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1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2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3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4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5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6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7页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四 物质的推断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常见物质的用途,6特征现象①,7特征反应条件,钠的化合物的三角关系,三酸间的转化关系,复分解反应,CuO,置换反应,Na2CO3,不一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解题方法  推断题是中考的经典题型,具有条件隐蔽、综合性强、思维量大等特点。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推断时紧抓题目中的蛛丝马迹,
    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解推断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寻找突破口→推理→验证。2.推断题的常见题型:文字描述型、框架型、关系式型、密码型、创新型等。
    3.推断题的一般方法:(1)顺推法:以实验的某一现象为突破口,确定一种物质,然后顺着题意层层深入,逐步推断出各种物质。(2)逆推法:以最终结论为思考起点,根据题意倒着层层推理,逐步推断出各种物质。
    (3)顺逆转化法:以中间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根据题中信息,逐步向两边推断出各物质。(4)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筹整理。(5)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4.推断题的突破口:(1)物质有颜色①
    (2)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
    (4)元素或物质之最①元素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②物质之最: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Fe。
    (5)物质的特征组成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Fe3O4等。
    (8)重要的转化关系有关氧气的转化关系
    碳及其氧化物的三角关系 (常称作“碳三角”)
    钙的化合物的三角关系 (常称作“石灰三角”)
    铜及其化合物的三角关系
    (9)酸、碱、盐之间的知识框架图
    二、注意事项1.锁定“题眼”: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同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顺藤摸瓜”: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把能推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然后进行顺推或逆推,进而全面解答。3.自我验证: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以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类型一 框图型解答此类习题的方法如下:1.将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审清题意,尽量搜索出框图中与解题有用信息,并标注出来,同时明确求解要求。
    2.在审清题意,明确求解要求的前提下找“题眼” ,即依据提示信息、特殊信息或它们的结合寻找解题突破口。
    3.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认真分析,大胆猜测,顺藤摸瓜, 得出结果。在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延伸推理。4.经过分析、推理后,初步得出结论。将得出的结果放入原题检验,确保无误。
    【典例1】(2019·山西中考)A~F是六种不同物质,A是单质,C和E都是酸,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分析辨识,解决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BaCl2+H2SO4====
    BaSO4↓+2HCl 
    (2)D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个)。 (3)若F与其他物质类别不同,E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3CO 2Fe+3CO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针对训练】1.(2018·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H2O 2H2↑+O2↑ 
    2.(2019·孝感中考)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为如图甲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炭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Na2CO3+2HCl
    ====H2O+2NaCl+CO2↑或Na2CO3+Ca(OH)2====CaCO3↓+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所以为她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______(填字母)。 A.单质或酸B.单质或氧化物或酸C.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D.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类型二 文字描述型解答此类习题的方法如下:1.将物质的名称转化为化学式。2.此类题型可将文字叙述信息转化成框图或反应关系式后,再解题。
    3.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典例2】(2018·聊城中考)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常见的盐,其水溶液显碱性,A和B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C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D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D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2)A和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B和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H+和OH-结合生成水 
    【针对训练】1. (2018·益阳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2.(2019·郴州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可能是镁、CuSO4溶液、NaOH 溶液和 Ba(NO3)2溶液,甲与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甲与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甲与丁混合有红色固体产生,请回答:
    (1)丁是_______,甲与丁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与 CO2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和甲与丁反应的类型相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4+Ba(NO3)2
    ====BaSO4↓+Cu(NO3)2 
    类型三 流程图型解答此类型的方法如下:(1)要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通过阅读题干,了解流程图以外的一些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例如:物质反应方程式、物质稳定性、物质溶解性等。
    (2)仔细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读图时要注意:流程图始端是反应原料,终端是产物,箭头表示反应方向,箭头上方的物质一般是另外加入的物质或反应条件或实验操作。主线为主产品,分支为副产品,回头为可循环利用的产品。要对比分析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原料转化为产品过程中
    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有什么杂质或副产物产生,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方法除去。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结晶(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3)一定要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如不能将化学式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方程式要配平,搞清问题要求,是要写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是要写物质的名称还是写符号,是要填序号还是填具体化学用语等。
    【典例3】(2019·昆明中考)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TeO2,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世纪金榜导学号
    回答下列问题:(1)类比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1中的两种溶质是H2SO4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TeO2+2NaOH====Na2TeO3+H2O 
    (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纯TeO2(或除去Ag、Au,合理即可) 
     2SO2+TeCl4+4H2O====4HCl+2H2SO4+Te↓ 
    【针对训练】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1)所用铁矿石是赤铁矿,高炉内反应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3CO 2Fe+3CO2 
    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高炉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石灰石分解生成的氧化钙在高温下可与杂质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炉渣硅酸钙(CaSiO3),生成炉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CaO+SiO2 CaSiO3 
     C+O2 CO2 

    相关课件

    中考物理专项突破复习课件:浮力法测密度: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专项突破复习课件:浮力法测密度,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路点拨,ρ水V2-V1,V3-V1,ρ水V1g,ρ水V1+V2,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G-F1,G-F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五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五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含答案),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体制备方案流程,气体的干燥,长颈漏斗,从长颈漏,难溶于水,玻璃棒,+H2O,酒精灯,燃则氧气已满,集气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一 情境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课件)专项一 情境题 (含答案),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6H6,化学性质,CO2+H2,CO+H2O,减少温,CuSO4,NaHCO3,Fe2O3+3CO,Fe+3CO2,Si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