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地理 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陆地水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结合材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及特点。
2.观察身边的水体,分析水体水源的补给方式。3.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分析其补给特点及影响。
知识精讲
一、陆地水体
1.主要类型: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
2.特点
(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3.主要作用
(1)影响自然环境
(2)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①提供淡水资源。
②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微点拨】地球水圈中淡水占比很小,只有2.53%,且绝大多数淡水存在于高纬、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因此可供人类所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应切实保护水资源。
【即学即练1】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b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答案】1.A 2.B 3.B
【解析】1.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b表示湖泊水补给长江水,此时长江处于枯水期,主要发生在1~2月。故选A。
2.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可以和洞庭湖水、长江水直接相互转化,结合四个选项,洞庭湖水、长江水不能直接转化为冰川,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洞庭湖水和长江水,只有雨水、地下水符合条件,即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雨水、地下水。故选B。
3.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洞庭湖的面积减小,蓄水能力减弱,则丰水期a补给变小;枯水期b补给也变小。故选B。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实质: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
2.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
(1)河流与湖泊
①河流中下游的湖泊——调节河流径流。
②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源头。
③内流区的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
(2)河流与地下水
(3)河流与冰川、积雪
【知识拓展】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
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
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三看流量高峰期。
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
【微点拨】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
【即学即练2】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因其形状恰似牛轭,故被称为牛轭湖。尺八湖(又称老江河)原系长江荆江河段,属典型的牛轭湖,位于湖北省监利县,沿河进出水口共20余个,承雨面积138平方千米。下图为尺八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尺八湖与长江隔断后并没有干涸,其主要原因有( )
①汛期长江地下径流补给②周边工农业用水量需求少③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多④气候湿润,蒸发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与长江隔断后,尺八湖水环境发生的变化可能有( )
A.水深逐渐变大 B.泥沙淤积加重 C.水质逐渐变好 D.湿地面积增加
【答案】1.C 2.B
【解析】1.尺八湖作为湖泊水体,与河流之间存在相互补给,汛期河水水位及地下水位高,河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尺八湖,①正确。长江荆江段人口稠密,工农业需水量大,②错误。该地地处南方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③正确。该地气候湿润,但纬度较低,蒸发相对旺盛,④错误。故选C。
2.与长江隔断之后,尺八湖无法与长江进行地表水体交换,加上该地蒸发较大,水深将逐渐变浅,A错误。尺八湖无外流河流,无法通过径流进行排沙,泥沙淤积将逐渐加重,B正确。水体量减少,再加上泥沙淤积,导致水质将逐渐变差,湿地面积将逐渐减少,C、D错误。故选B。
能力拓展
考法01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陆地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2)河流、湖泊、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①丰水期:河流处于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河流补给地下水及湖泊。如下图所示:
②枯水期: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及湖泊水位,地下水及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所示:
有些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典例1】径流的形成与变化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下图是甲河两次相同降水量条件下形成的流量过程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气候因素是影响径流的决定因素,其中降水过程对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最大。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的降水强度大 B.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速度慢
C.T2的降水历时短 D.T2的降水损失小
2.甲河流量过程曲线T1出现的频率很高,则推测甲河的流域形状为
A. B.
C. D.
3.甲河流域内的下列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形成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旱地改水田 B.修建调水工程
C.坡地改梯田 D.覆盖地膜
【答案】1.A 2.A 3.D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
1.读图分析可知,T1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峰值高,径流量变化大,说明降水强度大,地表径流速度快,故A正确,B错误;T2的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变化相对平缓,说明降水强度小,降水时间长,径流速度慢,下渗量大,蒸发量大,所以降水损失大,故C、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读图分析可知,流量过程曲线T1说明该河水量汇集快,流速快,据此推测可能是多条河流在此汇集,只有A项形状符合题意,上游和两侧支流同时来水,水流汇集快;其他三项支流的分布,径流汇集量相对较小,速度较慢,与T1线不符。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根据上题分析结果,甲河流域内旱地改水田会使农业用水量增加,径流量减少,A错误;修建调水工程,径流量会发生明显变化,B错误;坡地改梯田,坡度减小,使径流发生显著变化C错误;覆盖地膜会减少径流下渗,但甲河径流速度快,下渗量小,故影响程度小,D正确。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法02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都有两种以上的补给形式,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
河流补给类型
径流变
化规律
主要影
响因素
主要分
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图示(以我国为例)
雨水
补给
一般与降雨量同步增减
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我国分布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
性积
雪融
水补给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
纬度较高的温带、寒带地区,如我国东北地区
冰川
融水
补给
汛期主要在夏季
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
水补给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①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②在河流中下游,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由湖泊蓄水量决定
普遍
地下
水补给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
由地下水水位高低决定
【典例2】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湖泊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D.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2.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图中a补给形式主要分布在夏季,补给量大,应是大气降水。b出现在春季,应是积雪融水。c补给形式常年存在,补给稳定,应是地下水。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故选C。
2.根据上题分析,图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应位于东部季风区,春季积雪融水多,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故D正确。故选D。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图中A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K1支流 B.K2支流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2.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图中幼发拉底河与阿姆河共同的特征是( )
A.河流上游降水多,下游降水少 B.自河流源头到河口,流量逐渐增加
C.均位于冬雨区,汛期出现在冬季 D.河流沿岸以游牧业为主
【答案】1.A 2.B 3.A
【解析】1.K1支流流程短,流经山地、丘陵、平原,起伏明显,落差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泥沙在入海口流速减慢,加之海水顶托作用影响,泥沙沉积,A正确。K2、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均流经平原、沼泽,泥沙在平原、沼泽大量沉积,入海泥沙少,排除B、C、D。故选A。
2.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水流量增加,河流补给沼泽,沼泽面积达到最大,B正确。A、C、D补给时间不对,排除,故选B。
3.阿姆河位于中亚地区,发源于天山山脉,上游受西风和地形影响降水多,下游降水少,A正确。幼发拉底河与阿姆河自河流源头到河口,流量逐渐减少,排除B。幼发拉底河与阿姆河均不在冬雨区,排除C。幼发拉底河沿岸以灌溉农业为主,排除D。故选A 。
【点睛】河流含沙量又称固体径流。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如下:(1)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差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2)土质。土质松则含沙量高,反正则低。(3)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大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4)地势。地势落差大则含沙量高,地势平缓则含沙量低。(5)地形。平原地区一般含沙量低,山地,丘陵区则相对高。
下图为中亚M河上游某支流水文站测得的多年月均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分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该支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多少 B.气温高低 C.地形起伏 D.流域大小
5.下列关于该支流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地中海气候 B.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C.以高原山地为主 D.流域森林覆盖率高
【答案】4.B 5.C
【解析】4.该支流位于中亚M河的上游,深居内陆,大气降水少。该区域冬半年受西风影响主要以降雪的方式集中降水,并积存于高山地区,故该支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气温高低主导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B正确。A、C、D与题不符,排除。故选B。
5.位于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排除A。该河流位于大陆内部,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排除B。冰雪积存量大,冰雪融水为其主要水源,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以高原山地为主,故C正确。中亚河流森林少,排除D。故选C。
【点睛】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与分布为: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一般多在夏季和秋季补给河流,个别地区也发生在冬季。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地下水补给,是河流水量可靠、经常的来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变化更为平缓,径流的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主要分布在西南广大喀斯特地区。
湖泊沼泽补给,山地地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能汇集湖区许多来水,增加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河流水量起调节作用。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冰川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这类补给也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山区和部分较温润的山区。冰雪融水补给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位面积出水率高,并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月牙泉为甘肃敦煌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曾一度面临消亡,近年来月牙泉水域面积趋于稳定状态,此前长时间逐渐消瘦的月牙形状,逐渐“丰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月牙泉主要参与的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循环
7.月牙泉逐渐“丰满”得益于( )
A.大气降水增多 B.地表径流汇入增多
C.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水面蒸发减弱
【答案】6.B 7.C
【解析】6.依据题干和景观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牙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处于内流区。月牙泉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最终并没有汇入海洋,主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外流河最后汇入海洋,参与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又被称为大循环,故AD错误,海上内循环主要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B。
7.根据第1题的分析可知,月牙泉所处区域降水很少,地表径流发育条件差,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径流。月牙泉近年来逐渐“丰满”得益于地下径流补给增多,故C正确;该地区降水稀少,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故A错误;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故B错误;水面蒸发和温度、太阳辐射、风力等因素相关,近年来以上因素变化很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海陆间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以及陆地上空;还是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第2题确定月牙泉的补给是解题的关键,月牙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降水补给比重少,地下径流补给为主。
艾肯泉位于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周围是雪山脚下的广褒草地。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长年奔流不息。泉眼周围土壤由深红变红再变黄……色彩斑斓,从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画了眼影的眼睛。泉水含有大量铁离子和一定浓度的硫,但氯化钠含量很低。艾肯泉不远处还有一些盐泉,水体呈纯净的蓝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艾肯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泉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B.泉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C.其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构造有关 D.泉水周围红壤黄壤发育
9.艾肯泉对周围生物的影响,可信的是( )
①是动物的饮用水源地 ②泉水周边草木茂盛 ③夏季有野生牛羊来用泉水驱除皮毛内寄生虫 ④泉水周边经常有狼群出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8.C 9.D
【解析】本题以艾肯泉为背景,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分析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8.结合材料信息,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长年奔流不息,可知,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地下水,AB项错误。艾肯泉位于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其形成可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深大断裂构造有关,C项正确。该处海拔较高,周围土壤颜色虽然色彩斑斓,但应该冻土广布,D项错误。故选C。
9.根据题意该泉水含有大量铁离子和一定浓度的流,所以并不会成为动物的饮用水源,①错误。该泉水周围是雪山脚下的广袤草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海拔较高,但氯化钠含量很低,泉水周边草木不会很茂盛。②错误。夏季泉水中会有野生牛羊用泉水驱除皮毛内寄生虫,因此周围经常会有狼群出没,③④正确。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点睛】专家推测,艾肯泉的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含水层发生倾斜有关。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活动地块边界,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阿尔金断裂带、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带等大型地震断裂带均穿过青海。而在断层地带常有沟谷发育,有时会出现泉和湖泊。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廉价水电 B.防止海水入侵
C.形成库区发展水产养殖 D.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
11.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
A.变大,库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 B.变大,河流挟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
C.变小,湖内咸水可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D.不变,艾瑟尔湖本来就是淡水湖
12.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 )
A.提高河流通航能力 B.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C.保护河口生态环境 D.增加土地围垦面积
【答案】10.B 11.C 12.B
【解析】10.根据材料“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深受海潮之害”可知,荷兰海拔较低,河流入海口处,易受海水倒灌影响,土地盐碱化程度高,修建须德海大坝可以防止海水入侵,缓解该问题;入海口处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修建大坝不是为了发电,也不是为了发展水产养殖及提供灌溉用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由材料“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可知,大坝拦蓄淡水,减少淡水外泄,同时,可通过泄水闸排出咸水,所以盐度会变小。C正确;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量少,盐度变小,A错误;河流挟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可能会使盐度升高,但由于该地降水多,淡水补充多,盐度变小,BD错误;故选C。
12.莱茵河航运繁忙,河口修闸不利于通航,A错误;关闭闸门可以减轻风暴潮的危害,B正确;河口修闸会改变河口环境特征,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河口生态环境的保护,C错误;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不会增加土地围垦面积,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荷兰水闸修建的作用及意义。荷兰地势较低,水闸的修建目的在于阻挡海水进入河道,造成对河道的影响,理解其作用对本题的解题起重要作用。
1972年以来,黄河(下图)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黃河断流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自1998年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B.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
C.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度引用河水 D.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流域降水减少
14.伴随着黄河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海水倒灌
C.地下水位升高 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13.C 14.B
【解析】13.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河流季节变化大,不是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A错误。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不会使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B错误。1972年以来,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过度引用黄河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流域降水减少,不会使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D错误。故选C。
14.由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黄河下游断流,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河口三角洲地区可能出现海水倒灌、咸水入侵等问题,B正确,C错误。河口三角洲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A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自然原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人为原因: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5.由于人类的某种活动,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16.若要增加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则下列措施中目前可行性较差的是( )
A.增加水汽输送量 B.退耕还林 C.封山育林 D.修建小型水库
【答案】15.D 16.A
【解析】15.蒸腾作用主要来自植被,蒸腾作用显著减弱,空气中水蒸气减少,降水可能减少,A错误。蒸腾减弱,说明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的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B错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正确。流域内蒸腾作用对流域外水汽输送多少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16.若要增加该区域的年降水量,就必须要增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修建小型水库可增加水汽的蒸发或蒸腾,有利于降水的增加。BCD不符合题意。虽然增加水汽输送可以增加降水,但目前人类还很难影响水汽的输送。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水汽输送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人类对大气环流强度的控制能力还非常有限。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注:伏汛又称“大汛”。夏季三伏前后,因流域内降暴雨或雷雨,而使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持续较久的现象)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18.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答案】17.D 18.D
【解析】17.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A错;“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B错;内蒙古为高原地形,无冰川分布,C错;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D正确。故选D。
18.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A错;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B错;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C错;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影响因素是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地区,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冰雪融水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高山区,影响因素是气温,气温最高的夏季是汛期;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
A.湖中有泄水暗河 B.降水量远超蒸发量
C.气温低,蒸发弱 D.多冰雪融水汇入
20.I时期,湖区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
A.湿热 B.冷干 C.冷湿 D.干热
21.研究发现,III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
A.气温显著下降 B.农业引湖灌溉
C.径流汇入增加 D.入湖泥沙减少
【答案】19.A 20.C 21.B
【解析】19.根据材料,该湖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而其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该地位于云贵高原,物质成分以碳酸盐为主,可能断层中有泄水暗河,使得湖泊盐分外泄,形成淡水湖,故A正确;结合材料可知沿湖为重要的农耕区,如果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又没有明显地表外泄出口的话,湖水水位应该呈上升状态,农耕区将不会存在,B错;气温低蒸发弱不代表该湖就是淡水湖,因为湖水中的盐分累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青藏高原上很多湖泊气温低蒸发弱却成了咸水湖。C错;该湖位于云贵高原,湖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多冰雪融水汇入不符,D错;故选A。
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从图示信息判断,可知I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低,因此该时期湖泊的水位应该偏高。而气候呈现干或者热的状态时,将会出现降水少、蒸发量大的现象,由此而造成的是湖泊水位下降变浅;如果气候呈现冷湿的特征时,蒸发弱、降水多,此时湖泊的水位才能保持较高。故选项中气候有干及热内容的均不会形成图中时期湖泊的特征,故ABD错,C正确。故选C。
21.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时间段从1986年左右开始,当前的全球气候特征是气候变暖,并没有呈现出气温显著下降的特征,A不符;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如果Ⅲ时期降水丰富,那么湖泊水位应升高,此时磷酸盐含量应较低,但设问中却是"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所以可以推测出,此时应该是虽然降水量大,但用水量可能更大,导致湖泊水位较低,再加上该湖周边为重要农业区,所以最有可能是农业引湖灌溉,使湖泊水位下降,B符合;如果径流汇入增多,将会导致湖泊水位升高,这样湖水中的碳酸盐含量应下降,C不符;结合周边是重要农耕区的信息,可推测受湖泊周边人类农耕活动的影响,水士流失应有所增加,入湖泥沙应呈增加趋势,D不符;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湖泊性质、影响湖水沉积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由于河湖关系非常复杂,会出现河流流向逆转的现象。下图1为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2示意磅湛和波雷格丹水文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一般发生在( )
A.3—5月 B.5—9月 C.7—9月 D.10月一次年5月
23.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倒灌与补水主要取决于( )
A.流域面积 B.河床与湖床海拔 C.河湖水位差 D.洞里萨河落差
24.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⑤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22.B 23.C 24.B
【解析】22.根据右图信息可知,水量正负代表水流方向,磅湛水文站全年水量为正值,代表向湄公河下游流的方向为正。由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正好处于洞里萨河河段,其水量为正值时,代表其河段向水流向湄公河下游流,即是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其水量为负值时,代表其河段向洞里萨湖流,即是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发生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现象。读图可知,大致5-10月波雷格丹站水量为负值,发生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现象,B正确,C错(7-9月虽然也发生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现象,但表述无B选项完整)。3-5月以及10月-次年5月,波雷格丹站水量大于0,表明洞里萨湖补给湄公河,AD错。故选B。
23.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倒灌以及洞里萨湖对湄公河的补给,关键在于河湖的水位差(如:湄公河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水位,则发生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现象,且水位差越大,该现象越显著),C对。与流域面积关系不大,A错。河床与湖床海拔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湄公河和洞里萨湖之间能存在这种相互补给关系,表明洞里萨河所在区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这是湄公河和洞里萨湖之间能够相互补给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不必考虑洞里萨河落的落差(因为落差一定小),更应考虑河湖水位差,D错。故选C。
24.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但未明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故B②④⑤正确,ACD错误。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和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
以色列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超过一半的国土是沙漠,海水淡化是该国获取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方式。下图示意以色列早期海水淡化装置原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5.装置内淡化出的水滴,最先附着在( )
A.玻璃盖层外侧 B.玻璃盖层内侧 C.淡水集水器内 D.塑料槽壁上
26.多孔介质层(由羊毛黏合而成)的作用主要是( )
①增强太阳光照强度 ②阻止水滴降落
③吸附海水杂质 ④扩大蒸发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5.B 26.D
【解析】25.海水淡化装置采用玻璃盖可以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使室内的海水快速蒸发,在顶部的玻璃盖层遇冷凝结附着在玻璃盖层内侧,B对。玻璃盖层外侧的气温较低,不会凝结附着在玻璃盖层外侧,A错。淡水集水器内与塑料槽壁上的温度和海水蒸发的水汽温度相差不大,水汽不易凝结附着在其上,CD错。故选B。
26.由羊毛黏合而成多孔介质层会削弱太阳光照强度,①错。不能阻止水滴降落,②错。覆盖在海水上面,可以吸附海水杂质,③对。由于是多孔介质层,可以扩大蒸发面,④对。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题干中图文信息的阅读,通过对图文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试题解答。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向西 南奔流 2334 公里后,在墨西哥境内汇入加利福尼亚 湾,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 90%的 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科罗 拉 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4-5 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 30 倍。“科罗拉多”即西班牙 语“红色”之意,有“美洲尼罗河”之称,该河流含沙量高,水呈暗褐色。由于长期过度开 发利用,自 1998 年以后,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如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简要说明科罗拉多河对美国西南部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作用。
(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和含沙量高的原因。
(3)自 1998 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分析其成因。
【答案】(1)科罗拉多河流经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为沿岸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为沿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开发 的水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奇特的峡谷河流地貌促进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的发展
(2)径流季节变化大:上游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降雪)较多,积雪量大,是河流的主 要补给区域;而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河流补给少,上游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少,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积雪迅速融化,形成汛期,故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大:流域降水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起伏大,河流流速 快,流水侵蚀作用强 (3)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生 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大坝层层拦蓄河水, 流入下游水量减少;(2 分)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表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科罗拉多河综合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科罗拉多河的水位特征和对对美国西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信息量大,试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学生具备快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并能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1)科罗拉多河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对美国西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水源;提供水能资源;促进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的发展。
(2)由于河流补给季节变化大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材料提示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河流4-5月洪水期,是因为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科罗拉多河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由于海拔高,冬季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所以河流全流域在冬季补给少,形成枯水期。
科罗拉多河流域降水少,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容易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河流;流域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冲刷河床明显,所以河流含沙量大。
(3)材料提到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说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水资源越来越小,最后没有河水入海。其成因主要从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坝拦蓄河水、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有“吉尔吉斯斯坦的海”之称。湖水微威,终年不冻,湖区多大浪,环湖皆雪山,有100多条河流注入。湖区周围是该国重要的产粮区和畜牧区近岸湖底有被淹没的古城遭址。围示意伊塞克湖地区地质剖面。
(1)依据材料,推测伊塞克湖的形成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湖水终年不冻的原因。
【答案】(1)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岩层断裂陷落,形成较深的湖盆;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 湖泊北部山脉(昆格山)阻挡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气温较高;湖泊水量大,冬季降温慢,降温幅度小;湖区多大浪,湖水受到扰动;湖水微咸,不易结冰;地下泉水补给,水温较高。
【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伊塞克湖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南北隆起泰尔斯山、昆格山,而伊塞克湖所在中部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凹陷较深的湖盆。四周雪山和河流众多,地势低洼的湖盆积水形成了现在的伊塞克湖。
(2)伊塞克湖湖水终年不冻的原因主要是冬季湖水水温较高,可以分析该湖冬季温度较高的原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海陆热力性质、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水结冰还与水的盐度、风浪、流速、水深、面积、地热、水源补给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信息分析,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量大,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水温较高;湖区多大浪,湖水处于长期运动中,湖面不易结冰;湖水微咸,不易结冰;该地受板块挤压,岩层断裂,地下泉水补给,水温比冬季湖面的湖水水温高;冬季盛行寒冷的西北风,湖泊北部昆格山山脉阻挡冷空气,伊塞克湖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较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优秀精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