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 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中图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测评(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本章整合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第一章测评(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测评(一),共14页。
第一章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世界上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1~2题。
1.该资源分布区的特点是( )
①纬度较高 ②大气降水较多 ③海拔较高
④土壤发育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②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较少 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④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年能源消费情况。读下表,完成3~4题。
国
家
能源消费
总量/亿吨
标准煤
单位GDP
能耗 吨标准
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
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3.上表数据表明( )
A.①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且本国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本国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4.①至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各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下图为两河文明范围示意图及古、今主要聚落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在农业社会阶段,该区域人类活动的空间主要集中在( )
A.平坦肥沃的两河平原
B.草类茂盛的下游湿地
C.石油丰富的沙漠绿洲
D.航运便利的沿海港口
6.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最可能发展成人类活动集中分布区的是( )
A.河流沿岸等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B.沿海或海岛等捕捞和养殖优势地区
C.易于城市建设的平原地区
D.石油蕴藏较丰富且易于开采的地区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是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量大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某年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可更新水资源(109 m3·a-1)
内部水足迹(109 m3·a-1)
外部水足迹(109 m3·a-1)
1.7
2.2
6.4
10.根据资料可知Y国(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
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在《201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油价将由37美元/桶涨到85美元/桶。下图示意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仅从能源技术成本的角度看,以下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是( )
A.陆上风电产业 B.油气开采业
C.光伏制造业 D.节能照明产业
13.图中油气开采技术成本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其直接影响程度最小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科技水平
C.资源状况 D.市场需求
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新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量丰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地下页岩层中,通过高压压裂岩石,同时用沙或其他物质支撑裂口,使页岩破碎释放出气体。据此完成14~16题。
14.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 )
A.熔融环境 B.沉积环境
C.变质环境 D.侵蚀环境
15.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地理条件是( )
A.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B.盆地地形,易于汇气
C.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D.地处西部,地广人稀
16.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并投入使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减轻地震发生的概率
B.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
C.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
D.有利于净化地下水体
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弃风率图。“弃风”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前提下,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据此完成17~18题。
17.关于新疆弃风率较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风电开发成本很高 ②当地耗电量小 ③对外输电能力不足 ④风电技术不成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图中省级行政区“弃风”现象的是( )
A.大力引进高耗能工业
B.开发风力发电新技术
C.杜绝风电项目再增加
D.加快并网跨区域输电
我国盐业资源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是冷的,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把口紧对锅底点着,在锅里倒入盐水,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结合我国盐场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多内流湖,气候干燥,蒸发量大
D.沙漠广布,地形平坦
20.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可能是( )
A.天然气 B.水蒸气
C.地热能 D.可燃冰
在我国西北地区,历史上曾存在着多个文明源地,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多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中古城遗址多为当时古文明中心,现已衰落消亡。其主要原因是( )
A.交流物质短缺 B.自然环境恶化
C.中外文化融合 D.现代公路兴起
22.图中当代城镇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交通
C.水源 D.地形
23.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整修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金刚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结晶的产物,多生成于火山通道内的金伯利岩中。辽宁省瓦房店市素有“中国钻石之乡”的美称。20世纪70年代前后,寻矿工作主要在地表开展,进展缓慢。2011年,进一步探测表明该矿床金刚石蕴藏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六成。但考虑到金刚石为非可再生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压力,部分矿床实际已停产近10年,个别矿坑开发为地质旅游资源,当地经济发展依旧保持良好态势。据此完成24~25题。
24.20世纪70年代,寻矿工作主要在地表开展的原因包括( )
①勘探技术不成熟 ②埋藏条件较独特 ③勘探知识不系统 ④岩石破碎,开采难度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图表示四类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瓦房店发展历程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北部、石羊河下游,沙漠、戈壁、剥蚀山地和盐碱滩地约占全县面积的90%,人口集中分布在占全县面积约9%的绿洲上(如下图)。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资源的匮乏是制约民勤县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摆脱水、土资源的制约,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该县实行了“关井压田”、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等政策,加强对水、土资源的管理。
(1)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推断水、土资源政策制定的依据。(5分)
(2)水、土资源政策对当地农户的生计造成了巨大冲击。为解决生计问题,当地政府制定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的一系列措施。下表为该县部分农户(567户)选择生计措施的情况。说出农户选择的主要特点。(4分)
措施
选择
节水
技术
改变作
物类型
设施农业(如
日光温室)
削减种
植规模
外出
务工
农户数
479
398
390
262
327
(3)调查发现,农户对改善生计措施的选择多采取“组合式”策略,如“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削减种植规模+外出务工”等。从上面两种策略任选其一,说明对改善农民生计和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4分)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白山地区(下图)是我国少有的天然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火山活动形成了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及断裂构造带,在诸多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优质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总部位于广州的P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长白山区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大洲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
(1)说明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2分)
(3)试分析P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产销格局的形成原因。(4分)
28.(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2000—2018年,我国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一共投资了230多个耕地项目,总面积约1 200公顷,其中已经营运的项目超过200个,总面积约640万公顷。大洋洲热带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与东南亚都是我国目前海外耕地投资重点地区。下表示意2000—2017年我国的海外耕地投资概况。
地区
被投资
国家/个
意向项
目/个
意向项
目面积104hm2
意向营运
项目面积104hm2
最早投
资年份
亚洲
7
121
592.76
245.89
2000
欧洲
4
14
120.19
102.09
2004
非洲
17
63
169.24
61.09
2000
北美洲
2
5
31.80
31.80
2011
南美洲
6
20
183.10
107.80
2005
大洋洲
2
8
55.64
52.14
2009
(1)指出巴布亚新几内亚吸引我国投资耕地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2分)
(2)简述我国在非洲投资海外耕地时间早且国家多的原因。(4分)
(3)与东南亚相比,分析俄罗斯吸引我国海外耕地投资的不利条件。(4分)
(4)说明投资海外耕地项目对于我国来说的意义。(3分)
29.(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蜇属暖水性大型可食用水母,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水深5~40米的低盐砂泥质海区,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每年6月下旬,海蜇在辽东湾近海海域出现,8—9月为主要的捕捞期。营口市几乎每个沿海村、镇都建有海蜇加工厂,产品销量约占全国的80%,被称为“中国海蜇之乡”。每年8月下旬,仙人岛村村民用马车将捕捞的海蜇转运上岸,出现“马车盘海蜇”的盛况(图1)。图2为辽宁省海岸类型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分析夏季辽东湾近海海蜇繁盛的自然原因。(4分)
(2)简述营口市海蜇加工厂分布于沿海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4分)
(3)为营口市海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第一章测评(一)
1~2.1.B 2.A 第1题,根据图中黑点的分布判断,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或高山高原地区,判断该资源应为冰川,所以分布区特点是纬度较高,海拔较高,①③对。两极地区降水少,②错。冰川分布地区由于冰川覆盖地表,土壤发育程度较差,④错。综上所述,B项符合题意。第2题,根据前面分析,该资源应是冰川。由于全球变暖,近年来冰川数量有减少趋势,①对。冰川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较少,②对。有些地区的冰川已经消退或将消失,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③错。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④错。A项符合题意。
3~4.3.B 4.B 第3题,读表格,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①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且本国煤炭消费量最大,A项错误。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在构成中占的百分比最高,说明该国石油消费量最大,B项正确。③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比最大,所以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通过计算可知石油消费量比②国少,C项错误。④国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通过计算可知天然气消费量比②国少,D项错误。第4题,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根据表格中能源消费结构数据可判断①国是中国。美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各种能源所占比重较均匀,能源消耗最多,所以②国是美国。日本国内资源缺乏,资源、能源主要依靠进口,因科技水平高,单位GDP能耗少,且日本注重核电的发展,所以③国是日本。俄罗斯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单位GDP能耗最多,故④国是俄罗斯。B项正确。
5~6.5.A 6.D 第5题,根据图示,古代聚落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平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河流沿岸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A项正确。从图示看,河流下游地区古代聚落少,B项错误。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期不是农业社会阶段,是工业社会阶段,C项错误。航运便利的沿海港口主要出现在工业社会阶段,D项错误。第6题,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和能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强,因此石油蕴藏较丰富且易于开采的地区最可能发展成人类活动集中分布区,D项正确。河流沿岸等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沿海或海岛等捕捞和养殖优势地区、易于城市建设的平原地区,主要指向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地形,这些资源对工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影响较小,A、B、C三项错误。
7~9.7.B 8.A 9.C 第7题,读图可知,四地气温低于-4 ℃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海域,其中甲海域位于渤海内部,海水较深,乙海域位于大陆附近,海水较浅,加上乙海域附近河流淡水的汇入,海水盐度较低,故海水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B项正确。第8题,海冰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根据图示,图中葫芦岛纬度最高,气温最低,且低于-4 ℃持续时间最长,海冰厚度最大,故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A项正确。第9题,海冰受气温影响结冰量不稳定,海冰采集、运输、储存比较困难,且海冰开采后需进一步处理才能利用,目前开发利用的成本过高,制约了渤海海冰大规模开采,C项正确。渤海地区海冰资源充足,A项错误。开采海冰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较小,B项错误。市场需求量大会促进海冰的开采,D项错误。
10~11.10.C 11.A 第10题,结合表可知,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第11题,为减少内部水足迹,一方面应节约用水,减少本国水资源利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水资源。
12~13.12.D 13.D 第12题,读图,由2040年相对2014年世界不同能源技术成本的变化可知,节能照明的成本下降幅度最大,因此如果仅从能源技术成本的角度看,选项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是节能照明产业,D项正确。图示中陆上风电产业、油气开采业、光伏制造业技术成本均高于节能照明产业技术成本,A、B、C三项错误。第1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油的开采成本主要包括勘探过程中的成本、开发过程中的成本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油田不同,所埋藏的地质条件不相同,勘探的投资成本也不相同,因此地理环境会影响油气开采的成本,A项错误;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生产率就会越高,因此科技水平提高会使生产成本降低,B项错误;资源的埋藏状况和储量大小等条件都会影响开采过程中的成本,C项错误;市场条件的变化会对油气资源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不会对油气开采技术成本产生影响,D项正确。
14~16.14.B 15.A 16.C 第14题,页岩气储藏在页岩中,页岩属于沉积岩,因此,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沉积环境。B项正确。第15题,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地下页岩层中,说明页岩气的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页岩气开采,A项正确。天然气储存主要与地质构造有关,与地形关系不大,B项错误。页岩气开采历史并不悠久,C项错误。四川盆地人口较为稠密,D项错误。第16题,页岩气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岩层,可能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增加地震发生的概率。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燃料。在产生相同热值的情况下,与煤炭相比,页岩气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固体颗粒物等大幅减少,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发生。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会使地下水源受到污染。C项正确。
17~18.17.C 18.D 第17题,风电开发占地少,且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开发成本不高,①错。新疆人口少,经济落后,当地耗电量较小,消费市场小,导致弃风率较高,②对。新疆距离东部市场远,对外输电能力不足,导致弃风率较高,③对。中国风电技术较成熟,④错。C项符合题意。第18题,大力引进高耗能工业会增加其他资源的消耗,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A项错误。弃风率较高,再开发风力发电新技术意义不大,B项错误。少部分地区仍然需要风电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杜绝风电项目再增加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加快并网跨区域输电可以将过剩的风电输送到能源消费地,减轻“弃风”现象,D项正确。
19~20.19.C 20.A 第19题,我国西北地区多咸水湖(内流湖),气候干燥,蒸发旺盛,易于形成盐湖,C项正确。冰川众多,冰川融水注入湖泊会稀释湖水,且地下水资源丰富与湖盐丰富无关,A项错误。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湖泊较少,且湖泊面积相对不大,蓄水量有限,B项错误。沙漠广布、地形平坦与咸水湖形成无关,D项错误。第20题,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区之一,根据材料,将打通竹节的毛竹通到井底,点火即可燃烧,说明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可能是天然气,A项正确。水蒸气、地热能不可能直接燃烧,B、C两项错误。可燃冰一般分布于高压、低温地区,四川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井底一般温度较高,不可能是可燃冰,D项错误。
21~23.21.B 22.C 23.B 第21题,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随着荒漠化的发展,许多古文明中心被风沙淹没,逐渐衰落,现在只剩遗址,B项正确;若交流物质短缺,则最初不可能形成古文明中心,A项错误;中外文化融合有利于文明的发展,C项错误;古文明中心衰落之时还没有现代公路兴起,D项错误。第22题,结合材料,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源是当地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C项正确。第23题,该地区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发展粮食生产会加剧水资源短缺,A项错误;要合理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不宜大力建设水电站,B项正确、C项错误;该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地区,地形平坦,不适合发展梯田,且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D项错误。
24~25.24.A 25.D 第24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受当时勘探技术不成熟和勘探知识不系统的影响,寻矿工作主要在地表开展,①③对;根据材料,金刚石埋藏条件较独特,多生成于火山通道内的金伯利岩中,因而寻找金伯利岩是关键,②对;寻矿工作主要在地表进行是因为受当时的条件限制,进行地下矿石勘探的难度大,而不是因为岩石破碎,④错。故选A项。第25题,由材料可知,瓦房店早期主要开发矿产资源,资源消耗与生态破坏严重。近年来,当地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因此,D项的示意图符合瓦房店的发展历程,D项正确。
26.解析 第(1)题,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和河流两个角度分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处内流区的河流下游,地表径流量少。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水源分配、人口分布及人类不合理用水带来的生态问题分析。上游城市用水量大,来水量减少;人口分布集中,人均水资源量少;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内容的总结分析能力。结合表中内容可知,农户的措施选择有5种,表明选择方式多样化。进一步分析可知,选择节水技术的最多,选择削减种植规模的最少。第(3)题,改善农民生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所以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就是节约水资源,不管分析哪种策略,都要从收入和节水来分析。“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对改善农民生计的作用: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蔬菜瓜果,可提高经济收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减轻土地盐碱化。“削减种植规模+外出务工”对改善农民生计的作用:削减种植规模后,家庭剩余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降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削减种植规模,可以减少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1分)地处内流区的河流下游,地表径流量少;(1分)上游城市用水量大,来水量减少;(1分)人口分布集中,人均水资源量少;(1分)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1分)
(2)农户的措施选择多样化;(2分)选择节水技术的最多,选择削减种植规模的最少。(2分)
(3)“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蔬菜瓜果,可提高经济收入;(2分)应用喷灌、滴灌技术,节水的同时可减轻土地盐碱化。(2分)
〔“削减种植规模+外出务工”:削减种植规模后,可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降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2分)削减种植规模,可减少农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2分)〕
27.解析 第(1)题,矿泉水是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水源,因此回答该题时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一是水的来源,是大气降水被植物截留后下渗到地下的;二是水中矿物质的来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水中矿物质来源于岩石,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三是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形成天然矿泉水。第(2)题,从自然原因看,地下水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使水质得以保持和提升。从人类活动看,该地植被茂密,人口少,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小,生态环境良好,水质好。第(3)题,P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产销格局的形成原因主要与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利于开拓国际市场,生产工艺先进,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答案 (1)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2分)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2分)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2分)
(2)地下水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1分)当地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良好。(1分)
(3)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分布集中;矿泉水水质优良;企业总部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信息通达、交通便利,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德国技术,生产工艺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端饮用水的市场需求量大。(答出4点得4分)
28.解析 第(1)题,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较少,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生长期长,且不会遭受低温冻害。第(2)题,非洲土地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友好,国家对与非洲的合作有所鼓励。第(3)题,与东南亚相比,俄罗斯纬度高,气候条件差,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在恶劣严寒的气候下,适合耕作的农作物数量和种类有限,产量低;再加上俄罗斯人口较少,地广人稀,劳动力成本比东南亚地区高。第(4)题,中国人口众多,但耕地资源不足世界的10%,人均耕地相对匮乏;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冲突,所以中国积极开展海外耕地投资,从而协调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粮食需求旺盛,所以向海外寻找土地,发展海外农业种植是解决我国粮食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投资海外耕地项目还可以扩大农产品的种类与来源。
答案 (1)热量充足,无低温冻害;(1分)降水丰富。(1分)
(2)与非洲国家关系友好;(1分)国家政策倾斜;(1分)土地成本低;(1分)劳动力价格低(投资成本低)。(1分)
(3)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1分)气候严寒时间长,可耕作时间短;(1分)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少,产量低;(1分)人口数量少,劳动力成本高。(1分)
(4)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持续稳定供给面临巨大风险;(1分)在世界范围内投资耕地项目,扩大了农产品的种类与来源;(1分)加强了农产品供应,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分)
29.解析 第(1)题,考查影响海蜇生长繁殖的自然原因,可以从水温、光照、营养物质、饵料、盐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海蜇的生存环境可知,海蜇适合生存在暖水、低盐度、营养物质丰富的浅水中。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太阳高度较大,水体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强,水温较高;光照充足,饵料较丰富;该地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海蜇生长提供充足的饵料;夏季,大量河水汇入海洋,对近海地区海水盐度具有稀释作用,可降低海水的盐度。第(2)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海产品易腐烂,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加工厂应靠近海蜇产地。接近原料地可减少损失,可以节省保鲜和运输费用,降低成本。第(3)题,考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海蜇捕捞、产业转型、对海蜇进行深加工、树立品牌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在海蜇捕捞方面,应根据海蜇的数量进行合理的捕捞,实现海蜇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以推广海蜇生态养殖模式,带动渔民实现产业转型;可以对海蜇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强海蜇养殖技术、加工技术的研究,提升海蜇的品质,树立品牌效益,提高市场影响力;等等。
答案 (1)夏季降水多,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营养物质丰富;(1分)光照充足,饵料丰富;(1分)太阳辐射强,水温高;(1分)大量河水注入,海水盐度较低。(1分)
(2)减少腐烂变质,降低损失;(2分)就地加工,降低运输成本。(2分)
(3)合理捕捞,维持生态平衡;(1分)推广海蜇生态养殖模式,带动渔民实现由捕转养的产业转型;(1分)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构建海蜇全产业链;(1分)提高养殖、加工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树立品牌。(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