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1)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1)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1)行星地球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
B.地核接近液体,主要成分是铁和镍
C.地幔呈固态,各部分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地壳的厚度各地相差不大
2.下面关于地震波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
A.纵波传播速度快,只能穿过固态物质
B.横波传播速度慢,可以穿过气态、固态、液态物质
C.横波在2900千米深度突然消失,因为外核是接近液态的物质
D.在地球1000千米的深度,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均变慢2017年10月4日20时左右,云南省迪庆州发生一起“火流星”空爆事件。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该小行星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小行星来自太阳系外
B.“火流星”是质量较小的天体
C.该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前在围绕太阳运行
D.未燃尽的陨石依然属于天体
4.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
A.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绕月20多天后,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实现月之暗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6.“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读“我国部分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
A.重庆 B.郑州 C.广州 D.北京
10.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纬度低,太阳高度角高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下午1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空间站处于距地400公里高度,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穿上特制的航天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着陆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约为( )
A.20% B.50% C.70% D.90%
12.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 )
①耐严寒
②防辐射
③防雨淋
④防大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14.该日前后(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该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的代表(图1)。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16.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图2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7日20时51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5年前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到达木星云层上方4200公里处,正式拜谒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朱诺”木星探测器是从美国东南佛罗里达半岛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材料二 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体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4分)(2)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10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1)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2)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6分)19.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2分)(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它的移动方向。(3)分别判断图中A、B、D、E四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4)分别计算A、C两点的地方时。(5)若A点所在的经线为120°E,则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20.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A为_______(界面),B为_______(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①+②是_______;①+②+③是_______;④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
(3)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是_____层(写代号)。
(4)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地震波传播速度如何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A; 2.C
解析:1.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的部分,A正确。外核接近液态,内核是固态金属球,主是成分是铁和镍,B错误。地幔中软流层呈熔融状态,不呈固态,C错误。地壳厚度各地差异大,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D错误。故选:A。
2.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态物质,A错误。横波速度慢、可穿过固态物质,B错误。横波在2900千米深度突然消失,说明外核是接近液体的物质,横波不能通过,C正确。在地球1000千米深度,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均快,D错误。故选:C。答案:3.C; 4.D
解析:3.小行星来自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里的天体,围绕太阳运行。进入地球大气层因为与大气摩擦而形成流星现象,流星现象不是天体。故选C。
4.据材料可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在平流层引发爆炸,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说明小行星闯入地球的大气层后,与大气分子相互碰撞摩擦燃烧,大部分化为灰烬,减轻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正确;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是臭氧层的作用,不是对小天体的影响,A错误;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不是大气层对闯入地球的小天体的影响,B错误;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也与闯入地球的小天体无关,C错误。故选D。 答案:5.B;6.D
解析:5.读图可知,图中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
6.“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其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 答案:7.C; 8.A
解析:7.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故①正确; 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故②错误;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故③正确; 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是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故④错误;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目的。 上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屋顶计划”可以扩大能源来源,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是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目的,A正确;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B错误;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不是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C错误; 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D错误。故选:A。 答案:9.A; 10.C
解析:9.根据图示可知,重庆的年太阳辐射是80-90J/cm2,是四个城市中最贫乏的,故A符合题意,B、C、D错误。
10.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应该较高,A错误; 云层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应该较高,B错误;阴雨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较低,C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较高,D错误。答案:11.C; 12.A
解析:11.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9月17日下午1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计算出0时所在的经线的经度为83.5°W,故新的一天为0时经线向东到180°之间的经度间隔,那么新的一天就是83.5°W向东到180°之间的经度间隔为263.5°,全球为360°,因此全球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263.5°÷360°≈73%,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空间站距地400公里高度,位于高层大气层,受太阳辐射照射较强,需要具备防辐射功能,②正确;当空间站在地球背光面时,温度较低,所以要具备耐严寒的功能,①正确;该层大气极其稀薄,没有水汽和杂质,不会有大风和云雨现象,不需要防雨和防风,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答案:13.B; 14.C
解析:13.当北京时间为6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表明该地比北京晚18小时。即(24+6)-12﹦18(小时),经度相差270°。假设该地经度为X,则120°+X=270°,可知X为150°W。由此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50°W,此日该地恰好发生极昼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高度为40°,可知该地位于北极圈内,假设该地地理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纬度为Y,则有X+Y=90°,40°=90°-(X-Y)。借这个方程组可知X=70°N,Y=20°N,太阳直射点位于20°N。B正确。
14.此日该地恰好发生极昼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高度为40°,可知该地位于北极圈内,假设该地地理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纬度为Y,则有X+Y=90°,40°=90°-(X-Y)。借这个方程组可知X=70°N,Y=20°N,太阳直射点位于20°N,应为北半球的夏季。“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表明春季的清明时节,“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示中秋月圆思乡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农历九月初九(深秋)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思乡怀念之情。“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农历五月正值北半球的夏季。C正确。 答案:15.B;16.A解析:15.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地幔。16.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应为重熔再生(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岩浆冷却凝固(①)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变质作用(③)形成的。珊瑚岩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其形成应与①直接相关。17.答案:(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低;缺少液态水;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解析:(1)考查宇宙空间中增大太阳能利用的措施。从增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2)结合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木星和地球共有的条件有同时位于太阳系,有安全、稳定的宇亩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同有木星离太阳远,温度较低;质量和体积与地球相差很大,缺少供生物呼吸的大气,缺少液态水等。18.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2)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更安全。解析:(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分析原因从纬度位置和天气两方面分析,海南鸟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故南部的太阳辐射量大;由图可知,海南岛中部是山地,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间短,年太阳总辐射量小。(2)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主要从初速度、海运、安全性等方面分析。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火箭发射有较大的初速度,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临海,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设备的运输。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四面环海,人烟稀少,安全性强。19.答案:(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2)晨线。自东向西。(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5)1/3解析:第(1)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S”表示。第(2)题,由图示可以看出CE线上各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昼,故判断其为晨线。晨昏线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第(3)题,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确定答案。第(4)题,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A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第(5)题,当120°E为4时时,0时所在经线为60°E,故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60°E向东到180°经线,跨经度120°,占全球范围的1/3。20.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外核;
(3)④; (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降,横波完全消
解析: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这类题,可以从莫霍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知识点来分析。读图时要注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图中①是硅铝层,②是硅镁层,①+②为地壳部分,①+②+③则属岩石圈。从图中可读出,当地震波通过古登堡面(B)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降,横波完全消失。这说明古登堡面上下两层物质组成或性质发生了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3)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2)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测试(1)宇宙中的地球单元达标(湘教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