后,D、T神经元的Ca2+通道会同时打开
    B.血浆中D­葡萄糖浓度降低会导致较多的胰岛素被释放,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C.若D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TK增多,则对果蝇进食的抑制作用会减弱
    D.若大幅度降低果蝇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则果蝇的进食量可能会增多
    D [饱觉感受器探测到血浆中的D­葡萄糖刺激后,D神经元的Ca2+通道会先打开,A错误;分析题干可知,血浆中D­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导致较多的胰岛素被释放,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B错误;若D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TK增多,最终使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多,对果蝇进食的抑制作用会增强,C错误;若大幅度降低果蝇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则Ca2+进入细胞的量可能会减少,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果蝇的进食量可能会增多,D正确。]
    14.(2021·江苏名校联盟高三模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结构进行攻击进而引起的甲状腺分泌反馈调控机制丧失,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的疾病,医学上可通过对血液中血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水平、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检测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甲亢。已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存在类似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反馈机制。如表为某地医院对一些病人(观察组)及志愿者(对照组)血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所做的分析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例数
    COR(nmol/L)
    ACTH(pmol/L)
    ALD(nmol/L)
    观察组
    135
    69.18±15.71
    24.11±5.16
    0.18±0.05
    对照组
    30
    159.68±28.84
    56.72±13.34
    0.16±0.06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自身免疫病
    B.甲亢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C.甲亢患者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正常水平明显降低
    D.甲亢患者的精神亢奋等症状可能与多种激素的调节相关
    B [由题干可知,甲亢患者会出现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结构进行攻击的情况,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甲亢患者体内ACTH含量较少,由于负反馈调节,则其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较高,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B错误;由于甲状腺激素与垂体之间具有负反馈调节,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较高,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较正常水平明显降低,C正确;据题表中数据可知,甲亢患者的血液中血皮质醇(COR)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均与正常人差别较大,故甲亢患者的精神亢奋等症状可能与多种激素的调节相关,D正确。]
    15.(2021·浙江6月选考)BA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 培养基+N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NAA”培养了0 h、24 h、48 h、72 h、96 h、120 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NAA+BA”各处理24 h后,再转入“MS培养基+N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 d和第28 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NAA和BA的浓度均为1 μ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A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
    B.BA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C.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
    D.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
    C [析图可知,除了处理时间120 h一组外,其余时间段用BA处理从状苗的生根率均比对照组(不用BA处理组)低,即在实验的处理时间段内,BA处理均抑制生根,A错误,B错误;对比第14 d和第28 d的生根率,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都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C正确;根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未说明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BA)共同促进生根,D错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新研究认为AD病人的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近日,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获准上市,甘露特钠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对脑脊液中Aβ的检测可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B.肠道菌群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产生代谢物
    C.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减少Aβ沉积,可减轻老年痴呆等症状
    D.“九期一”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物,利于神经元功能正常
    ACD [AD病人大脑含有β淀粉样蛋白(Aβ),因此通过对脑脊液中Aβ的检测可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正确;由图示可知,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的肠道菌群,比例失调会导致代谢物异常,进而诱发阿尔茨海默病,B错误;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抗Aβ的抗体能与β淀粉样蛋白结合,减少Aβ的沉积,从而减少损伤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质膜和线粒体膜,因而减缓病情发展速度,C正确;“九期一”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代谢物,利于神经元功能恢复正常,D正确。]
    17.(2021·衡水中学高三模拟)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图中数字1~16表示神经元,字母表示感受器,其中P、S和H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
    A.当刺激Ⅰ存在时,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
    B.若刺激Ⅱ为寒冷,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
    C.若刺激Ⅰ作用于P,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
    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
    ACD [无论刺激Ⅰ是炎热还是寒冷,1是传入神经,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A正确;若刺激Ⅱ为寒冷,应该是促进产热,促进血管收缩,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B错误;若刺激Ⅰ作用于P(感受器),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即1→7→11→15,1→7→8→14→13,1→7→8→14→16,1→7→11→12→13,C正确;由图可知,H是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存在于下丘脑中,D正确。]
    18.(2021·潍坊高三模拟)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X、Y和Z表示信息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Y、Z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
    B.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能够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进行调节
    C.X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Z激素只能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
    D.因受体4与抗体结合而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ACD [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Z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Y是下丘脑分泌的神经递质,通过神经调节实现,A错误;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能够直接刺激胰岛分泌相应激素进行调节,B正确;X表示胰岛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Z表示胰高血糖素,可促进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靶细胞有肝细胞、脂肪细胞等,C错误;受体4被抗体结合进而引起的糖尿病,使胰岛素不能被组织细胞识别而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错误。]
    19.(2021·河北保定高三模拟)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小组切取黄瓜幼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如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生长素处理幼茎切段时,应将生长素加入培养液中
    B.据图示结果可以得出生长素对植物幼茎的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
    C.据图示结果可得出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抑制效果大于生长素
    D.在B组条件下,GA3和IAA共同作用对幼茎的促进效果是单独使用IAA的18倍
    ABC [由于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应将IAA加在茎芽尖端,不能加在培养液中,A错误;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幼茎的生长会起抑制作用,B错误;从图示可以得出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空白对照是4.0,激素处理组都是大于4,促进效果赤霉素大于生长素,C错误;分析B组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9,IAA单独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0.5,因此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IAA单独处理的18倍,D正确。]
    20.(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实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    max1     max2

    ①   ②   ③    ④  ⑤

    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
    B.max1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
    C.max2对SL不敏感,但根能产生SL
    D.推测max2_S+max1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
    BCD [max1顶端优势缺失,但将其地上部分与野生型地下部分嫁接到一块后,又出现了顶端优势,说明max1对SL敏感,缺失顶端优势的原因是不能合成SL,B正确;max2顶端优势缺失,将其地上部分与野生型地下部分嫁接到一块后,依然表现顶端优势缺失,说明max2对SL不敏感,但将其地下部分与野生型地上部分嫁接到一块后,表现顶端优势,说明其根能产生SL,C正确;max2的地上部分对SL不敏感,max1的根不能合成SL,将两者嫁接到一块,表现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根据③出现顶端优势可知,SL在地上部分和根均能合成,且可以在产生部位发生调控作用,A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总分55分。
    21.(12分)(2022·潍坊五县联考)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线CO2,分析技术研究烟草、大豆等作物的光合动态,发现这些作物的叶片从光照下移至黑暗环境中,短时间内(约1分钟)出现CO2释放量急剧增高的现象,随后释放量减少至与黑暗环境一致。研究表明,植物的叶肉细胞可在光照下吸收O2释放CO2故称为光呼吸。
    光呼吸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Rubisco是一个双功能的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和加氧反应的两种功能,其催化方向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当CO2浓度高而O2浓度低时,RuBP(1,5­二磷酸核酮糖,C5)与进入叶绿体的CO2结合,经此酶催化生成2分子的PGA(3­磷酸甘油酸,C3),进行光合作用;反之,RuBP与O2在此酶催化下生成1分子PGA和1分子PG(2­磷酸乙醇酸,C2),后者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通过光呼吸代谢循环合成PGA,重新加入卡尔文循环,而1/4的PG则以CO2的形式释放(如图)。

    (1)据图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_______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________反应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将该物质氧化分解并最终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氧气浓度升高时,葡萄糖生成量会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CO2释放速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下降并稳定在某一数值,如图所示。请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发现在一些蓝细菌中存在CO2浓缩机制:蓝细菌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微室,能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该机制在进化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图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C5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重新生成了C5,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并产生CO2。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细胞中的C5有两个作用途径:当CO2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时,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CO2浓度较低时,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产生CO2。因此,氧气浓度升高时,C5的主要反应去向是光呼吸,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导致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减少。
    (3)根据题意分析,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呼吸作用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呼吸作用,CO2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
    (4)根据题意可知,当CO2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时,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CO2浓度较低时,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产生CO2。蓝细菌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微室,能将CO2浓缩在Rubisco酶周围,从而提高局部CO2浓度,形成CO2浓度较高O2浓度较低的环境,可以减少光呼吸,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RuBP(五碳化合物或C5或1,5­二磷酸核酮糖) 暗 CO2 (2)下降 氧气浓度升高时,C5的主要反应去向是光呼吸,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导致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减少(2分) (3)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呼吸作用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呼吸作用,使CO2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4分) (4)可以减少光呼吸,增加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量(2分)
    22.(10分)(2022·长郡中学检测)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二倍体,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16)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控制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在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研究人员对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培育出了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多次重复实验均获得相同实验结果。利用品系甲和乙,他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是研究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原因之一是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因为豌豆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
    (2)分析实验________(填“一”或“二”)可推知,控制豌豆素是否产生的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结合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如果让实验二F2中的所有无豌豆素个体在自然适宜条件下随机繁殖,理论上其后代将出现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要验证上述实验一中 F1的基因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帮助该同学设计实验予以验证(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结果)。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豌豆是研究遗传实验的好材料,原因之一是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根据题干中野生型豌豆能产生抵抗真菌侵染的豌豆素,野生型豌豆有豌豆素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无豌豆素的植株基因型有A_B_、aabb或aaB_,根据实验一品系甲和品系乙都是纯种无豌豆素,推知二者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和aaBB。因F1自交后代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所以品系甲只能是AABB或aabb。又由实验二可知,品系甲(AABB或aabb)×野生型纯种(只能是AAbb),F1均为无豌豆素且后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可判断品系甲基因型为AABB,品系乙基因型为aabb。实验二F2中的所有无豌豆素AAB_个体自然适宜条件下随机繁殖,包括1/3AABB、2/3AABb自交,可以得到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5。
    (3)验证控制上述实验一中F1的基因型AaBb。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选用的实验一的F1(AaBb)与品系乙(aabb)杂交,子代性状及比例应为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一 AABB 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5 (2分) (3)选用实验一的F1无豌豆素与品系乙杂交(或测交),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2分) 子代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F1的基因型为AaBb(3分)
    23.(12分)(2021·衡水中学高三调研)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一所示。图二是人体产生痛觉和吗啡等药物止痛机理示意图,其中P物质是痛觉神经递质,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一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C神经元释放内啡肽,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试结合图示分析内啡肽止痛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愉悦感而依赖成瘾,同时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吗啡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________,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5)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质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解析] (1)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①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②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2)由题图分析可知,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该离子通道与细胞质膜结合。
    (3)神经元C释放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从而抑制A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
    (4)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故长期使用吗啡会抑制内源性内啡肽的生成,一旦停止使用吗啡则物质P的释放量会增加,出现更强烈的痛觉。
    (5)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说明钙离子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再补充一个实验组: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钙离子,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或钠离子内流或产生动作电位 (2)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钙离子通道运到细胞质膜上 (3)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从而阻止痛觉产生 (4)抑制(1分) 增加(或增多或升高)(1分) (5)说明钙离子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向突触小体中施加适量的钙离子
    24.(10分)(2021·黄冈高三调研)阅读以下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肾上腺素俗称“救命激素”,机体在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如畏惧、焦虑、剧痛、暴冷、暴热以及剧烈运动等,肾上腺素参与应激反应。
    (1)在应激反应时,人体先后发生两个过程,过程一:内脏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直接支配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过程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等特征。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分析,过程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升高,细胞的代谢情况发生改变,该现象对应激反应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资料二:肾上腺素受体有α、β两类,β类又有β1、β2两种,它们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十分广泛。不同药物可以分别阻断α、β1、β2受体的功能。为探究在引起糖原分解、使血糖迅速升高的效应中受体的参与情况,科研人员用若干只健康兔分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步骤
    分组  
    步骤一:注射α、β1阻断剂,15 min后测血糖浓度(mmol/L)
    步骤二:注射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10 min后测血糖浓度(mmol/L)
    对照组1
    10.79
    10.05
    实验组1
    11.32
    14.70
    表2
      步骤
    分组  
    步骤一:注射α、β2阻断剂,15 min后测血糖浓度(mmol/L)
    步骤二:注射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10 min后测血糖浓度(mmol/L)
    对照组1
    10.67
    10.24
    实验组1
    11.79
    14.98
    (3)由生理盐水配制的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于实验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并比较表1、表2结果,能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要证明α受体是否参与了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述设计的实验思路。
    [解析] (1)在应激反应时,人体先后发生两个过程,过程一中内脏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直接支配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该过程说明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过程二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等特征,这能体现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满足剧烈运动过程中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肾上腺素还能促进细胞物质代谢进而满足机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
    (3)由生理盐水配制的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于实验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的作用是排除肾上腺素溶液中溶剂(生理盐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通过对照明确实验结果的出现是肾上腺素本身引起的,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4)表1中的处理是为了检测β2受体的功能,而表2中的处理是为了检测β1受体的功能,表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糖浓度的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血糖浓度上升,且增幅基本相同,据此结果可知,兔的β1、β2受体均参与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且两者升高血糖的效应接近。
    (5)为了证明α受体是否参与了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结合上表的处理方式,设计实验如下:先将健康兔都注射β1、β2阻断剂(检测α受体的作用),15min后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之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等量肾上腺素,10min后再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分析比较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1分)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1分) (2)增加血糖等物质的氧化分解,满足机体对急增的能量的需求 (3)排除肾上腺素溶液中溶剂(生理盐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兔的β1、β2受体均参与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效应,且两者升高血糖的效应接近 (5)先将健康兔都注射β1、β2阻断剂,15 min后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之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等量肾上腺素,10 min后再测每只兔的血糖浓度。
    25.(11分)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病原体的特异性防卫反应(植物免疫反应)。为探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水杨酸(SA)是由________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调节作用的一种激素。研究发现植物被病原细菌感染部位大量合成SA,引发感染部位________,阻止病原细菌的扩散;并可以将合成的SA运输至未感染部位,________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2)植物先天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细菌入侵过程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即由病原细菌分别触发的PTI和ETI免疫反应,其早期信号通路模型如图所示。

    ①受到病原菌侵染时,植物会利用位于细胞质膜表面的________与共受体PRRs结合,使BIK1磷酸化而活化,进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通过RbohD引起活性氧(ROS)爆发等反应,这些反应统称为PTI免疫反应。
    ②为了抑制植物PTI免疫反应,一些病原细菌向宿主细胞分泌________以干扰植物的免疫进程,使植物感病。面对病原细菌的入侵,植物进化出细胞内受体____________,通过识别效应因子激活更强烈的ETI免疫反应。
    (3)PTI和ETI激活的下游免疫事件相互重叠。为研究两种免疫效应的关系,利用敲除了所有内源效应因子突变菌株和缺失PRRs或共受体的拟南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ETI免疫反应依赖PRRs及其共受体。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拟南芥受到病原细菌侵染时会快速诱导ROS爆发,且在2-3小时后还会出现由ETI参与的第二次持续性的ROS爆发。综合以上信息,植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两条免疫通路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杨酸属于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调节作用的一种激素。研究发现植物被病原细菌感染部位大量合成SA,引发感染部位细胞凋亡,阻止病原细菌的扩散;并可以将合成的SA运输至未感染部位,提高抗病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2)①据图可知,受到病原菌侵染时,植物会利用位于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PRRs与共受体PRRs结合,使BIK1磷酸化而活化,进而促进免疫通路重要元件编码基因表达和通过RbohD引起活性氧(ROS)爆发等反应,这些反应统称为PTI免疫反应。
    ②为了抑制植物PTI免疫反应,一些病原细菌向宿主细胞分泌效应因子以干扰植物的免疫进程,使植物感病。面对病原细菌的入侵,植物进化出细胞内受体NLR受体,通过识别效应因子激活更强烈的ETI免疫反应。
    (3)PTI和ETI激活的下游免疫事件相互重叠。为研究两种免疫效应的关系,利用敲除了所有内源效应因子突变菌株和缺失PRRs或共受体的拟南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突变菌株在野生型拟南芥中可以激活PTI和ETI,但在突变体拟南芥体内两种免疫反应都被不能被激活,说明ETI免疫反应依赖PRRs及其共受体。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野生型拟南芥受到病原细菌侵染时会快速诱导ROS爆发,且在2~3小时后还会出现由ETI参与的第二次持续性的ROS爆发。综合以上信息,植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两条免疫通路之间的关系是PTI和ETI两条免疫通路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植物体对病原细菌的抵抗。(或ETI的激活需要PTI受体的参与,而ETI免疫信号又可以放大PTI的反应。)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植物体内(特定部位) 细胞凋亡 提高 (2)受体PRRs 免疫通路重要元件编码基因表达 效应因子 NLR受体 (3)突变菌株在野生型拟南芥中可以激活PTI和ETI,但在突变体拟南芥体内两种免疫反应都被不能被激活(2分) (4)PTI和ETI两条免疫通路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参与植物体对病原细菌的抵抗(ETI的激活需要PTI受体的参与,而ETI免疫信号又可以放大PTI的反应)(2分)

    相关试卷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1)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1)作业含答案,共8页。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2)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2)作业含答案,共11页。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